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李汉荣作品选读

李汉荣作品选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李汉荣作品选读

【选文一】

水磨房

文/李汉荣

①水、石磨、粮食,在这里相逢了,交谈得很亲热。

②“哗啦啦”,是水的声音;“轰隆隆”,是石磨的声音;那洒洒如细雨飘落,是粮食的声音。

③水磨房一般都在河边或渠边。利用水的落差,带动木制的水轮,水轮又带动石磨,就磨出白花花的面粉或金黄的玉米糁。

④水磨房发出的声音十分好听。水浪拍打水轮,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有节奏的“哗啦哗啦”的声音,水轮有时转得慢,有时转得快,这与水的流量和流速有关。转得慢的时候,我就想,是否河的上游,有几位老爷爷在打水,就把河水的流量减小了?转得快的时候,我又想,是否在河的中游或距水磨房不远的某一河湾,一群鸭子下水了,扑打着翅膀,抬高了河水,加快了水的流速?有一次我还看见水里漂来一根红头绳,缠在水轮上,过了好一会儿才被水冲走,我当时真想拾起它,无奈水轮转得很快,又不敢关掉水闸,看着那根红头绳被汹涌的流水扑打,无助地闪动着红色的幻影,心里泛过一阵阵伤感。我想那一定是河的上游或中游,一位姐姐或妹妹,对着河水简单地打扮自己,不小心把红头绳掉进了水里。她一定是久久地望着河面出神,随着红头绳流走的,是她的一段年华,说不定还有一段记忆。

⑤比起水轮热情、时高时低的声音,石磨发出的声音是平和、稳重的,像浑厚的男中音,它那“轰隆隆”“轰隆隆”――其实这个词用得不准确,它不怎么“轰”,持续均匀的声音是“隆隆”,像是雷声,但不是附近或头顶炸响的雷声,而是山那边传来的雷声,那惊人的、剧烈的音响都被山上的植被、距离、温柔的云彩过滤沉淀了,留下的只是那柔和的“隆隆”,像父亲睡熟后均匀的鼾声。粮食也发出了它特有的、谁也无法模仿的声音,磨细的麦面或磨碎的玉米糁从石磨的边缘落下来,麦面的声音极细极轻,像是婴儿熟睡后细微的呼吸,只有母亲听得真切;玉米糁的声音略高略脆一些,好像蚕吃桑叶的声音,或是夜晚的微风里,草丛里露水轻轻滴落的声音。

⑥守在水磨房里的,多是老人,偶尔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但太小了,怕不安全。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几次请求母亲让我看守水磨房,母亲不答应,说水可不认识你,水不会格外照顾你。经不住我的纠缠,母亲只好答应我。我看守了好几次水磨房,学大人的样子按时给磨眼里添粮食,按时清扫磨槽里的面粉。抽空蹲在水边看水轮旋转水花飞溅,听水的声音,石头的声音,粮食的声音;根据水轮旋转的快慢想象水的流量流速,想象河的中游或上游发生了什么事情;凝视一根漂流的红头绳想象遥远的河湾旁一个女孩子伤感的神情……

⑦当从水磨房里走出来的时候,我看见水磨房旁边的柳树林里,母亲坐在一块石头上,手里拿着正在缝补的衣裳,微笑着向我点头。哦,我的母亲不放心水,不放心石头,她一直守在水磨房附近,守着她的孩子。

⑧水磨房,我最初的音乐课堂,爱的课堂,我在这里欣赏了大自然微妙的交响,我看见了水边的事物和劳动,有那么丰富的韵味;我看见水边的母亲,母亲身边的水,那么生动地汇成了我内心的水域。

⑨我渴望,当我老了,我能有一个水磨房,在水边,看水浪推动水轮,发出纯真热情的声音;将一捧捧粮食放进磨眼,在均匀柔和的雷声里,看一生的经历和岁月,都化作雪白的或金黄的记忆,细雨一样洒下来……

⑩我希望,水磨房不要失传,水磨房的故事不要失传。

(选自《李汉荣散文选集》)

【且读且思】

1.“水、石磨、粮食,在这里相逢了,交谈得很亲热。”请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⑤段写水磨房的三种声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概括水轮、石磨、粮食发出的声音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⑥⑦⑧段都写到了母亲,试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

一个古老村庄消失的前夜

文/李汉荣

这个古老村庄就要消失了。

城市像驾着坦克、装甲车的冲锋军团,一路炮声隆隆,烟尘滚滚;一路占山霸水,毁田掠地;一路捣毁村庄,沦陷乡土;一路铲除绿色,铺设水泥。城市,眼看着扑过来了。

古老的村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要说有什么防御,也就是家家门前的菜园用竹子、柴薪、葛藤、牵牛花、丝瓜藤、葫芦蔓搭起的篱笆,这样温柔的“防御体系”,也就挡个鸡呀,鹅呀,甚至鸡鹅也是挡不住的,本来也没用心真挡,挡啥呢,不就叨几口绿叶子吗?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说白了也就是个柔软的装饰,鸟儿们就常常在上面歇息、跳跃,梳理羽毛,“叽叽喳喳”说着原野见闻,说着远山近水。从古到今,村庄都有这样的篱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唐朝的杜甫也是在这样的篱笆前招待客人,招待诗。

王婶、二叔、张爷、春娃他妈……连夜到村头老井挑水,这是最后一次打水了,孩儿最后一次吃母亲的奶,就是这种难分难舍的心情吧。以后,再不会有这样温暖的怀抱,再不会有这样亲切的乳汁了。

井台上,人们心情黯然,都不说话,是的,诀别是伤感的,怎么会有兴高采烈的诀别呢?是的,这是另一种离乡背井,岂止如此,以后,是再没了乡,永失了井啊。

此时的人们都不说话。往日的井台,是村庄最温情、最有意思的地方。挑水的人们,在井台上相遇,就要停下来,说家长里短,说庄稼天气,顺便说说家里三餐口味和天下局势;年轻后生遇到老年人,就帮忙把井水提上来,后生走远了,走了几十年那么远了,仍感到背上落满老人感激的目光。

村庄里,人们的眼神,是这井水给的,清亮里漾着善良;人们的口音,是这井水给的,柔软里带着清脆;连脾气和心性也是这井水给的,格局不大,但并不局促,底蕴却是细腻深沉;水波不兴,但清澈如镜,胸襟能容纳天光地气。从村庄里进出的人,血脉里都循环着一股清水,浇灌着深深浅浅的日子。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是村庄做人的伦理;厚道和本分,是村庄里对人品的最高评价。其实,你若要分析住在这里和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的性情和品德,分析到最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口清流不断的深井。

每过些年总要淘一次井,淘井,就是给井洗澡沐浴,井底、井壁、井口、井台,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维修。淘井,这是村庄的盛大节日,大人喜悦,孩子欢笑,连村庄的狗受了感染也跟着人们四处撒欢,瞎起哄。淤泥、瓦片捞上来了,云娃妈的发卡、喜娃婆的手镯、李三叔的旱烟锅捞上来了,井台上一阵笑声和惊呼,有人就说:这井可是个好管家啊,贵重的物件、小孩偷偷扔下去的瓦片,它都好好保管着。接着,又捞出清朝的几枚铜钱、民国的几个银元,那是先人挑水时不小心从衣兜里掉下去的,以往淘井没淘到底遗留下来了,人们就想象那弯腰提水的古人长什么样子,想象他当时怅然的心情,就感叹,这井还是个收藏家,收藏着时间的遗物。井壁上砌着唐朝的砖,宋朝的石头,明朝又加进一些片石,井沿上抹着当代的水泥,啊,这井,浑身上下都是历史,它是一个历史学家,不,它就是历史。老老少少的人们,就感到了一种久远、幽深的东西,对井水,对生活,又增加了一份敬意。

今夜,此时,人们挑水,但没人说话。井台上,月光安静均匀地铺着碎银;井里,那轮祖先留下的月亮,笑眯眯地望着天上的另一个自己,但他并不惊讶自己水里的身世,井一直把他抱在怀里养啊养啊,几千年都保持着白净和雍容,他等待着那熟悉的身影,他等待着出水的时刻,他等待着那荡漾着又复静止的感觉。

天真的月亮不知道,今夜,这是他最后一次在清水里亮相,这是他最后一次和村庄约会,明天,村庄将被机械捣毁,水井将被水泥封死,照了千年的镜子,从此永失。村庄连同她收养了千年的月亮,从此永别。

【且读且思】

1.请简要赏析文中第二段画线部分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座即将消失的村庄里的人们具有哪些美好的品性?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在城市化进程中古老的村庄就要消失怀有怎样的情感?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金色的鱼钩》缩写
《金色的鱼钩》缩写
《草船借箭》缩写
刘爷爷·旱烟袋·筛子眼
热爱生活的外婆
神秘的他
我的老师
一个穷困潦倒的人
《金色的鱼钩》缩写
《草船借箭》缩写
《景阳冈》(缩写)
《金色的鱼钩》缩写
《草船借箭》缩写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金色的鱼钩》缩写
浅析企业的成本管理
金融经济对央行治安治理的影响
浅谈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与责任心
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论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
探究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金融监管发展前景
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施工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谈职高金融学教学创新思考
谈合同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的关系
湖北省企联举办第三期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
吉林:出台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看电视》作者简介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春天的故事》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看电视》老师语录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