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6
理想+行动+处世=人生之道
从古至今凡是成功之人,必是从小便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我的妈妈曾经教育我做人要立志,要有理想,然后向着理想前进。在前进中要学会处世,那样不仅会收获成功还会收获快乐,幸福与情感,这便是人生之道。
让我们从《论语》里借鉴一下古圣人的方法。在《论语》里我们总能看到,朴素的字句后面闪耀着一种理想之光。
孔夫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方向,理想就是人们前进路上的一盏指明灯,无际大海上的一座航标,人生道路上前进动力的源泉。人没有理想就是一个傀儡,所以在人生之路上首先我们应先树立一个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去前进,不要让自己空活一生。
既然有了理想、目标、信念,那么我们就要行动,不能夸夸其谈。所以我们要努力。
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这条线,就是你内心的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或激烈、或宏阔、或张扬的外在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在进入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在这天地幽幽,物序流转中,每个人都是一个渺小的、转瞬即逝的生命,我们需要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呢?当然,这种规划是艰难的,因为规划本身已经意味着舍弃了很多。
就在“子在川上”兴叹的同时,也给千年万代的后人描述了这样的一种人生轨迹: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在这个坐标上有几个阶段被特别地强调出来,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一个榜样,它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的墓志铭。
《论语》还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生命,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留一点余地。
这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半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照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
我想,这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它同样适用二十一世纪。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享受的那种快乐,同样是我们今天快乐的源泉。
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用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论语》给我们最大的借鉴和经验,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
我认为《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正缘于它能让后世子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可供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
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慢慢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地解读。
我觉的《论语》只是给我们人生之路上的一点指示,我们应将这个社会的经验与《论语》给我们传达的知识揉和在一起,总结一个完美的人生之道,那样你就会很幸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范老师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同学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 我是喜欢的一首诗
- 保护鸟类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救鸟行动
- 不要打鸟
- 保护鸟类
- 留在心底的印象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冉老师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技术员工作转正申请
- 土建工程师转正申请书
- 季节性施工
- 怎么做好钢筋翻样
- 土建预算员岗位职责
- 建筑施工员转正申请书
- 工程部人员转正申请报告
- 土建技术员试用期满转正申请书
-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冬期施工
- 高层建筑施工
- 技术员转正工作小结
-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 电工转正申请书
- 建筑节能保温工程
- 建筑公司转正申请书
-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 《失物招领》老师语录
-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灾难来临时
-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美丽的小路》趣闻故事:丝绸之路
- 《失物招领》教案(一)
- 《失物招领》教案(二)
-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
-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风在轻轻说
- 《失物招领》重点问题探究
-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 《我怀念那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