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被选择的童年之书

被选择的童年之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被选择的童年之书

对关注孩子阅读的父母们而言,最初的也是最费心思的问题或许是:怎样为孩子选书?这个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这样看:童年的孩子能够读到哪些书,是由谁以及如何决定的?大人们常常允诺要给孩子自由,那么在阅读这件事情上,孩子们有多自由?在选书这件事上,我们不妨有更多、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可见的滤网

对当前热火朝天的童书市场而言,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风波。一本以三岁左右的幼儿为主要目标读者、品质相当不错的小书,因为内容涉及身体器官而被一部分成年人误读,紧接着视角被修正,误解被澄清,家长们终于可以放心地将这本书送到孩子的面前。整个事件显示出社会大众在儿童阅读观念上的进步,让人感到欣慰。但换一种情形,如果被置于舆论放大镜下的是一本确实有问题的书,可能的后果或将会完全不同:图书会下架,出版者会被追责,甚至会触发出版、教育主管部门大规模的整顿行动。

或许我们没有读过这本书,但从这个小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童书到达孩子们的手中之前,早已经接受了层层的过滤。这些滤网的设置者,包括童书的编辑、出版审查机关、销售商、购买书籍的教育机构,还有每个孩子的父母。如同关心奶粉和零食的安全程度,他们会努力确保提供给孩子的每一本书都是无毒无害的。

父母审查官

但是对于关注家庭阅读的普通父母而言,问题才刚刚开始。我们对童书的要求,除了安全无害,还有希望它富于营养、有益健康。更进一步,我们可能还希望它适合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会喜欢。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所有无害的书都是有益的或者合适的。于是,第二次过滤和择取势在必行。那么,父母们会依据什么标准做出自己的选择?不难想见,许多因素会影响父母为孩子选书时的判断。比如父母自身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他们会从个人的阅读趣味出发,来考量哪些书有趣、哪些书无聊;自身的知识面与视野,决定了他们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而常常失去接触陌生读物的机会;对童书的特点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形成他们对童书品质的鉴赏能力。父母对童书的关注程度,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儿童读物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获取的童书出版信息的渠道就越多,发现好书的机会就越大。

而最重要的影响,则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大家都在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那么,对于自己的孩子,什么书才是适合的?什么书他们可以读?什么书坚决不能读?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情特点、长处与不足,他们各自需要读些什么?在这些问号之下,父母们精心地挑选着每一本书。一方面,他们期盼着孩子能读到更多的好书,得到更多的收获;另一方面,那些被认为“不合适”的书,被他们义不容辞地挡在家门之外。如果说挑选和购买是一种审查,那么父母或许是儿童读物最严厉的审查官。父母的习惯、能力、态度和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书架上能够摆些什么书。而最严厉的审查者是那些对阅读漠不关心的父母,因为他们从不为孩子买书,书架上除了课本一无所有。

无形的审查

除了家中的父母,学校的老师也是积极的审查者。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其中当然会包括禁止孩子们在学校阅读“有害”的读物。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在学校阅读的书籍被老师们视为对学习无益或无效,也会被劝阻。许多学校禁止漫画书,便是最直观的见证。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对阅读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仅能够反映在图书室藏书的数量上,也会决定学生书包里课外读物的丰富程度。

从家庭到学校,对孩子阅读的审查从未缺席。既然如此,提供给孩子们的童书中理应不会缺少优秀的经典读物。但让人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好书那么多,孩子们读不到?为什么质地平庸的流行读物反而能够胜利地占领孩子们的书包?如果一路向上追溯便会发现,最大规模的审查并不是让孩子不读什么书,而是有什么书可以给孩子读。对生产者而言,童书是一种消费品,生产童书最重要的目的是利润,而不是为哪一个孩子的成长负责。从作者、出版商到销售商,他们更关心一本书能否畅销,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一本童书写得再好,如果缺乏畅销的潜质,便可能永远无法与小读者见面;那些不具备畅销潜力的普通童书,出版商不愿印,销售商不愿意卖,能够见到的必将越来越少;而那些直奔商业而去的畅销书,经过精心的营销宣传,长久地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为书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长此以往,童书市场上最容易获得的,便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畅销读物。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的前提,是有丰富多样的童书可供选择。而一个消费时代的市场,会用无形的审查,让这种多样性逐渐消失。

自由的限度

父母也好,学校也罢,我们在为孩子选书时所做的一切判断,建立在我们的儿童观念之上:儿童是什么?儿童能做什么?儿童需要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童书实际上的审查者,是社会对儿童的观念。一个社会的儿童观,会决定这个社会的儿童能阅读什么。经济上独立的不可能性,已决定了儿童在与成人世界关系上的弱势地位。层层过滤和审查之下,对于有什么书可读和读什么书,儿童显然只有很少的选择余地。成年人的态度似乎永远是:你可以自由选择,但只能在我们所认可的安全、有限的范围之内。

我们已经看到,从童书作家写下第一个字,到一本书抵达孩子的手中,有一段多么漫长的路程要走。作为父母和老师,为孩子“选书”固然是出于善意,而且作为一种保护和协助也必不可少,但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成年人的局限?我们费心尽力所做的选择,有多少是出于成人自己的目的?有限的选择,也是对无限可能的终结。成人所谓的“选择”,会不会恰恰是一种剥夺?

在为孩子的童年之书作出选择,也意味着我们在用自己的或别人的观念塑造他们。我们的孩子首先是他自己,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生命。一个“有协助能力的成人”,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帮他们做出选择。我们与其在“应该读”和“不能读”上纠结,不如多做些自我完善的努力,让自己少一些狭隘与偏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云的断想
捞田螺
做学校的小主人
读懂你的眼
游白石山
放风筝
参观记
秘密(1)
参观博物馆
母爱如溪
一件惭愧的事
中秋遐想
感受最深的一次误会
魅力上海
我——小鲨鱼的遭遇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与改造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战略分析
浅析国际贸易中反生态倾销规则及规避措施
中小企业设立阶段税务筹划探析
新会计准则下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管理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COSO理论在企业财务循环中的内部控制应用
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加强专项资金监管
关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
从财务岗位和财务制度谈创业初期的财务准备
论图书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运用
浅谈火力发电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
引起国际商务谈判冲突的文化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开国大典》教学札记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读《开国大典》有感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2
五星红旗简介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4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3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5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5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7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6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学案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