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满城汉墓”景区汉文化旅游项目的设计

“满城汉墓”景区汉文化旅游项目的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7

“满城汉墓”景区汉文化旅游项目的设计

摘要:近年来文化旅游在国内快速发展,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满城汉墓”发展汉文化旅游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对满城县发展汉文化旅游应该开展的旅游项目构建了初步的指导模型,并在模型的指导下,结合此前学者的观点提出满城汉墓景区应该开展的项目的建议。

关键词:满城汉墓 汉文化 旅游

1.文献回顾与综述

究竟什么是文化旅游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主要有以下的代表性观点:文化旅游包括对语言、艺术、建筑、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宗教、教育和目的地的感悟等[2];是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3];是指对体验文化经历有特殊兴趣的游客发生的旅游行为,包括一般的遗产旅游、自然历史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等[4]。笔者认为文化旅游就是通过一定方法途径进入其他的文化和地区,并了解当地遗产、文化艺术、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特定的游览方式。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国目前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模糊不清,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些甚至将“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混为一谈;国内国外对于文化旅游综述方面的研究较少,还有学者们倾向于对某个地域和某类文化资源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而没有对文化旅游的概念、结构等问题进行综合宏观的研究;在关注的焦点上国内外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也不同,国外主要研究遗产旅游方面,而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开发等问题。

2.研究方法与设计

2.1方法使用

2.2 研究区概况

满城汉墓是汉代刘胜和窦绾的墓,其内出土的部分文物资源知名度高。据调查显示:83.4%的人听说过“金缕玉衣”,68.9%的人听说过“长信宫灯”。同时,满城县位于京津冀旅游带,京津石三城中心,靠近白洋淀、琅琊山等知名景区,以大城市为依托,有大量旅游客源和潜在旅游客源。

目前,满城县旅游整体呈现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交通基础设施差、旅游配套不足、单一静态的文化展示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山水资源破坏严重,实地调查发现汉墓两侧山体已经被部分开采破坏,但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等大背景下,满城汉墓发展文化旅游还是有潜力的。

3.发展汉文化旅游应开展的旅游项目

3.1发展汉文化旅游项目指导模型研究

首先应该确定“汉文化”为满城汉墓开发的核心主题。然后在观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娱乐功能、休闲度假功能、教育功能、商业功能。要充分发挥以上四个功能则需要从“吃、住、行、游、娱、购”的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挖掘,这些内容最终体现在游客的味觉、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上(图1)。

旅游项目设计中应该在“汉文化”主题下,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娱、购和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动觉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设计引起客人共鸣、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立体化旅游项目。随着旅游产品和文化资源的高度融合发展,传统单一观光旅游产品正在向体验性、参与性和文化性的多元化产品转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市场定位是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对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既要有高雅的宫廷文化,也要有民俗、民间市井草根文化,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元化。

3.2 满城县应开展的旅游项目

满城汉墓旅游项目的开发应遵循上述构建的“满城县汉文化旅游项目设计指导模型”。同时,通过调研与实地考察,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趋势,满城汉墓景区未来应该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观光旅游转向多元休闲度假旅游,由低层次消费游转向涵盖高中低层次的消费游,由汉墓陵墓景区转向汉王宫主题文化景区。

打造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汉文化”是满城汉墓景区的主题和灵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传承汉文化。在“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展现两汉风韵的大型实景演出、舞台演出等,活化汉文化、传承汉文化、发展演绎汉文化;每年定期举办汉文化论坛节,邀请知名专家参加,探讨汉文化论题,展现汉文化魅力,在中国还缺少汉文化这样高级别的论坛,将汉王宫文化论坛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论坛,以远近闻名的文化论坛来提升满城汉墓的旅游知名度。打造“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旨在发挥娱乐功能、商业功能及教育功能,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给游客以震撼。考虑到可行性和实操性,从人才的引进的角度来讲,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内开展的演出、汉文化有关的艺术品展演、文化论坛等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满城县濒临北京,歌舞团的引进、专人才的聚集等都非常方便。

规划建设汉王宫博物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景区,应该规划建设“汉王宫博物馆”以介绍宣传汉文化,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应用,增强游客体验,达到其教育、娱乐等功能。以多馆联合的博物馆群落形态及突破单调乏味的静态展示模式为主要建设思路,建设出土文物展览馆、汉代服装服饰展览馆、汉代风云人物馆、汉代诗歌文化馆、汉代行业百态馆、汉代军事战争馆等;馆内应该有汉代游戏娱乐、多媒体展示、虚拟/数字化展示、场景展示与模拟、活动参与、情境体验等,增强视觉、听觉、嗅觉体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都已经在省级以上展览馆展出,所以需要有关人员协调“请回”文物。

规划建设做一天汉代百姓体验游基地。约40%游客认为汉文化体验类活动是最吸引游客的项目。满城汉墓附近有个明以前就存在的看守汉墓的守陵村,其历史悠久,和古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村子里,开展一天汉代百姓体验游是可行的。以守陵村为基地,打造汉代村庄,呈现汉代农家百姓生活场景。对村内房屋建筑统一规划,按照汉代风格进行“穿衣戴帽”的改造。对从业人员开展统一培训,统一着汉代服饰,说汉代语言,展汉代礼仪。同时,通过对汉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在政府的指导和管理下开汉代客栈;通过对汉代各种身份地位人出席乘坐车马进行研究,在守陵村景区内开发汉代出行方式。总之,力求在守陵村内还原汉代的生活方式,增加游客的参与性。

规划建设汉王宫皇家园林。仿照汉代上林苑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布局风格,依照汉代宫苑建筑风格,借鉴江南园林成功经验,设计汉代皇室休闲游乐园。重现汉代贵族“身若点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戏鲜欢”的场景和生活方式。使游客体验两千年前贵族的休闲娱乐方式。问卷调查显示对汉王宫宴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比例分别是34.7%、29.5%,共计64.2%,汉代美食类是游客最喜爱的旅游项,所以在汉王宫皇家园林建筑内群内举办汉宴竞技大赛与汉宴美食文化节,以汉代皇帝为出发点,研发汉宴系列菜肴产品,如高祖艰难开国宴、文景简朴治国宴、孝武盛世荣国宴、烈祖传奇三国宴等。游客在品尝汉代美食的同时深入了解汉代发展历程。据史料记载,刘胜其人乐酒好内,所以也可以开展“品酒文化节”。借“品酒文化节”和“汉宴美食文化节”从味觉、视觉和嗅觉上打动游客。

4.小结

文章从汉文化旅游项目指导模型出发,提出了应着重设计的项目,最后为了保障项目的实施,政府的支持、人才的培育、社区的配合、招商引资工作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笔者在这里就不赘述。

参考文献:

[2]胥清.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2009.

[3]侯兵,黄震方,徐海军.文化旅游的空间形态研究[J].旅游学刊,2011.

[4]霍海丽.山西省文化旅游整合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光阴相伴六十年
默默无闻的身影
生日礼物
游啊,游啊,游!
军训有感
我和爷爷拼玩具
炒粉王
这也是一种悲哀
山菊花
我的生日,她的生日
一分钟倒背如流九大行星
乌鸦非凶兆
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神奇的记忆法
试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公平性”问题
浅谈当前“红色文化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及启示
地域传统建筑符号意义的重构分析
浅谈外贸企业的营销策略
广告设计中的创意表现
蕾丝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试析双导师制新员工培养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创新应用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分析
绘画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的比较
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发展
激励青年职工创新创效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探究
试论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电子商务论文
综合性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教案——怎样写演讲稿,进行演讲
抓特征,明类型---高考诗歌鉴赏快速解题能力训练---谈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泪珠与珍珠
第八册第四单元教案
《春》说课材料
十三岁的际遇
观刈麦
歌词三首
16.我的“长生果”
济南的冬天
《荷塘月色》观摩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