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6
让“公开活动”真正发挥价值
讨论情景:
在一次“好玩的呼啦圈”公开活动上,当老师让孩子探索将呼啦圈套在身体某个部位不掉下来的方法时,孩子们都一同将呼啦圈套在撑开的胳膊上,没有一个掉下来的,动作是那样的整齐到位。看到这里,大家意识到老师肯定提前让孩子尝试了,不然孩子怎么都想到了一样的方法,动作如此娴熟?活动后我们也问了执教老师,她说如果不提前渗透,就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水平,还会影响后面的环节,公开活动效果也肯定不好。但我认为,如果提前渗透,孩子就会对活动不感兴趣;如果不提前渗透,可能就会像执教老师说的那样,达不到预期目标。公开活动到底要不要提前渗透呢?(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二幼儿园 赵素杰)
专家视点:
应该说案例中描述的现象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公开活动”到底要不要提前渗透?这一看似非常具体、微观的问题,其实折射出当下幼儿园“公开活动”开展过程中值得大家思考的几个问题:
“公开活动”的主体是谁?公开活动通常多由优秀教师承担,俨然变成了执教老师的“表演秀”,教师是“主角”,幼儿是“配角”,大家通力合作完成一场“演出”。若“演出”圆满成功,则是执教老师完美教学功力的最佳体现。因此,为防止“失误”,执教老师提前做些渗透便顺理成章。事实上,任何一次教学活动(包括公开活动)的开展,其活动的主体一定是幼儿,而不是教师。
“公开活动”必须成功吗?我们所见到的公开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完美无缺的,在一片叫好声中结束,皆大欢喜。也似乎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公开活动的“预期目标”。既然“公开活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那么为保证活动的成功,执教老师提前做些渗透便理所当然。而一旦活动失败,执教老师懊恼不已,幼儿园园长痛心疾首,大家都会不自觉地有“天塌下来了”的感觉。那么,“公开活动”真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吗?失败了的公开活动就没有价值吗?
不完美的“公开活动”价值在哪儿?诚然,提前渗透的这种公开活动往往非常“好看”,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具有观摩性、欣赏性、研习性,多看这种活动会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公开活动还应该有启发性,能给人回味无穷之感,让观者不经意间怦然心动,若有所思,并进而有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的冲动。这样的公开活动也许不完美,但它更有价值。对执教老师来说,不完美的公开活动意义更大,它会刺激执教者静心回放、认真反思整个活动过程,自己去搜索、捕获不如意之处,并梳理出合适、恰当的解决方案。因此,对于执教者来说,失败的公开活动比成功的公开活动更有价值,它能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真的需要提前渗透吗?对于公开活动的执教者来说,自身素养非常重要,他应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控制能力、教学艺术等,同时,他还需要充分熟悉、了解幼儿。所以,案例中教师的担心,恰恰是教师不自信的表现。众所周知,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一次全新的活动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神秘感、新鲜感,而一旦活动内容已提前渗透,反而会影响到公开活动的进行。事实上,所谓的“提前渗透”应该是无意识状态的,融合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晨间活动、游戏、集体活动、生活环节、阅读、看电视等,它不是刻意的行为,而是自然呈现在一日活动中,正所谓“教育无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艘小木船
- 小木船(2)
- 续写《少年闰土》
-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 珍惜资源 造福子孙
- 我和陈明续写
- 读《少年闰土》有感
- 建议书——珍惜水资源
- 我和陈明续写
- 小木船
- 续写《少年闰土》
- 风波
- 友谊的见证
- 小木船
-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
- 建筑工程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
- 建筑项目总工程师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技术总工年度总结报告
- 建筑工程师年终个人总结
- 党员项目经理年终个人总结
- 技术总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土建高级工程师年度总结
- 土建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报告
- 施工现场材料员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年终总结报告
- 建筑材料员工作总结
- 工民建专业项目经理工作总结
- 甲方工程师年度总结报告
- 项目经理全面工作经验总结
- 工民建专业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
- 《夏夜多美》重点问题探究
- 《夏夜多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夏夜多美》教学难点
-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提高篇
-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一
- 《荷叶圆圆》趣闻故事:“小鱼儿”的“儿”怎么读?
-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巩固篇
- 《夏夜多美》教学重点
-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梳理
- 《夏夜多美》教学目标
- 《夏夜多美》整体阅读感知
-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的意思
- 《夏夜多美》老师语录
- 《荷叶圆圆》美文欣赏:荷叶母亲
-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