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舞台主持与“仪式感”

浅谈舞台主持与“仪式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浅谈舞台主持与“仪式感”

摘 要: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能让人感觉到仪式感的存在,晚会和婚礼表现得尤为明显。晚会和婚礼都属于舞台主持的范畴。将舞台主持与仪式感结合在一起探究仪式感如何在舞台主持中体现,不仅有利于增强舞台主持的艺术效果,还可以提升舞台主持的文化内涵,将舞台主持延伸为一种别样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仪式;舞台主持;仪式感

关于仪式的起源,它最早来源于巫术活动。巫术活动的通常形式是巫师利用某种技术化的手段并通过烦琐的仪式行为将神秘力量与人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使得人们相信仪式行为的神秘力量,以及对他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每一个人之所以要经历那么多的仪式,决定因素不只是他本人年龄和生理的变化,而且是在他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生育、家庭、宗族等社会制度对他地位的规定和角色的认可[1]。在舞台主持领域探究仪式感的存在形式及意义,有助于进一步阐述舞台主持的性质和内涵、确定舞台主持艺术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为主持艺术研究拓宽新的研究范围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仪式感的定义与内涵

(一)仪式感的定义

仪式感从人的出生直至死亡一直伴随左右。无论是人自身的生命成长还是融入社会生活之后的社交活动,随处可见仪式感的存在,如:婚丧嫁娶等。仪式感的定义虽然尚未明确,但仍可以从美学角度对之加以限定。仪式感是仪式过程中主体内在的感性活动,它依托于外在仪式活动的场景、布置、面具、语言、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而与心灵产生某种呼应审美主体对仪式行为的审美感受,它是人类内心与外在事物的结合。人类的情感也在这种契合中找到了与外在仪式的沟通,并将仪式活动中所试图传达的理性精神通过这一沟通进入到人的情感体验之中。

(二)仪式与仪式感的内涵

仪式活动是由很多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组成,而象征符号对整个仪式和对人的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以象征的意象激发人类的情感和想象,将令人厌恶的道德约束转换为对美德的热爱,这也促使我们更加注重对仪式活动中歌唱、舞蹈、美酒、面具、古怪的服饰、强烈的色彩等形式的研究,因为它们对人的情感认识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大多数仪式中主持的都是有威信的长者,大家会跟着长者的思路走。祭祀、节庆等一系列活动,仪式感在潜意识中就表现出来了。仪式感就是平衡剂,左右着人们的道德理念,虽然不能以它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高低,但至少可以看出你是否有血有肉。

仪式感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它所营造的隆重气氛可在人们心中唤起神圣、崇高的感情。近些年来,随着文艺晚会和婚礼越来越复杂多样,仪式感这一重要的创作元素具有了某种符号效应。有的人认为,仪式感应该就是形式主义,其实这是对仪式感的错误理解。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某些人在浮躁的心态下,把仪式变得娱乐化了,以至于丧失了仪式原本所包含的内容,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仪式感的误解[2]。

二、舞台主持与仪式感的关系

仪式感需要有特殊的场景及行为规范的约束和限制,而形式感涵盖最广阔的自然形式、建筑样式、绘画设计,以及人类体内抽象的形式冲动[3]。从某种意义上说,仪式感只是形式感的一种特殊范例,它具有形式感的普遍规定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葬礼的形式越复杂,生者对逝者的去世就更容易释怀;婚礼有越多人见证与祝福,结婚后就会更幸福一些,这些都是仪式感。

连接舞台主持与仪式感的核心链条是关于形式一词的相关解释。从上文提及的古时候的祭祀活动(巫术活动)可以得知,仪式感的外在表现就是形式。而舞台主持是什么?是艺术。艺术又是什么?艺术也是形式。尤其是俄国的形式主义者们认为,艺术就像是一颗洋葱头――内容是核,形式是皮。洋葱头的特点就是剥开一层皮下面还是一层皮,剥到最后剩下的还是皮。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艺术其实就是形式。比如,一个人在家里唱歌不是艺术,但这个人换上燕尾服到了剧场里演唱就成了艺术。假设这个人在两处场地的演唱水平是一样的,那么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别在哪里?其实就在于服装和场地等形式,所以俄国的形式主义理论尽管有些偏激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关于舞台主持与仪式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更直观的图示来解释:

三、舞台主持仪式感的具体体现

(一)舞台主持的服装服饰

视觉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知觉之一。视觉之于人类,不仅是一种辅助生存的感觉功能,还是一种思维和交流的手段。在我们的感觉里,最完善、最愉快的是视觉,我们想象里没有一个形象不是从视觉进来的,它隔着最大的距离来接触外界的东西。对于生理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对物质世界的感知8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视觉,视觉印象拥有唤起各种情感的力量。

康德在分析纯粹鉴赏判断的时候,提到了装饰这一概念,他认为装饰(点缀)的东西,也就是那种并非作为组成部分而内在地属于对象的整个表象,而只是外在地作为附属物隶属于此并且加强着鉴赏的愉悦的东西[4]。

作为一个舞台主持人,首先不说外貌要多么出色,起码在着装打扮上要得体大方,与主持的活动相结合。现在许多主持人无论主持什么样的节目都是西装革履,主持人首先得先对整台晚会活动有一个大致了解之后,再确定自己在舞台上穿着打扮的标准。如果整台节目是以民族元素为主,那么主持人的穿衣打扮就应该表现出中国的传统风格。就像在舞台上演奏二胡的人,穿中山装就相对好一些,而演奏小提琴的人,那当然穿西装比较合适,穿衣不搭配演奏风格就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中式婚礼如果穿西装主持,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当然在婚礼上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大可能,因为在婚礼仪式前都是有准备工作的,这里只是做个比喻来强调着装在舞台主持中的重要性。

(二)舞台主持的肢体语言

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只有说得真实,才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把语言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从作家汪曾祺的这句话中,我们看出了语言在内容的表达上的重要性。当然我们要说的不单单是在口头表达上,还包括从每个肢体动作上反映出来的信息。例如:在婚礼复杂的仪式中,无论是中式婚礼中的行大礼、揭红盖头,还是西式婚礼中的入场、誓言、交换婚戒等,婚礼主持人都要使婚礼现场成为让人难以忘怀的场面,这就要依靠其语言功力。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富贵贱,你都愿意和他(她)在一起吗?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平常生活中听到这句话也许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如果是在婚礼上听主持人对新郎新娘说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宾客一定会和新郎新娘的心情一样是美好的、感动的。因为西方婚礼举行地多数是在教堂,为他们主持婚礼的是神父而不像中国是亲朋好友,甚至是婚庆公司的专业婚礼主持,所以在西方婚礼中宾客比较容易感动落泪;而在中国普遍采用西式婚礼的背景下,仪式似乎没那么重要,成了一个形式,神圣的仪式就很难让大家产生共鸣。另外,手势语也是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在现代生活中,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不仅仅需要人们准确、丰富、生动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还须学会运用身体语言予以配合。尤其是恰当准确地运用好手势语言更为重要。俄罗斯绘画大师列宾曾经说过:手是第二面孔。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甚至还说:手比脸更富有表情。

综上所述,我们探讨的舞台主持与仪式感的问题,实质上是关于人类审美体验的问题。我们不用过多研究仪式的外在形式,比如仪式的类型结构,以及某种仪式的特定行为要求,而是更多地关注舞台主持人和受众内心的真实体验,培养出独特的审美能力,实现情感的完善与延续,这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2]何昊.电视颁奖晚会的仪式感探究[J].创作手记,2008(3):52-53.

[3]崔露什.仪式感的现代性阐释[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德]卡斯培.现代语境中的上帝观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10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睦邻卡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流浪的二胡
小镇的成长
住在A座的人
续写《孔乙己》
社区植树
续写《孔乙己》
走过三米
社区活动站的“大管家”
社区变了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
我是社区小主人
续写《孔乙己》
我们的社区
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浅谈旧城成片改造的运作机制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行道绿化设计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园林规划中当注意的几个风水问题
城市景观规划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城市建筑美学 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
健康的空间规划
如何选好园林绿化树种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一
《触摸春天》重难点分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美文欣赏 天堂里有没有蝴蝶花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字词意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训练素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二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老师语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写作指导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美文欣赏 母亲的那双脚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范文习作
《触摸春天》老师语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字词梳理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