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郭沫若晚年的文学思想

论郭沫若晚年的文学思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6

论郭沫若晚年的文学思想

摘 要: 郭沫若晚年处于毛泽东左倾思想和江青“四人帮”肆虐情况下,他惊惶而无奈,随着形势的发展,他逐渐认识到知识分子所处地位和自身弱点以及专制主义的危害。本文主要将以《李白与杜甫》为例探讨郭沫若晚年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郭沫若 晚年 文学思想

一、写作背景

郭沫若晚年的最后一部学术著作是1971年出版的《李白与杜甫》。这是一部奇书,是一部据说留下把柄的书,一部令人不耻的书,一部普遍认为郭沫若一生中最失败的书。人们所以不齿,盖因此书有嫌于他的“巴结”情结。因为毛泽东说过喜欢三李不喜欢杜甫,于是,郭沫若这样的聪明人立马写了《李白与杜甫》,并在书中果真高扬了李白而贬斥了杜甫,这难道不是“讨好”?!在《李白与杜甫》中,郭沫若立场分明,采取了“一边倒”的态度,极大歌颂着李白,极端贬斥着杜甫。这仿佛就是郭沫若的问题[1]。这基本上已成社会公论,甚至连没有读过《李白与杜甫》的青年学生也持此论。

二、李白与杜甫的性格特征

李白与杜甫到底是两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郭沫若会有不同取舍?为什么郭沫若对李白予以“高扬”就是“巴结”;而对杜甫“贬斥”就是“不敬”?《李白与杜甫》一书,着实有不少问题可以提出。郭沫若写作这部书,也同样具有多重寓意。这里有必要就李白与杜甫的大致情况聊做简介。

一般来说,李白是浪漫主义的,而杜甫则是现实主义的;李白具有自然主义气质,而杜甫则更侧重于民间疾苦;李白叛经离道,杜甫则恪守礼教;李白诗中大谈女色和酒气,杜甫则恋歌甚少,饥饿不绝;李白豪爽轻快,杜甫工整沉郁;李白“天子唤来不上船”,杜甫“每饭不忘君”。由于李白与杜甫的这些特征,天然浪漫主义气质的毛泽东无疑会喜欢李白而不喜欢杜甫,天然浪漫主义才子的郭沫若必定会喜欢李白而不喜欢杜甫。毛郭俩人都厌恶杜甫,此非因“文革”爆发,而是以前的“心迹”。

对待李白、杜甫,郭沫若像对待屈原、宋玉那样,一褒一抑。对李白,他倾其热情,予以颂扬和讴歌,而对杜甫则充满愤怒,将之揶揄和拔皮。这种写作态度,自然会生太多的问题,定会让“客观”的学问家抓住把柄。

三、感叹李白:“矛盾性格”

面对李白之“穷相”遭贬,郭沫若的心无法平静,他对李白的“矛盾性格”再做感叹:“李白的性格是相当矛盾的,他有时表现得清高,仿佛颇有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但他对于都门生活乃至宫廷侍从生活却又十分留恋。”[3]

李白孤独无援,曾向独狐明求情,郭沫若为此而抨击李白道:“把独狐明比为信凌君,把自己比为侯嬴。希望独狐明重回青顾,挽救自己的失脚。单从诗面看来,李白与独狐明之间的'青云之交',事实上是标准的势利之交,正如李白自己慨叹过的'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然后李白却不惜低首下心地向这样的人请求援手。这是李白的又一面。”这固然是李白的软弱和没有出息,但这不也是他郭沫若自己的某种写照?!“文革”伊始,郭沫若赋诗赞颂过江青,讨好过康生,不就是李白的这种“又一面”再现?!这是李白的“寒酸”,也是郭沫若的“寒酸”[4]。

在《李白与杜甫》这部书中,郭沫若几处谈到过“骨气”问题。如果不是“自谴”,如果不是看到了别人的“软弱”和自己的“无骨气”,他何以如此再三谈及别人的“骨气”问题?郭沫若说:“政权操在奸相李林甫手里。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相位,凡是稍有骨气的人都受到他的排斥和杀害。左相李适之,‘酒中八仙’之一人,因与李林甫抵触被贬,终于被胁自杀。凡与李适之接近的人差不多都被贬斥,甚至被杖杀。如李白与杜甫所推崇过的李邕(北海)便是被杖杀者之一。”(《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四卷,254页)。

郭沫若这段话中虽然没有大谈李白的“骨气”的问题,但这样一个扼杀“骨气”的社会政治背景,怎让人不去联想有骨气者生存的艰难。有“骨气”的李适之被杀,李白和杜甫都曾推崇过的李邕被杀,李白那点“傲气”还能不受“当局”的压制和打击!

四、探寻李白的“骨气”

对待李白,郭沫若着墨很多,对李白的心思做了大段阐发。一方面他说李在“被贬”之后还念叨着朝廷,另一方面则举出李白那首830字的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李白对唐玄宗竟有“责备”:“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和“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郭沫若对此而深情道:“诗中叙述到他在天宝十一年十月去过幽州,看到安禄山势力的庞大,曾经痛哭流涕。他责备了唐玄宗养痈遗患。”“也责备了唐玄宗无知人之明”。这是郭沫若所极度看重李白的地方,因为李白尽管天天眷恋着朝廷,但他还敢“责备”唐玄宗这个“昏君”[5]。

郭沫若为此而说道:“从忠君思想这一角度来看问题时,李白和杜甫的态度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同,是他们始终眷念着朝廷;不同,是李白对于朝廷的失败还敢于批评,有时流于怨悱;杜甫则对于朝廷失败讳莫如深,顶多出以讽喻。李白是屈原式的忠君,杜甫则是宋玉式的。封建意识愈朝后走,愈趋向于宋玉式的忠君。所谓‘臣罪当诛,天王圣明’(韩愈语),成为自唐以来君臣关系的典则。因此,旧时代的士大夫们对于杜甫的‘每饭不忘君’能够津津乐道,对于李白的‘日忆明光宫’则视若无睹。这是主观意识在作怪。旧时代的文人爱把杜甫比为‘圣人’,把李白看做‘浪子’,实际上是不那么平允的。”(《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四卷,258页)。“公平地说来,李白在封建时代的文人中还算是比较有节概的。他比较能和民众接近,他所交往的上层也还比较有所选择。他能藐视权贵倒是事实。例如,高力士是唐玄宗信任的宦官头子,已经做到‘将军’,太子‘兄’事之,诸王公主等称之为‘翁’,而李白却没有把他看在眼里过。”(《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四卷,259页)。

参考文献

[2]中国郭沫若研究会. 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3]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M]. 西安: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叠衣服
日记
一杯菊花茶
月亮姐姐
读日记
献给妈妈的礼物
我的小房间
我真高兴
日记二则
母与子的心灵对话
爸爸妈妈不在家
日记
日记一则
剪头发
晓艺日记
新疆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分析
北京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投资者行为调查分析
浅谈施工企业成本的预算管理
卷烟经营者协会在服务营销中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分析
阿拉尔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研究
聘用制改革背景下完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法律思考
文昌市春光食品有限公司椰子产品营销策略
广西都安县农村特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试析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几点建议
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现状及邮储银行对策
我国地方公债自主发行配套改革思考
湖北省区域经济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嬗变
《关注我们的社区·综合性学习·写作》活动设计
《变脸》结构分析
《变脸》时代背景
世界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1
《变脸》人物描写
《人生》教学设计3
《威尼斯商人》写作背景
《威尼斯商人》结构分析
人生至理名言180句
川剧变脸简介
《威尼斯商人》人物描写
《关注我们的社区·写作》活动设计
环境教育讲座──关注我们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