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甲午战争西方媒体偏见思考

甲午战争西方媒体偏见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7

甲午战争西方媒体偏见思考

1894年的甲午战争尽管是一场发生在两个亚洲国家之间的战争,却吸引着欧美列强的目光,报道战争的西方媒体数量众多,相关的封面报道、专题报道频见报端,《纽约世界》《伦敦时报》《黑白画报》等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还派有随军记者进行采访报道。重新审视,会发现作为“旁观者”的西方媒体并没有他们标榜的那么客观公正,对于日本和中国,他们的态度截然相反,存有着明显的偏见。

一、西方媒体偏见的表现形式

将日本与中国简单等同于文明与野蛮。纽约《先驱报》曾刊文说,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在西方媒体笔下,日本是现代与古典并存的开化国家,是亚洲的文明的代表,日军士兵训练有素、英勇善战、具有武士道精神;而同样在努力打开国门的中国,却没有受到同样的待遇,它被生硬地贴上了“可怜的老中国”“蠢笨”“愚昧”的标签,清军被描写成“一盘散沙”“贪生怕死”“耙钉武装起来的军队”。

二、媒体偏见存在的原因

(一)政治体制不同

媒体偏见可分为政治偏见、性别偏见、负面偏见、外国偏见等。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正如伊藤博文在1871年访美时用英语发表的演说“日本政府及国民所渴望的就是掌握先进国家的最高文明。我们一弹未发、滴血未流就废除了持续数百年的封建制度。……我国将跻身世界文明国家之列而前进。”这样自上而下地对西方文明大规模的效仿学习,容易引起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列强在情感上的认同,美国媒体将日本视为“亚洲的美国佬”,德国报纸将日本视为“东方的普鲁士”。而中国虽然开展洋务运动,但毕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质上还是封建国家,而清末一些地区的盲目排外,也影响了西方媒体的对华态度,这从19世纪末的西方世界“黄祸论”中对中国的诋毁和污蔑可窥一斑。

(二)中日双方报道的不平衡

在战争中,日本采取开放的新闻策略,允许记者随军采访,包括外国记者,战争期间,共邀请了114名随军记者参与报道,批准随军的外国媒体记者17人。通过类似当下“嵌入式”报道的方式,日方巧妙地将战时新闻报道操纵于鼓掌之中,这种状态下西方媒体刊发的新闻必然更有利于日方。日本还积极主动为西方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组织外交官为媒体撰写稿件,主动策划新闻事件,与西方媒体签订协议刊发通稿,等等。例如日本就主动为西方媒体提供大量有关军队的宣传画和图片,这些宣传画和图片经由政府精心安排后被西方媒体刊发,广为流传,宣扬了日军的文明、英武的正面形象。而清政府却采取保守的新闻策略,在西方媒体上,几乎没有中国官方主动提供的文章。即便是在“旅顺惨案”发生后,中国官方和媒体依然是一片静默,西方媒体得不到信息,只能选择相信日本歪曲事实的报道。李鸿章在战后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曾说:“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编辑们不愿将真实情况告诉读者……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高贵的价值,失去了广泛传播文明的可能。”

(三)日方强大的媒体公关

日本强有力的媒体公关,主要体现在“高升号”事件和“旅顺惨案”上。以“高升号”事件为例,事件发生后,日本驻英国公使青木周藏通过行贿媒体、学者等手段,组织胡兰德等著名的国际法专家在报刊撰写文章或发表演说,为日本开脱责任,扭转了可能出现的不利舆论。“旅顺惨案”发生后,一些有良知的西方随军记者将这一事件公布于众,引起国际舆论哗然。对此,日本在《纽约世界》头版刊登政府声明文章,歪曲事实为自己辩白,还陆续买通《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纽约时报》组织人员在国际报刊上撰写文章为自己辩解,对报道的记者进行攻击和污蔑。

三、应对西方媒体偏见策略

重新审视甲午战争,西方媒体偏见发人深思,一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这个沉睡的巨人已然醒来,并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依然存在着,中国威胁论等论调此起彼伏,一些西方媒体喜欢把中国描绘成一个潜在的对手、问题缠身的国度,过分夸大中西方的对立。非典期间,美国媒体就迫不及待地打出了“隔离中国”这样意味深远的旗号。新闻媒体在人们了解世界、相互沟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有效应对西方媒体偏见,中国必须加强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世界读懂中国。

(一)承担媒体责任,加强自身建设

现阶段,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实力和传媒经济实力与西方媒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中国媒体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做大做强自身。中国媒体要把目光放远放高,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挑战西方话语霸权,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可以通过资本输入、技术输入、品牌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更优秀更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借力使力,不断改革创新,加快集团化、集约化的发展步伐,促进内部资源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组建中国传媒的“航空母舰”。

(二)进行跨文化媒体对话、加强国际媒体合作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对交流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媒体可以通过和西方媒体加强双方交流信息,保证相互发出的信号的清晰性与正确性,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误读现象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矛盾。同时,在危机出现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对话而非对立,发挥积极作用,缓解矛盾,化解危机,让媒体成为双方交流的桥梁。西方媒体也并非铁板一块,中国媒体可以通过交流合作,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的西方媒体了解中国、支持中国,消除偏见,跟为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

四、结语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有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历史眼光。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媒体应对西方媒体偏见也必须有世界――中国,中国――世界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与时俱进,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为破除偏见在国际舆论场上发出自己的呐喊。

参考文献

[2] 宗泽亚.清日战争[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暴雨
清明节
日记一则
有意义的一天
感恩的心
做比萨
老奶奶笑了
小公园
狡猾的狐狸
未来的机器人
清明
游乐场
穿越塘郎山
抓蝌蚪
周末
英特尔?硬享公社
浅论农村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建后管理
我们为什么需要双卡智能机
一项革命性的工程 需开展跨行业合作
福建互联网普及率居全国第四位
情报学基本原理在其智能化处理机制中的运用
华为5G里程碑
提高对经济咨询研究工作的认识
基于亮度信息的红外行人检测
济钢低温低硅铁水脱磷的工艺实践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创作初探
浅谈新形势下刑事技术人员的职能与素质
又有基站被迫关了,咋整?
基于薄板样条插值算法的巨幅影像分块并行处理
小议催化裂化装置设备腐蚀与防护
什么书值得收藏? ——兼评《中国大百科全书》
万般朗读总关情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三(A)教学案例反思
两个问题 一个情境 ——我教《麻雀》
不懂就要问-教案
是孩子的不幸?还是教育者的悲哀?──透视苏教版小学语文中三篇课文的理念缺陷
享受绿色语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二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教学案例反思
三上语文园地八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诵读为本,不求甚解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论鼓励性评价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生字字谜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三(B)教学案例反思
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