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浅谈国际贸易的绿色堡垒
所谓“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贸易障碍。
1.绿色壁垒的涵义
所谓“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贸易障碍。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它是一种全新的非关税壁垒,对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构成了壁垒。
2. 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
2.1 绿色关税制度
绿色关税制度,即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除征收一般正常关税外,再加征额外的关税。例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在美国出售的鱼类都须来自经美方证明未受污染的水域。美国对原油和某些进口石油化工制品课征的进口附加税的税率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3.5美分/桶。
2.2 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是一种限制进入特定市场的法律壁垒或政策壁垒,构建壁垒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作为市场进入壁垒的一种,市场准入旨在消除市场经济的负外部性或使自由竞争带来的负外部性得到有效的抑制和合理的分担。同时,它还会增加新进入者的成本,对原有进入者有利而对新进入者相对不利,成为经营者进入市场的潜在或现实的障碍。
2.3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这些环保技术标推,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目前,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挪威、瑞典、瑞士、法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环保技术标准,并趋向协调一致,相互承认。
2.4 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所谓“环境标志制度”,是指政府、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在其认定的环境友好产品上加盖特定标记的规则。环境标志制度是实现公众环境信息权的重要途径,它为消费者提供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品信息,促使生产厂商通过设计和开发对环境有益的产品进行保护和污染控制。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实质上是对产品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环境行为进行控制上它不仅要求尽量减少产品在使用。消费和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而且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20世纪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和一些东欧同家如波兰、匈牙利、克罗地亚也分别引入或发展了自己的环境标志计划。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的国家。
3. 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应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对以环保为借口侵害我国合法权益的绿色壁垒要坚决反对、努力消除,另一方面要实行绿色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3.1 正确认识环境保护和绿色壁垒,避免笼统地把保护环境的国际条约、国家标准和各种绿色认证制度一概视为绿色壁垒。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参加多边环保条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另一方面要熟悉国际规则,这样就可以打破绿色壁垒,赢得利益。
3.2 鼓励技术创新,扶持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环保经济。我国企业与政府应形成共识,采取有力手段,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和生产优质的绿色产品,以冲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空间。借助国家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产品的扶持政策、优惠政策,积极加入国际竞争行列。要像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那样,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带动高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完善环境标志制度,对出口商品实行强制认证制度,树立中国产品优质、价廉、环保的新形象。要积极促进我国的环境成本内在化标准,建立环境总量控制机制,实行污染排放惩罚制,大力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通过促进立法扶持绿色产业、清洁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发展。
3.3 借助政府的力量,联合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借着环境的名义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坚决反对以产品生产过程为由限制进口、实行“生态标签”等歧视外国产品的做法,坚决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提高自身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求WTO在制定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协议时,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争取差别和优惠待遇。
3.4开发绿色产品,实施绿色营销。以环境和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绿色产业正推动着绿色产品的开发与绿色市场的形成。据预测,绿色产品在未来的10年内将主导世界主要工业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应重点抓好4个环节:一是进行绿色设计。注重设计易于回收、节能、耐用、无污染或低污染、不影响健康的产品。二是实施绿色生产。按照生态工业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能源和材料的浪费,减少废弃物。三是铸造绿色品牌。企业产品应符合环保要求,要取得国际环境标志,创造绿色品牌。四是实行绿色包装。企业要按照进口国的要求,采取使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或易于自然分解的绿色包装。
总之,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并集中表现在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限制。面对不利局面,我国要积极利用WTO机制中的特殊待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合理设置自己的绿色保护屏障,以保护和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汝求.环境与贸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诸江.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之应对[J].商场现代化,2008,27.
[3]马秀贞.WTO框架下的绿色壁垒及其应对新探[J].东方论坛,2003,6.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独自回家
- 看星星
- 奥运和我
- 仙人球
- 蒙面超人•Z
- 向游乐园挑战
- 杰克利历险记
- 蚂蚁
- 我爱我家的小狗
- 在海边最有趣的事——抓螃蟹
- 美丽的竹鹅溪
- 我不再轻易流泪
- 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 享受快乐
- 我爱上海
-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个案观察
- 浅析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
- 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
- 推进教师培训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品质
- 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实践与思考
- 课堂等待,需要勇气和智慧
- 例谈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效使用
- 试析新课改理念下的科学课堂教学
- 成功教学法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运用
- 用教育的情怀涵养生命
- 发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 利用微视频提升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
- 利用初中英语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背诵能力之探讨
- 如何上好历史试卷讲评课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 兵车行
-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状物
-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仿写诗歌
-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
- 2012届高三高考一轮复习文学常识名句名篇
-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写传记
-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 2012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与训练》全集
- 蜀道难
- 《海燕》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一课时教案
- 2012届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备考简料清点:文言文断句
- 高考语文总复习:必修一至必修五名句默写
- 《山中访友》
- 2012届高三语文大一轮复习备考简料清点:明文名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