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6
溅起学生心灵的“浪花”
当班主任最头痛的莫过于班级学生不听话,屡屡犯事。担任班主任多年,我认为真正不听话的学生是极少数,关键是我们当班主任的能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用我们的情感、智慧和耐心溅起学生心灵的“浪花”――
童心需要爱去感化
10多年前,校领导让我去接任一个全校最乱的班。那是一班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学生全然不顾我的存在,唱歌的、敲桌子的、嬉笑的、乱扔粉笔头的……一片混乱。经了解,班上有一批“捣蛋鬼”男生,其中领头的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学生,他叫刘××。下班后,我来到刘××家,屋里乱七八糟,家里只有刘××一人。我没有说什么,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把家里整理好,这时我看到刘××敌意的目光里有了一丝善意。听邻居说,刘××父母离婚后,他跟了父亲,父亲爱酗酒、赌博,每当父亲喝醉了酒或输了钱,就暴打刘××。这样的环境,使刘××形成了孤僻、冷漠、自私的性格。了解情况后,我就叫刘××和我读初中的儿子一起居住在我学校的宿舍里,我还每天为他们做饭吃。刘××渐渐变了,变得听话、守纪、关心他人。原来那一批“捣蛋鬼”在他的影响下,也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班上也太平了。学年末,我班还被学校评为“文明班集体”。记得那年春节,我把刘××叫到我家,一起过年,那一天他玩得十分开心。前年教师节,在武汉一商场上班的刘××给我来信:“李老师,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是我最好的老师,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与您以前的关爱和教导是分不开的……”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我认为,学生天生是要犯错的。但我们有些老师就是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他们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么直接批评,来点惩罚;要么来个“杀鸡吓猴”,让犯事学生当众检讨;要么把犯事学生上交到学校,让校方给个纪律处分。这样做大伤学生自尊心,导致犯事学生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没有心思学习,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更为严重的是还会由此导致犯事学生心理变态,离家出走。我认为不少犯错误学生纯粹是为了一时好玩,并不是思想上有多坏,如果我们采用含蓄委婉、巧妙暗示的方法加以批评,那么就有利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又能够震动他的内心,并能使他最终改正错误。
我班有一个学生在学校停电时,悄悄用小刀割断了教室的电线。我知道此事后,并未马上追查此事,而是来到教室,高兴地对同学们说我要上一节物理课,接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了“断路”两个字。然后,我拉下教室灯闸,但灯不亮,正在同学们惊奇时,我挑出剪断的电线,由此讲出“断路”的含义。最后我还重点阐述了断路的危害性,并不点名地批评了剪电线的学生。下课后,犯事的那个学生主动找到我承认了错误。
让错误留在学生记忆深处
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最常规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找到犯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给予不同方式的处罚,学生一般很反感,学生并未接受意见,往往迫于老师的威严,表面上接受意见,结果是屡教屡犯;另一种应当是一种比较高明的教育方式,那就是班主任找到犯事学生,首先不是急风暴雨式的批评教育,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一般能收到明显的效果,但时间长了,学生对这种方法也不新鲜了,爱犯事的学生还是犯事。班主任们常发牢骚:“我是黔驴技穷了!”“真是对牛弹琴!”“朽木不可雕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学生内心深处并没有接受意见,要想在学生内心打下“烙印”,必须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反思自己的错误,才能彻底改正。
我当班主任,就运用了一种给学生签字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式的过程是这样的,我先给犯事学生发放两份《学生违纪反思书》。反思书共有7个内容:一是学生违纪过程,二是学生反思认识,三是小组寄语,四是班干部寄语,五是教师寄语并签字,六是班主任寄语并签字,七是学生再次反省认识。学生违纪了,给他(她)发放反思书,自己反思,自己找学生和老师签字。教师没有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滔滔不绝的说服教育上,重点是怎样写寄语。老师的寄语要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且对学生有启迪教育作用,如有一个学生因抄袭作业写反思书,我在他的反思书上这样寄语:“我曾经也是一个爱抄袭的学生,因一味抄袭,平时不好好学习,高考落榜,走向社会后,由于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找工作屡屡碰壁,后悔晚矣,我只有重新自学高中知识。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这个学生果然以后再也没有抄袭作业。通过反思认识、他人寄语,错误就会留在学生记忆深处。当然我们对待犯事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纸反思书了事,班主任经常谈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展签字活动后,我班学生违纪现象大大减少。不少被称为“顽固不化”的学生得到转变。
总之,班主任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开出美丽的“花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就是我
- “传电话”游戏
- 游楼观台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学跳山羊
- 大草原
- 青铜骑士
- 小兔与狐狸
- 20年后的我
- 我爱人工湖
- 习作乐园里的好朋友
- 小雨点的经历
- 青铜骑士
- 考砸以后
- 校园里的小竹林
- 中小型企业融资
- 投资的陷阱
- 西部地区外资流入障碍分析
- 论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
- 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战略浅析
- 论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原则为前提
-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对策
- 论我国风险投资的法律制度设计
- 计算机网络的弹性教学形式的探析
-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究
- 预算开题报告
- 浅析美国风险资本运作过程中的治理结构
- 论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效果
- 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和技术管窥
- 论技术路径与中国经济增长
- 月亮的心愿
- 爱吃的水果
- 葡萄沟
- 10 小猫钓鱼
- 司马光
- 太阳
- 海底世界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向命运挑战
- 威尼斯的小艇
- 新型电影
- 小蝌蚪找妈妈
- 口语交际课《代人购物》教学纪实
- 可爱的小动物
- 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