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6
惜时如金的大师
但丁说:“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勤奋能够弥补天赋的不足。自古以来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离不开对时间的重视和充分运用。
齐白石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艰难。读了半年书,他只得辍学打柴放牛。他从小爱好绘画,但由于家境贫苦,买不起纸墨,便用废账簿和习字纸练习绘画,常常到深夜。12岁后,因年少体弱,无力耕田,改学雕花木工。为了寻求雕花新样,便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年,他偶然得到一部残缺的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喜不自禁,反复临摹起来,逐步摸到了绘画的门径。
齐白石27岁正式拜师。从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一天不画画。据记载,他一生只有3次间断过绘画:第一次,是他6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七天七夜昏迷不醒;第二次,是他64岁那年,他的母亲辞世,由于过分悲恸,几天不能画画;最后一次,是他95岁时,也因生病而辍笔。3次加起来也仅仅一个多月时间。
齐白石一生作画4万余幅,吟诗千首;他自称“三百石印富翁”。其实,他治印共计3 000多方,被著名文学家林琴南誉为“北方第一名手”。
齐白石直到60岁前,画虾还主要是靠摹古。62岁时,齐白石认为自己对虾的领会还不够深入,须要长期细心观察和写生练习。于是就在画案上放一个水碗,长年养着几只虾。他反复观察虾的形状、动态。然而,这个时期的功夫,依然还是侧重于追求外形。画出的虾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出虾的透明质感。65岁以后,齐白石画虾产生了一个飞跃,虾的头、胸、身躯都有了质感。这以后,他开始专攻虾的某些部位,不仅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70岁时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到了80岁,齐白石老人笔下的虾简直是炉火纯青了。
85岁那年,一天下午,他连续画了4张条幅,直到吃饭时,仍然坚持再画一张。画完后题道:“昨日大雨,心绪不宁,不曾作匦。今朝制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齐白石早年曾刻“天道酬勤”印章以自勉。临终前,又留下“精于勤”的手迹以勉人。他还有一块“痴思长绳系日”的印章,足见他一生是何等的勤奋。
1953年,白石老人已是93岁高龄,一年中仍画了600多幅画。
正因为他一日也不“闲过”,所以在绘画、篆刻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他90寿辰时,文化部授予他“中国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难忘的事
- 校园一角
- 洗头发
- 感动
- 摇花船
- 校园的晨光
- 一件难忘的事
- 2010天津0分作文
- 一颗牙齿的自述
- 螳螂
- 齐天大圣的自述
- 妈妈爱我
- 我的“洋”爸爸
- 扬州茶馆
- 歌颂祖国
- 叶芝诗歌中的动物意象
- 以协商民主制度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试论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
- 浅析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工会工作
-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民间情怀
- 藏传佛教如来藏思想简述
- 由《紫颜色》审视艾莉丝·沃克的伦理道德追求
- 从美学的角度解读维吾尔族民间舞的魅力
- 《壹周立波秀》的特色及成功原因刍探
- 如何加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党政建设管理对企业文化的作用
- 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
- 女性视角下《蚀》的男权构建解读
-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重新审视
- 《蓝色眼睛》中女性自我价值观分析
- 《再见了,亲人》
- 伟大的友谊
- 我盼春天的荠菜
- 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
-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桂林山水》教案
- 落花生
- 《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伟大的友谊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案
- 十里长街送总理
-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案
- 再见了,亲人(片断)
- 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