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陕北寺庙――民间信仰的文化承载

陕北寺庙――民间信仰的文化承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6

陕北寺庙――民间信仰的文化承载

延安籍知名作家白黎先生送我一本他和冯生刚先生主编的图文集《陕北寺庙》(第一卷・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令我有些诧异。白黎先生写红色历史题材的纪实文学收获颇丰。他低调耕耘于文坛,从不张扬。上世纪七十年代始,他先后出版的著作有:《刘志丹传》《毛主席在保安》《陕北出了个刘志丹》《世纪行・记斯诺》《中国行・记史沫特莱》《东方行・记斯特朗》《红日出山》《红色旋涡中的李德》《落脚点》(电视文学剧本)《闹红岁月》《延安与美国》《延安与苏联》等。他所写的斯诺,是1936年第一个来到保安,采访中共高层领导和红军,写成《西行漫记》,把中国革命真实地介绍给全世界的美国记者。《西行漫记》适时而有力地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共的偏见或误解。史沫特莱和斯特朗也是先后来延安采访,将延安的红色政权、民主政治、社会状况向西方客观报道的两位美国记者。他笔下的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指导中共革命的全权代表,苏联人。书中揭示了当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这些题材的选择独具慧眼,资料收集、筛选考证的浩繁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写作的艰辛令人震撼、钦佩。他写延安时期的几部纪实作品在海外影响很大,特别是“三S”传记,一出版就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备受史学界、新闻界关注。他对全方位、多层面宣传延安13年有着特殊贡献,功不可没。这样一位倾心于表现红色题材的作家,古稀之年又涉猎非物质文化领域和陕北民间宗教、民俗文化范畴,这便是我的诧异所在。基于此,我读完了这本集子。

本书共介绍了陕北寺庙63座,大多为民间规模较小的寺庙。对寺庙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恢复、修建情况,庙会日期及盛况,一一作了图文并茂的展示。出版社认为这套丛书的出版是他们的首创。这些寺庙要么在古寺庙遗址上恢复或扩建,要么是附会一些美妙离奇的传说,由“高人”点化选址修建。都是由会长(古称纠首)倡导,信众响应、捐资献力襄成。这些寺庙从建筑形制上和庙会时间的确定上,也不一定是符合或依据某种教义,但都有一种契合信众心理期冀的讲究,因而香火旺盛,信众云集。

寺庙是陕北民间宗教信仰的载体,其源远流长的存在和演变是民间宗教信仰的鲜活元素,对我们认识、理解宗教的普遍性和草根性有着重要意义。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陕北寺庙曾经发挥过不可或缺的教化作用,对现代社会民众的思维方式,仍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正是陕北寺庙能够得以存在且延续扩展的原因。

就寺庙中供奉的神灵来看,往往是儒、释、道诸神共处于一寺一庙。这些都是在各种宗教的神祗中,根据需要、反复筛选、组合而来的。真武祖师、如来佛,规模大一点的寺庙都有。下来最多的就是送子观音或娘娘,糠差、瘟神娘娘、药师佛或药王,关圣帝君(关羽,也称武财神)、赵公元帅(文财神),地藏菩萨,龙王,八蜡(zhà)神。护法侍者多为牛头马面凶神恶煞。神灵的选择供奉,充分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功利性、现实性、多元性。真武祖师和如来佛,这两位道教、佛教的主尊,均享受着宏观敬奉。在科学和医药不发达的古代,偏僻闭塞的陕北农村,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并让小孩健康成长,能免于麻疹、牛痘之害,所以,求告为小孩消灾的神灵当属首祀了。其次是祛病神灵。发财也是众所期盼的事,文、武财神自不必说。供奉地藏菩萨,顶礼膜拜,则是子孙们为了让亡故的宗亲能早日超度,在阴间少受磨难。这也是一种孝心表达。供奉龙王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供奉的八蜡神是掌管虫灾、水患的神祗,是主宰五谷丰稔之神。其虽位次卑微,祠庙等级也较低,但这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自古民以食为天,所以在百姓乃至地方官员的心目中,八蜡神的现实份量并不亚于真武祖师、如来这样的大神、大佛。据雍正本《安定县志》记载,康熙十五年,虫灾大作,秋田毁于一旦。县令施成泽心急如焚,率乡民亲自祭拜八蜡神,虫害即消。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其虔诚举动是真实不虚的。之后他又主持择地新建八蜡祠,并亲书碑记,将祭祀之仪列为祈年、祈谷之典。然而,县令率民亲祭其他神佛的记载则不多见。可见民间信仰的目的性是明确的。

以寺庙为载体的民间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融合地方公序良俗,规范乡村伦理等层面的基本功能,而且在当今社会认知和管理环节中也有着独到的作用。民间信仰的基本群体,通过庙会活动、实施祭祀仪式,能够增强地方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不同的村庄,不同宗族,在共同信仰中,有着共同利益。乡民们说不清各位神灵的来龙去脉,更说不上几句佛或道的教义和经文,但他们都认为离地三尺有神灵。天地有正气,人在做,天在看,因果相连,善恶报应。在潜移默化中,自己给自己规定了为人处世的底限。这便是儒、释、道三教的高度融合。信众们通过拜神、烧香、上布施“广种福田”,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健康,或财运广开。这样,他们就了却了心愿,获得心灵慰藉,做事就有了底气和信心,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了,或抗病的信心也增强了。这种心理暗示带来的社会效应是全方位的。所以,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传统的民间信仰活动,那些原始而虔诚的仪式和庄重威严的象征,不仅影响了古今陕北民众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内化到了思维方式,对意识形态体系的冲突,以及对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弥补社会管理层面的缺憾,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庙会活动是民间宗教信仰文化的集中展现。其会期一般至少三天,均选在春种之后、夏锄之前、秋收之后的相对农闲时间。启会的前天晚上举行挂灯仪式,点亮各殿宇及寺庙四周的大红灯笼。第一天是启会迎神,第二天为正会,第三天完会。迎神仪式十分热闹,唢呐、鼓乐齐鸣,彩幡仪仗招摇,祭品贡果齐备。有些庙会还要抬上供有神灵牌位的神楼子。会首、居士在前引导,善男信女尾随队伍,以表示对神、佛的礼敬。

寺庙的正殿前方,都建有戏台或乐楼。庙会期间便请来剧团或道情班,连明昼夜唱大戏娱神,实际上也是娱人。三乡四邻的村民,也有城里人,扶老携幼,既烧香礼拜,又能享受精神大餐,其乐融融。所演剧目都是惩恶扬善、因果报应、忠孝节义方面的内容,让信众们在娱乐中受到教化,更加敬畏神灵。如《木莲救母》《劈山救母》《白蛇传》《李翠莲上吊》等等。

庙会文化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民间宗教信仰范畴。在乡民们心目中,其重要程度不亚于西方的圣诞节,该书这方面的图景足以说明这一点。

随着农时节令的推移,乡亲们盼望着庙会会期的到来。在一段劳作之后,能看大戏、访亲会友、休息。小孩们能吃果馅、麻花、糖葫芦,小媳妇和姑娘们,能穿着自己称心的服饰,展示炫耀一番。亲戚朋友们能在庙会上相逢,联络感情。未婚的男男女女们,在庙会上也是演绎“敖包相会”的喜庆日子。同时,庙会的物资的交流也繁荣了经济,人们的社会交际也扩大和丰富了不同层面的信息传播。

陕北寺庙及民间信仰的文化意义,已不仅仅具有单纯的宗教属性了,而属于一种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这些活动中仍残留着一些迷信的糟粕,但它的文化价值也有着传承和挖掘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文化元素已在陕北民众的意识形态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因而,我才理解了白黎先生编辑这本集子的良苦用心,领略了其文化视角的深邃。陕北的寺庙及庙会文化,承载着一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游子的乡情,栖息着人们美好的记忆。

白黎先生满怀信心地说,这套丛书将有多卷陆续出版。我期待着后边各卷早日面世,也希望涉猎的内容更有广度和典型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20)
浅谈机械制造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城市给排水管网规划与管理
分析齿轮泵内部泄露的原因与对策
“阿米巴”管理会计模式在广电企业推行的思考
国产镐型截齿制造选材及热处理工艺
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与启示
论我国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
永续债的税务处理及政策建议
电力继电保护故障中电工的维修技术
双驴头抽油机横梁支撑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试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现代大型无缝钢管生产线关键设备安装工艺技术
浅析汽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工艺控制要点
分析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特征结构配置法
换热设备中管板接头的高效密封胀及强度焊工艺的浅析
《要下雨了》老师语录
《要下雨了》整体阅读感知
《夏夜多美》第二教案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提高篇
《夏夜多美》训练素材
《要下雨了》重点问题探究
《夏夜多美》美文欣赏:夏夜多美
《夏夜多美》写作指导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二
《夏夜多美》范文习作:夏夜独坐,我喜欢
《夏夜多美》趣闻故事
《夏夜多美》美文欣赏:你比我更需要它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阅读篇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巩固篇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积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