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电子书包让语文教学更生动

电子书包让语文教学更生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7

电子书包让语文教学更生动

摘 要:本文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将电子书包作为主要教学工具,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新授课内容为设计对象,通过电子书包的局域网发送/接收资料及呈现可交互的课件、音视频等功能,以注重发展学生动手操作,模拟想象表达等能力为指导思想,进行电子书包有效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案例设计。希望通过电子书包的使用,及时了解学生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电子书包;教学设计;林中乐队

一、内容概述

本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林中乐队》的新授课。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清晨森林中各种鸟的叫声引出,不只是鸟,森林里所有动物都在唱歌奏乐,紧接着列举自然界中甲虫、啄木鸟、天牛等各种美妙的“奏乐”,最后,总结出各种动物组成了一支林中乐队。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文中,同时自身也能体会到心情的愉悦。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语文的基本流程有初步的掌握;对多媒体教与学的资源很感兴趣;对于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活动比较感兴趣;对电子书包的基本操作已经能熟练掌握;对于音乐类课文比较感兴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13个生字,能正确辨识“嗽/漱、婉/碗、竞/竟”等易混淆的字。

2.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大意及理清文章的层次。

3.通过模仿想象,提升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的应用。

2.通过学生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模仿,充分发挥其模仿想象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读、说、写的能力,激发学生愿学、乐学语文的兴趣。

2.通过欣赏自然中各种美的声音,提升美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消除文章中的难点字词,熟练掌握本节的课后生字词。

2.大概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二)教学难点

1.易错字的辨识。

2.在学生对文章有一定感知的情况下,创设一定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外化应用。

四、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是新授课,所以整节课的总体节奏很紧凑。其主要教学环节是“揭示课题、讲授新课、整体感知、拓展应用、课堂总结”。从整体上看这堂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展开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由开始的学习字词,感知课文,到最后将课文所学的内容外化应用。

五、学习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节课采用网络多媒体环境智慧教室实施教学,需要准备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有:优课系统资源和新下载的资源、电子书包的学生端、电子书包的教师端、电子书包的实时监控系统、云端书柜、无线网络、电子黑板等。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告知学生新的学习内容《林中乐队》,同时提醒学生这节课的内容是新的课时,需要大家当堂预习。

(二)教授新课

1.自读课文 自主感知

图1 教师发放资源界面

图2 学生接收资源界面

2.检测自学 积极参与

教师利用电子书包检测学生的自读情况,检测内容主要是学生对文中新字词的掌握程度,此过程共经历了逐步深入的四步,在每一步中,学生随时可以对自己不熟悉的文字实施放大、缩小等交互操作。

第一步:消除难点词

在难点词语处理上,教师先是引导学生积极举手读,对于不正确的及时予以修正,然后让学生集体读,目的在于消除学生阅读文章中的“拦路虎”(如图3)。

图3 难点词语

第二步:感知拟声词

在感知拟声词处理上,类似于难点词语的处理(如图4)。

图4 拟声词

第三步:掌握生字词

在处理课后的生字词上,教师先让学生说出每个字的部首,然后,让学生一边念一边用手比划每个字,以达到对每个字的深刻识记(如图5)。

图5 课后生字

第四阶段:辨识易错字

在处理易错字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辨识,然后引导学生对每个字进行组词辨识,比如:“咳嗽/洗漱”“委婉/洗碗”“竞争/竟然”等(如图6)。

图6 易错字

(三)整体感知

在掌握课文字词的基础上,学生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都讲了哪些内容,结合先前学习的分段方式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1.再读文章 领会大意

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出本文的两点主要内容:

(1)森林中都有哪些“演奏者”;

(2)这些演奏者是如何演奏的。

2.循序善诱 由表及里 教师接着启发学生,从文中提炼出一句最具有概括性的话,学生得出:第二段第一句话“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回顾了“冒号”在文章中的具体用法,比如:在本课的第二段第一行的最后“:”的作用就是解释说明后面的动物怎样唱歌、怎样演奏的)。

3.立足旧知 总结新知

在以上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本课的篇章布局。

(四)拓展应用

1.认真聆听,加深体验

在前面学生了解林中乐队的演奏者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能真切体验模仿各种声音,教师从电子书包的资源库中调用播放“动物的叫声”的音频。

图7 学生听音频

图8 教师播放音频

在音频中,教师呈现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的羊、牛、鸡、狗、猫等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音频中出现了哪些动物,并且运用刚刚学到的拟声词“咩咩”、“呱呱”等尝试模仿,由于教师呈现的动物与学生的实际经验比较接近,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均争先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2.查阅资源,课外分享

在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深入的感受外,教师让学生自主上网查阅资料,了解除了自然界外还有什么其他的音乐,并且找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并且将其传到人人网与班里的其他同学分享。

(五)课堂总结

教师简单回顾本节课进行的教学活动,总结学习内容,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并将本节课作业通过电子联络薄发送到学生机,并将其表现发送到家长域,方便家长与学校及时交流学生在校学习情况。

七、学习评价

利用多元评价,对于学生的检测结果、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程度等作为评价依据。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电子书包的使用下进行教学的,在完成传统课堂的教学任务(掌握生字词、理清文章条理脉络结构,掌握课后习题等)的基础上,实现了语文学科的真正创新,加强了学生语文知识能力训练,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利用电子书包实现了生字词的交互与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文字的放大、缩小等交互操作,加深学生的记忆,解决了用PPT呈现时后排学生无法看清内容等问题。其次,以音频的形式呈现各种动物的叫声,引导学生猜测、想象、模仿,将新学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

通过对电子书包的使用,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相契合,让学生将资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外化,让学生真正产生学习兴趣,自主参与,这些对于语文教学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心中的机器猫
我的自画像
我长大了
有趣的捉蝇大行动
大米的自述
幽默搞笑
论书
我的好友—转笔刀
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好
我好想好想回到家乡
没有自理能力就没有生存能力
我发现了花朵的秘密
两分钟有多长
这一天,我真高兴
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我国区域服务业贸易发展特征分析
资本市场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基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33股基跑输大盘 昔日三甲陨落
国元证券主营业务受挫 指望创新增收
旅游非优区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电动汽车之喜忧
傅政军的网上卖艺学
高校内部审计外包探析
三贤祠里访三贤
保障房建设让居者有其屋
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
日本福利体制的特征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城市职能与竞争力分析
B2C 模式下的网购消费动机及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读写例话: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分析图
17《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第75页:16*晏子使楚(图)
17赤壁之战 教学设计 板书图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2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1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2
《五彩池》迁移练习设计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
第71页:15田忌赛马(图)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15田忌赛马
第74页:16*晏子使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