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6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策略
【摘 要】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发达,把新媒体优势和高校就业结合起来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各个就业负责部门要探究新媒体促进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的优势,并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就业策略,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媒体 理工科大学生 就业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载体的新媒体正在逐渐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独有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作为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更是乐于接受新媒体。当然,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也受到新媒体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改革对理科学生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就业洽谈机会、完善信息监督机制等。从而,探索出运用新媒体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就业路径,不断提高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就业率。
一 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我国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虽然用人单位对理工科学生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当前企业更倾向于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届学生。即便是应届理工科学生对薪资要求比较低,也是常常被冷落。原因就是我国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在学校培养过程中不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导致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人文素质总体偏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校期间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科目单一,课程较少,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而且,没有配合实践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使人文素养课效果大打折扣。理工科院系比较缺乏既懂专业知识,又熟悉人文素养的综合型教师。没有专业的人文素养教材,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也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且新媒体在传播就业信息过程中,存在着“就业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与理工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矛盾值得我们深思。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必须及时消除新媒体对高校理工科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认清其在推进高校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从而实现高校理工科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 新媒体在推进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工作,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在推进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推进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就业。一方面,新媒体“带来了更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了就业教育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形式更为生动形象,能够搭建起就业工作的新平台。同时,理工科大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iPad等网络终端接受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传统教育模式,也可以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便捷等优势,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标准,不断接受网略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实际就业竞争力”。理工科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和企业人事部门反馈的意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从而更好地让自己融入职场。而且,理工科毕业生进入单位后,还可以利用新媒体为自己及时“充电”,以便更好地在企业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策略
1.把新媒体和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一个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会影
响到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的充分发挥。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理工科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自觉接受人文素质的相关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关注社会变化和社会需求,及时捕捉就业信息,不断提高自身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同时,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把课程教授内容和典型事例通过新媒体传授给学生,并激励广大理工科学生,让其自觉接受教育,并促成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理工科院系还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新媒体结合起来,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授相关知识,适应高校学生个性化的要求,提高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培养具备专业技术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型教师队伍
在新媒体时代 ,高校理工科院系应该结合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积极培养既有专业技术又有人文素养的综合型教师队伍,并且对教师进行新媒体技术培训,培养出适合新挑战的教师队伍。把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理工科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结合起来,通过新媒体技术,传递给学生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让高校理工科学生愿意接受人文素养知识的熏陶,逐步培养出人文素养较强、专业知识过硬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以便适应当今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结合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适当的指导意见。“听取学生对新媒体利用率的意见,研讨和制定学校的新媒体就业指导实施方案,并修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新媒体就业指导手册,提供给学生学习和利用。”就业部门和教师教学紧密联系,共同利用新媒体技术把最新的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变化及时传达给理工科大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从而,不断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优势。
3.提高新媒体在理工科学生就业中的服务质量
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理工科毕业生寻求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新媒体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等容易导致虚假就业信息,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最终影响企业和高校理工科毕业生的签约率。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快速、便捷的优势,建立起完善的理工科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学生和企业都通过多媒体传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以便于找到最合适的岗位或人才。同时,政府部门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不断规范就业信息传递机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新媒体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需求对接,不断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就业状况。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在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便捷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4.利用新媒体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公司真正的活力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创新能力也是大学生步入激烈竞争的职场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当今社会,新媒体时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高校理工科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理工科大学生可以注意搜寻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寻找到解决办法之后,掌握相关的实施条件,并不断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从而,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高校理工科学生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创新队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团结起来,通过协作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和素质,最终实现以创业带动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2]杨春梅.高校理工科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4)
[4]韩树海.对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5]陈凯、高静波.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研究[J].新西部(理论),2013(13)
[7]李波.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探析[J].新闻知识,2013(11)
[8]余维发、张春雨、何求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奥运pk赛
- 对不起,妈妈!
- 假如我有魔法
- 奥运之争
- 生日的愿望仅仅只是为了回报爱
- 奇奥运会神
-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 穿越时空的友谊
- 阿波罗VS后羿
- 打击贪婪的化身
- 神奇的奥运会
- 爱狗、护狗、珍狗
- 美丽和谐的家乡——滕州
- 奥运PK赛
- “狗,你的家在哪儿?”
- 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启示分析
- 盲目抵制进口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分析
- 浅谈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
- 探讨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策
- 寄售贸易方式下的出口业务风险损失案分析
-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与对策探讨分析
- 浅谈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开发研究
- 新形势下中国贸易分工问题探讨研究
-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 关于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 关于营销理念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 后危机时代发展我国技术出口的思考探析
- 浅谈国际贸易对进出口行业工资的影响
-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 晚上的“太阳”优秀教案设计三精品
- 晚上的“太阳”优秀教案设计一精品
- 歌唱二小放牛郎原文推荐
- 歌唱二小放牛郎优秀教案五推荐
- 晚上的太阳说课材料精品
- “闪光的金子”教后反思教学
- 闪光的金子说课材料教学
- “闪光的金子”原文教学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堂教学之一推荐
- 歌唱二小放牛郎优秀教案三推荐
- 歌唱二小放牛郎优秀教案四推荐
- 晚上的“太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一精品
- 晚上的“太阳”优秀教案设计二精品
- 歌唱二小放牛郎优秀教案二推荐
- “闪光的金子”教学设计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