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4
与CIT接轨的NIT考试
摘要:本文概述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的特点、培训思想、教学模式、施学方法及NIT各模块简况。
关键词:NIT CIT 计算机 模块 全国 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ational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rtificate ,简称NI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考试系统。它借鉴了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举办的剑桥信息技术(Cambrid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CIT)的成功经验并与之接轨。它采用了系统化的设计,模块化的结构,个性化的教学,规范化的考试和国际化的标准,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客观、统一、规范的标准,适合各种行业人员岗位培训的需要, 供用人单位录用、考核工作人员参考。
1、NIT的特点
NIT与其计算机类考试相比, 有以下特点:
1)培训与考试设置的模块化。这里所谓“模块(Module)”,相当于国内常说的一门课程,但两者略有区别,主要表现在:模块通常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某些技能或行业需要设置的;内容自成体系(一般以常用的应用软件,如Word97等),包含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与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证书(CIT)所设模块相对应。按模块化组织培训的好处是:教学组织灵活,不受专业教学计划的限制;提供学员多种选择,便于体现学员个性;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可以随时增加和调整模块。目前NIT推出的11个模块有:计算机操作基础、电子表格、数据库、程序设计、文字处理、桌面出版、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绘图、多媒体应用、全球互联网、局域网。
2)重培训、重过程。NIT规定, 一般情况下,学员应先参加培训并考核通过后, 方能参加上机考试。在培训中, 注重过程,主要体现在:为了解和考核每个学员平时学习情况,NIT设置了《学员评估记录表》,由任课教师逐项进行考核;在培训过程中, 要求每个学员能完成一份体现个性的作业设计,在考核时, “只记成功, 不记失败”。
3)重技能、重应用。基NIT是计算机技能培训的特点, 所以培训与考试都是围绕“技能”这一主题展开的,主要表现在: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技能培训目标(若干个知识点和操作要点);培训过程中,不强调理论,而注重实际操作;上机操作的时间比例,要求占整修培训时间的70%以上。
4)教材配套,考试规范。教材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为保证培训质量,NIT教材以“学习包”形式推出。NIT的上机考试采用的是“无纸考试”,其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计算机软件方式,另一种是任务题签方式。考试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比较客观、规范,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5)NIT证书与国际接轨。获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的学员,可以免试申办相应的英国剑桥信息技术(CIT)证书。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证书在一定的国际范围内是通用的(42个国家和地区)。
2、NIT的培训思想、教学模式及施学方法
1)1NIT的培训基本思想
NIT培训是以模块为单位的短期计算机技能培训,但它仍属于计算机应用课的教学范畴。考虑到:① NIT的培训对象主要是计算机初学者, 培训时间较短,学时有限,速成教学, 即学即用;②计算机是一种智能型计算工具,学习它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的关键在于技能,技能的训练靠实践操作。因此,NIT培训不能沿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而应采用教育学上革新传统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所用的教学模式和施教方法,这种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的知识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的。教师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和推动学生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这不仅是一个方
2)NIT教学模式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一个沿用,二个转变”的基本思想设计出NIT的教学模式概括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到天安书城看书
- 大美女
- 姐姐的婚礼
- 吹“蛋”比赛
- 雪后的早晨
- 可爱的小白兔
- 我家的大钟
- 我是一棵树
- 家乡的冬天
- 跳绳比赛
- 美丽的小池塘
- 美丽的蓝天
- 我的乐乐兔
- “造假酒”
- 快乐的冬天
- 基于产业生态位视角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 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现状与提升路径
-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分析
- 图书馆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机制建设思路
- 邓小平抗战时期的群众工作思想
- 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与当代启示
- 《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
-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作为终极价值的证成路径探析
-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研究
-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中私人和解制度研究
- 儒学的性质及其社会教化功能溯源
- 多学科交叉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 传媒对司法的冲击与应对
- 狂放不羁、万象奔涌的豪放之美
- 普京的俄罗斯文化观
- 《鸟的天堂》其它杂项
- 《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 《鸟的天堂》其它杂项
-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 《鸟的天堂》作者简介
-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 《鸟的天堂》其它杂项
- 《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 《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 《鸟的天堂》教学札记
-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