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戏曲表演身段美

浅谈戏曲表演身段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3

浅谈戏曲表演身段美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说: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不难理解戏曲与舞蹈一脉相承。戏曲中的舞蹈(戏曲舞蹈)脱胎于中国古典舞蹈与民间舞蹈,风格自然都是内向、含蓄的,动作也都以圆、曲、拧、倾为主,构图也都以圆为其基本运动路线,追求由小见大,以简胜繁、均齐和谐,对称平衡、点面相合,主从有序。

戏曲注重的是表演的美,主要是以歌舞表演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在唱、念、做、打四功中,不论那一功都有由内而外、通过形体来表现情节、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外部动作。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都蕴含着极丰富的舞蹈动作,这些都称之为身段。

身段要讲协调,其说法有很多。尤其评价某位戏曲演员身段表演优美自如,也就是常说的身上好、漂亮,前人亦有三节六合之说。三节指以手臂来说,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腿来说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以整个人的身体来说,头是梢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六合,依盖叫天先生说:手腕与脚腕合,大腿与臂膀合,肘与膝合,上身与下身合,肩与胯合,脚与头合。按程砚秋先生所说:将外三合与内三合共为六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及心与意合,意与神合,神与貌合。

这许许多多的合,即是说明在做身段过程中,彼此间要合拍、相顾,统一于一个劲头,不可相悖。进而也可以看出,戏曲身段协调与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大有讲究的。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的指引要求下,更进一步把身段表演中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理清楚、搞明白。

身段优美自如的一个主要表现方面,在于看动作的各部位之间能否配合得协调有序、妥帖顺畅。这种内外兼修、协调畅达的境界,归根结蒂就是所谓劲与劲之间和劲与形之间彼此配合的关系问题,若配合得体,身段就会顺畅和谐,如若配合得不相一致,那么身段不是僵拙,就是懈散,从而就会造成节奏脱节,相合之象也就无从谈起了。

身段中应当相合的方面较多,但从大的根源方向探究,可应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腰、肘、肩、臂、手之间的协调;其次是腰、胯、腿、脚之间的协调;再次是手、臂、肩、肘、腰与胯、腿、脚之间的协调。

在谈这三大方面的协调之前,应把完成身段周身劲力的中坚,腰的作用来简略谈谈是大有裨益的。腰之所以主要,是因为它处在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它的位置又决定了它提纲挈领的作用,这种主要作用就在于它操纵和控制着周身运转的劲力。如在身段技法方面,造诣极深的钱宝森先生就曾论说过:一切动作都要有腰来做主,四肢的活动是要服从腰的指挥。这样,也就确定了腰在全身中居于统帅的地位。所以,各部位的协调首先应以腰为中心起始,它为劲力之源,予以发劲、引领、控制、调节,只有如此,方有助于身段之协调的形成,因而它是各部位协调的基础。

一、腰、肘、肩、臂、手的协调

腰、肘、肩、臂、手即代表了上身动作的主要部位。上身动态不协调的主要表现,即是手臂和腰身在身段过程中或手快臂缓,或臂快肩迟,或手臂动而肩与身却全然不动,这种不协调和不自如,致使手臂发僵,身腰死板,或是身腰软弱、松懈,其关键的原因,恰恰是在用劲的意识上反了,是错误的以手和臂做为劲的起点与重点,忽视了运用腰、肋、肩的基础作用,动作需它们的支撑与配合。如此,必然造成腰身不动,手臂僵动的不合现象。钱宝森先生的身段口诀,其中就有解决和解释上身协调问题的最合适最贴切的方法与步骤,具体口诀是:心一想,归于腰,奔与肋,行与肩,跟与臂。并且他对口诀还详细的解析:心比腰快,在心里想的时候,腰还没见劲呢,腰见了劲呢,才能奔到肋那儿去,肋比腰又慢一步。由肋再传到肩,由肩才达到臂。总之,腰是身体动作的轴,全身动作,都要用腰来发号施令,舞蹈动作为什么要有这些层次呢?主要是为了避免发冷劲和单纯的耍胳膊。

这就非常单纯地讲清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若单纯地耍胳膊、发冷劲,不以腰劲为基础,那么腰身与手臂必然也就无法协调了,因此,上身的协调当以腰劲为主动,为起点来发号施令,以手臂为被动,为劲的终点,如此有脉络,有路数,有步骤的劲动过程,无论手臂动作有多大的幅度,多快的速度,多强的劲势,都必将是以一动促连动的,有根基,有掌握并且舒展自如协调的身段过程。

二、腰、胯、腿、脚的协调

腰以下的胯、腿、脚是下身动作的主要部位,其相互得协调,将先由腰与胯之间的协调为始,倘胯不以腰为依势,自作主动,成胯不动而腰自转动,都必将造成掀胯或折腰拉胯的不相合的腰胯分家状态,这主要体现在转身动作上最明显。胯应严格地与腰劲动势相一致,应紧跟随腰的转动而动,做到节奏连贯,不相脱节才为有度,继而是腰胯与腿脚之间的协调。

倘腿脚不以腰胯为基力,为支撑而自行其势,那必是动力僵或飘,由于失控也就自然缺乏了擎劲,从而造成收腿,落步的动拙与砸夯或是脚步轻飘无力挪转无度,致使腰胯脱节,落后于腿脚(亦或是正相反),成为两截子现象。

这些不协调状态,其成因与上身的不协调状态基本是一样的。要讲协调,是否也可以套用成:心一想,动发与腰、控制于胯、舞动与腿、灵活而扎实与脚,作为此动势顺序的规律,即是以腰动为贯穿力的引领掌握下,使一动带连动,从而才可以达到下身各部位的既灵活有力,又稳健有控制,不僵拙的上下相合的理想状态。

三、手、臂、肩、肘、腰与胯、腿、脚的协调

也就是上下身之间的协调。如手与脚的协调,腿与膀的协调,肩与胯的协调等均属于上下身之间的协调,这也是身段协调中较主要的方面,上下身的协调,其道理与上面所讨论的两个方面,在动势规律上,在以腰劲为内劲贯穿的中心这一原理上,都是一脉相承,共同一致的。

像手与脚,膀与腿,肩与胯这上下身部位之间,要做到协调有序,仍然首先应以腰的支撑、掌握为首要,然后才是其他,不论做什么样的繁难度身段,一般都必先讲立腰,只有腰里有了劲,才有了控制的力量与把握的中心,手、膀、足、腿才有了依傍之势,当然,不是说(包括上面所谈的两个方面在内)只要腰里有劲,身段各部位之间就会和谐了,而是说,这是做到协调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方面。 双手、双臂若动作完全相同一致即成了一顺手的毛病,伸一侧的手臂与腿若也动作完全一致,即成了一顺腿的毛病,这些都是身段表演中之大忌。

比如,日常最简单的迈步行走的姿式动作:当起步行走时,全身各部位均以相互交错,形成对比地运动着来完成行走的任务,如左手若甩在前,右手必甩在后,上下身的对比也是,左脚前迈时,左手将后摆,右脚落后时,右手将前摆,如此左右及上下之间的交错、对比,互不一致才构成了行走动作的自然与和谐。倘若左右上下的动作是完全一致的或双手相同的摆动,或一边的手与腿同时地前摆与前迈,这样岂不成为滑稽可笑和极不自然的现象了,这就是动态的自然规律与原则,舞台人物的动作也必须遵循而不得违反。

身段的动态,虽属舞台表演的程式,但来源于生活并为表现生活服务,因此在动势的原理与规律上,其完全应与自然动态相同及一致才合乎道理。

在生活中,很少会出现违反自然规律的错误现象,但在舞台身段表演中,对一般初学艺者及掌握技艺不很扎实者来说,稍不留意,就可能违犯,像常讲的一顺边、一顺腿或一顺手就是属于违反了动势规律的错误现象。再以拉山膀的身段为例,正规动作应该是划左膀,上右步,抬右膀时上左步,然后再左手拳右手掌拉开,可是往往有些学员常易错误的做成,划左膀上左步,抬右膀时上右步,这种左膀与左腿,右膀与右腿同时起动的态式就是属于一顺边或叫一顺腿。再如起云手的身段,正规动作应为左右双膀在同时划动时,应有左右,上下的分别间离与交错,这样的同时划动才为正确,错误的做法则是双膀与双手同节奏、同方向、同幅度、同式样的自左向右在向前划一弧圈,然后是拉开亮相,这属于传统所说的一顺手,或曰跟手随手的毛病。

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一是身段规范要求不严格,不求甚解,以致基本功的功底很不扎实;二是身段技法虽源于生活动作,但毕竟是通过提炼、加工、夸张或写意,给予了某种程度的美化变形而来,这样也就与生活动作形态又有了一定的距离、区别,成为了一种舞蹈类的程式动作,因此,一旦出现抬左膀也起左腿的违反动作规律的动态时,虽然不好看也不美观,但还不似生活中一顺边动作那样显眼与滑稽,这就客观造成一些表演者容易忽视自己表演上的缺点、毛病。

所谓不合,比如上身和手臂已经动作或是已高扬,或是上身已开始向侧拧转,可是腿与脚尚没开始动作,或刚欲抬腿,或刚刚起步,这种原因是同时,或应是连接较紧的动作,结果却是你先我后,你快我慢的断离状态。

这些不合,一种是由于对身段的程式、路数、形态尚不清楚,不熟练,没掌握好所致;另一种情况则是,虽然熟悉或熟练,但仍归不合,这就是属于劲力方面的毛病了,即是还不熟悉与掌握内劲的功法要领所致,因此,必须重视以腰来作为整个身段的中心,作为上下身劲力控制的总提调这一关键作用。

所以无论上肢与下肢的何种动作态式,或起腿,或扬掌,或拧转,在节奏上或有先后,或同时,在幅度上或小跨步或大划膀等,均需听命腰的指挥,在腰劲的总控制之下,有章法、有层次、有尺度的舞动,这样,避免了发冷劲、单纯的耍胳膊、硬起腿或是你先我后的不合状态了(当然,还必须伴随使程式形态做到合乎造型规范的基本要求),如此上下身的协调就将不难做好了。

总之,身段不协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腰部来控制周身劲力,掌握调节各部位的劲头与形态,使之能趋于协调、合拍的作用,却是身段协调的关键所在,能关注并解决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达到身段顺畅协调自然,身上也就能好看漂亮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雾的世界
我的爸爸
感恩的心
乡村的黄昏
家乡的海滩
过年啰
我们的好朋友
童年趣事
地球的“姐妹星”—金星
美丽的日照
我的妹妹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让爱充满世界
家庭联欢会
家乡新年的一天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难点和对策
最新本科法史学论文格式
其它法学论文试论群体性事件治理中政府正义的构建
浅析交通事故责任问题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抓好基层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
关于旅游法律关系的理论观点
如何处理交通违章纠纷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其它法学论文论推动检察政治工作升级发展
如何对待交通肇事逃逸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基层检察机关如何服务“三打两建”工作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的权力配置及其运用
9000字法史学论文法理分析
2016年研究生法史学论文格式
7000字法史学论文法律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写出人物的个性
看看我们的地球
南州六月荔枝丹
《拿来主义》板书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二课时)
莲文化的魅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龙岩市城区片八年级语文活动交流材料《喂—出来》
缤纷广告——作文文采训练
《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第二课时]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
驿路梨花
关于《外国散文两篇》的创新教案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