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美术形式承载传统节日文化
翻新时间:2013-12-17
以儿童美术形式承载传统节日文化
以儿童美术形式承载传统节日文化
摘要:笔者从传统节日与美术课程的有效结合、“手拉手”共同构建传统节日校本课程及拉近传统节日与儿童心灵的距离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和民间美术强烈的感悟能力及认同情感,从中体会深厚的人文文化,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儿童美术教育 有效结合 构建校本课程 近些年中国人常在感叹中国传统的节“味”淡了,西洋节日充斥着大街小巷,成了年轻人的主流节日。感叹之余一些学者及广大民众都认识到了传统节日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笔者长期从事学校教育工作,更多地在学生身上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少得可怜。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不止一次地陷入思考:难道我们悠久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就这样淡出我们的视野乃至湮没无闻了吗? 2008年中国政府第一次将我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定为法定节日。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民俗教育应借传统节日法定化的“东风”,成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传统节日与美术课程的有效结合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首先,可结合时令,以清明节为契机,在现实情境中感受节日的特殊气氛和传统习俗;其次,可设计关于端午节的调查表,让学生进行系统的资料整理。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祖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以综合探究的美术学习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领会民间美术与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进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 2、开展主题活动——“在快乐的传统节日里”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涉及wWw.LWlm.coM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笔者从学生自身出发,根据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了合理的活动范围和教育目标。 (1)初步感受端午节的独特魅力。笔者为学生安排了一系列搜集、整理、讨论的学习活动,以小组带动个人的方式展开学习。在广泛的资料整理、深入的研究、激烈的讨论中,形成了热烈的学习气氛,使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 (2)生动有趣的采访活动。经过多方安排,拜访老艺人的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平时学生们认为俗气、土气的虎头鞋、虎头帽、老虎枕,当他们了解了它背后的美好寓意、蕴藏的文化底蕴、传达的深厚情感后,这些“俗”物变得精美有灵气了!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经验,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作为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值得回忆的经历。 (3)开展“走进端午节”的专题活动。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就是布老虎和香包了,布老虎象征孩子虎头虎脑很可爱,并借老虎之威镇五毒、祛除邪恶之气,保护孩子平安成长,所以端午节某种程度上也叫“孩子节”。出于这个原因,笔者选择了做香包作为走进端午的突破点. 首先,邀请老艺人做指导,尝试学习制作方法;其次,源古达今,新“艺”不断,做民间工艺的传承者。在学会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娇滴滴的“公主们”纷纷拿起了剪刀、针线,埋头苦思如何将香包做得更漂亮、更精美。遇到困难互相讨论,研究找到解决的办法,有了好的方法主动“传授”给别人,学会与人分享。就连男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生平第一次穿针引线,“笨拙”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 二、“手拉手”共同构建传统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 青海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认为,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在民俗教育上应该“并轨”。“现在年轻一代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传统节日和‘洋节’竞争加剧。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是个好机会。如果民俗教育跟不上,长此以往,我们文化的根就断了,文化独立性就会丧失。” 1、调动家长资源,扩大课程的覆盖范围。 在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到学习中来,争取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研究与探讨,并为学生创设有效的节日情境,真正使家长、孩子、学校有效地结合起来。 2、利用社会资源,加强课程实施的可行性。 我校地处本市的老城区,民俗民风浓郁,街头巷尾经常会出现一些具有浓郁的节日特色的民间用品。目前,民俗博物馆已经和我校结为合作单位,正式挂牌为我校的德育教育基地,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为进一步的课程实施提供了保障。 我们的第一本校本课程《走进年画》已编写完成,并投入使用。然而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与校本课程结合的研究现在只处于第一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如何走下去?如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校本课程研发之路呢?这是我们必须继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三、拉近传统节日与儿童心灵的距离 从古到今,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人美好的希望和祝福。除了计时功能之外,人们赋予了这些节日特殊的文化价值、特殊的情感内涵,它们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经过不断努力、团结协作,学生们对民间传统艺术有了浓厚的兴趣,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增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这个活动将学生的节日情怀和对民间美术的强烈感悟展现出来,并从中体会到了浓郁的传统节日情感,从而产生了民族自豪感。我衷心地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为学生打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民间传统艺术的神秘之门,能使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传承并影响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更希望此次活动能成为同学们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一个起点…… 参考文献 1、李军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赵红 祁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安徽文艺出版社。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人行道的自述
- 走进秋季
- 关爱生命 健康成长
- 我想有个家
- 春天的清晨
- 参加集训 苦中有乐
- 《自相矛盾》读后感
- 《和梦一起飞》激励人心
- 读画蛇添足有感
- 学校,我爱你!
- 难忘的清洁工
- 苦与甜
- 瞧这一家子
- 开学第一天
- 坚强的小婷婷
-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刑法论文(1)
- 保险诈骗犯罪探析刑法论文(1)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刑法论文(1)
- 论日本传统艺道文化的美学特征
- 论传统美术\工艺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 中美文化传统对其社区学院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 以儿童美术形式承载传统节日文化
- 了解传统美术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 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刑法论文(1)
- 美国华裔文学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 UNlON美的艺术:从日本传统建筑文化谈起
- 体育行业规则与刑法的冲突刑法论文(1)
- 本土优秀传统美术文化在学院国画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
- 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刑法论文(1)
- 美术文化传统内涵论
- 《詹天佑》2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1
- 《十六年前的回忆》1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
- 《将相和》2
- 《十六年前的回忆》2
- 《詹天佑》1
- 《猴王出世》
- 《灯光》
- 《秦兵马俑》2
- 《匆匆》1
- 《秦兵马俑》
- 《景阳冈》
- 《秦兵马俑》1
- 《为人民服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