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公共艺术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浅谈公共艺术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9

浅谈公共艺术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摘要:当今,公共艺术媒介的多样性赋予了公共艺术造型无限的创造力,也营造了更为生动的公共艺术环境。公共艺术这个概念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是什么形态,事实上,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诸如建筑、雕塑、绘画、公共设施;它也可以是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行为艺术等。本文由公共艺术中的表现媒介展开,对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以及当代公共艺术作品存在的缺失多个角度探讨公共艺术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公共艺术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公共艺术;表现媒介;价值取向;地域文化

一、公共艺术的界定

公共艺术被界定为,处于公共环境之中、以诉诸公众为目的并为公众所认可、所接受的艺术。公共艺术的核心理念是彰显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社会公众文化,倡导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公共精神。同时通过公共文化领域的艺术实践去推动公众的社会理想及主人翁的观念意识。

但实际上,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是来自西方背景的概念,无论在国外还是在今天的中国,它的使用,基本上是被限于在美术或视觉空间艺术领域而非所有的艺术领域的。从逻辑学上说,这个貌似全称判断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特称判断。所以,公共艺术其实是处于公众可不受限制地自由流通的公共环境之中并与该环境相协调、以诉诸公众为目的并为公众所认可、所接受的长久存在的造型艺术。

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呈现。

二、公共艺术的发展

2.1时代特征

比较不同时期的城市公共艺术可以看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和时代特征。

过去,公共艺术大多采用名人、英雄、政治家的英姿树立于广场公园之中,雕塑背后一个个教育和激励后人的了历史故事。但这对于今天层层生活压力之下的人们未免过于沉重。现代人呼唤具有平易近人、轻快活泼的公共艺术作品。所以,公共艺术正追求着一种与人对话,让人浮生联翩的艺术效果,让公众自己去解读作品。

就公共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揭示了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影响之下城市公共艺术的新思潮。

2.2地域文化

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文化。我们可以说一方文化孕育一方雕塑艺术。最通俗的做法是当今众多公共艺术项目中选择诸多的当地文化历史名人,或是在雕栏玉砌中借用历史图案,以及挖掘当地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等,加以形象化展示,以此标注具备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其实,所谓人文精神的体现仍应重在对当代族群的普世关怀方面。让公众最大化地享受到公共艺术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文化育惠,让公众在公共艺术中感受到身心愉悦并能够唤起人们心底集体向善的情怀,让公众在公共艺术中增强自身民族自豪感与公民自主自律精神以获得共生,让公民在公共艺术中切实体会到其中所具有的公众性与参与意识,如此,才是人文精神的要旨。

三、公共艺术品的表现媒介

3.1传统媒介

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媒介有如木材、金属、泥料等,这些材料的使用由来已久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材料可归纳为土属类、金属类、综合类三类,来分析说明传统媒介作为装饰语言的特质与表现。土属类包括所有从土地而来的物料如泥质、石质、木质等,土属材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包容、和谐的特质,具有强烈的亲切感。例如朱乐耕教授的环境陶艺作品,即他在麦粒美术馆前的大厅里制作的一幅七米高,十七米长的杰作――生命之光,以瓷材质的美感来追求一种凹凸的光影效果,其视觉上的冲击力使人感到一种生命内在力量的勃发和颤动。而金属类包括不锈钢、铜、铁等,具有经久耐用的特征,与建筑环境相得益彰。综合类材料包括所有化纤合成、塑料、硅胶等,基本取自工业应用。

3.2新媒介

随着现代艺术的蓬勃兴起,引发了材料的变革,艺术家们开始认识到材料不仅是可视的、可触摸的,而且还是可嗅的。从有形的材料到无形的材料、从客观的具象到主观的抽象表现,促使艺术家找出与个人独特语言相适应的材料和技术手段,而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声、光、水、雾等媒介作为造型语言的出现给城市增添了灵气,也丰富了我们的视域。光被作为公共装饰艺术品造型的主要媒介,利用光丰富的色彩及层次感与传统媒介的巧妙结合,能产生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如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就被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这正是新媒介综合运用巧妙的典型。

3.3超媒介

超媒介是在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基础上,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来接受和传播信息,它是非物质性的表现媒介。相比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公共艺术品,超媒介更多的是强调自身语境的重要性,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得较为模糊。超媒介更多的是强调自身语境的重要性。如城市广场的信息牌、指示牌等,设计者考虑得更多的是画面的广告性、信息量以及画面的装饰性。而公众的心理需求、画面形式、颜色等信息语言与环境的关系却不尽如人意。

所以,不管是传统媒介、新媒介,还是超媒介,媒介本身所带来的信息与表现公共艺术品语境传递给公众的信息是不同的。在公共艺术品的表现上,它融合创作者的思想观念而传达出文化信息。这种信息随着不同创作者的不同观念、不同文化素养、不同阅历、不同表现方法而呈现出不同的语境。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及用不同的方法去挖掘、发现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的意义、审美价值以及在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对公共艺术品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四、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长沙为例

湖南一带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块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湖湘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文化。这种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公共艺术理念。近几年来,长沙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雕塑也有长足的进步,为美化长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城市雕塑的题材和类型也逐渐丰富,突破了过去纪念伟人、英雄人物等为主的单一叙事模式,进而呈现了多元格局。并开始走向和贴近人的生活。一些反映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雕塑频繁登场,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

五、结论

公共艺术不仅仅是把艺术设计展现于公共空间,它还要求艺术设计具有与社会大众进行对话的可能。一方面,公共艺术要能够产生与大众沟通的艺术语言及展示形态。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观念上的前卫它同样可以表达人类恒常的理性与普通情怀。在多层次与多元化的文化时代,公共艺术具有较为独特和明显的文化价值,恰恰是它与所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社会公众引申出更广泛的话题,并载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视觉记忆的核心中,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公共参与性,体现出公共艺术与社会所产生的双向互动性。

参考文献:

[2] 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 《艺术介入空间》(法)卡特琳格鲁姚孟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数字化与人文精神》鲍宗豪上海三联.20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记《玩游戏利大还是弊大》辩论会
囧,这个可爱的字
吹散的记忆
我赞美你,春姑娘
相信自己是优秀
评《红楼梦》中的人物
动画片告诉我的
我最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
愚人节快乐
心伤呓语
杭州欢迎您
岁月的伤痕
二豆
童年趣事
食品安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推进丹东临港产业集群战略意义研究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与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新型开放格局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浅析
浅析农村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改革及完善
中国券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产权的经济分析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财会基础管理的加强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中内蒙古的发展定位与对策研究
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与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讨
时间序列分析在辽宁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概说_语文论文
“一三二”语文教学法初探_语文论文
“从”有“率”义考_语文论文
课文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和思维训练_语文论文
“一多二精”语文诵读试验述评_语文论文
高考语文测试的几点启示_语文论文
开展语文活动课_语文论文
试论语文习惯的养成_语文论文
紧扣重点训练到位_语文论文
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下)_语文论文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多元化走向_语文论文
开放性----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选择_语文论文
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上)_语文论文
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开启语文教学的钥匙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