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几何中的艺术内涵论述

几何中的艺术内涵论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6-01-08

几何中的艺术内涵论述

一、垂直线形与水平线形

垂直线给我们的感觉是肃穆、崇高的印象,大自然中,太阳普照,光芒四射。各种植物生机勃勃、昂然向上,以及燃烧的火焰升腾的景象。在隐含的垂直线形中蕴涵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比,一种对自然环境美的象征。所谓中正无邪代表着人们的审美倾向,如堂堂正正、中规中矩,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就是直,而东倒西歪,则不成正统。在中国古建筑的布局中,强调的是中轴线对称的处理方式,有严谨的构图,最尊贵的建筑总是放在中轴线上,较次要的放在两侧,作为陪衬,可见直线的主导地位,代表着人在生活中强调地位的最高准则。重视对中和、平易、而深沉的美学思想,是儒家追求中和宽厚的气象。生活中,对直线的理解和欣赏习惯多半表现在具体形象方面。如:大到耸立的佛塔、古宅第大门前的旗杆。古人云:欲出人才,必有高物,才能接天之气。碑帖中书体的排列多为竖直式,其特点是气贯如一;古典芭蕾舞剧里演员立锥的脚尖,能产生挺拔的美感,所强调的均是垂直线,而现代舞演员的形体动作很多是在地面上完成,所强调的是水平线。

水平线给人以平稳、宁静的感觉。广阔的地平线、海平面是水平状态的,大海包容着江河百川,水的平稳让人感到心平气和、宽容平易。平和是一种美德,人人平等,不分贵贱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理想。水平代表着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水平线代表着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是渗透的方式,而不是强制性的垂直灌输硬逼人接受的方式。在西方,水平线的思想交流方式更具有代表性,个体更具备独立性、自由性和平等性;而东方可用垂直线来代表,两者的形态都是常见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多少在这方面略见一斑。在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们天生有一种展开平铺的审美心理,追求的是开阔与壮观的气象。中国的古建筑群体,为了表达宫殿的尊崇壮丽,往往朝横向铺展,取的是水平发展势。因为以木结构为本,体型不能太高,故宫博物院就是很好的例证。而西方以石结构为主导的建筑则更加强调垂直竖向的延伸和单体形象的突出表现,如城堡、教堂等。这里东方可用水平线来表现,西方则用垂直线来表达。横线与直线是一种对比,是矛盾的对立面。直线与横线两者的关系是既矛盾又统一。在形式构成上耐看并具有张力,容易引发联想。上海博物馆有一件藏品,唐代陶佣,展现的是男子吹萧、女子弹奏古琴的画面,人物铸造得刚柔相济,各具神采,显示和谐完美的印象。在表现形式上,直式造型的萧与水平摆放的古琴合奏的形式,构成了既变化又协调的统一视觉效果,也仿佛听见了美妙的和声。书法艺术反映自然万象,即每见万物,皆书象之,从残存的《泰山刻石》和《琅邪台刻石》中可以看出秦篆的官方书风。这种标准体是横平竖直,一丝不苟,透露出秦代大一统的气度。汉代的代表性书体是隶书。由秦篆的纵长样式变为横长,在结体上它取横长之势。汉代的碑刻有《张迁碑》,笔力雄厚,方劲朴拙,它以方折的矩形起笔收笔,通篇造成了一种四方平满、严正朴实的风格。唐代柳公权以心正则笔正来说明书道的法则,我们可理解为,人正则形正,形正则予人正。在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了垂直而下的天外来水与水平流水的组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前句表现水平面的开阔,后句通过对比展现出竖帆的景象。

在中国画中,五代荆浩的山水画,属于北方类型,多作大山巨壑,四面峻厚,无一败笔。其自作的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他所作的《匡庐图》全景山水式的立轴构图,显得气势宏伟,山石、树形、泉水、诗词提款等,有着明显的纵向效果。五代的董源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其大作《潇湘图》是横向构图,他平淡天真,一片江南,画面平稳连绵,起伏不大,其境界是平淡,浑朴而真实,是为平淡趣高。古人在华夏大地上还画出了宏伟壮观的图形,这就是万里长城横跨东西,大运河纵惯南北,是为大气磅礴。在宗教方面,西方基督教的十字架,东方佛教里吉祥图案万字符号卍,都是横竖组合。当我们仔细观察佛像打坐时的造型,你会发现佛的上半部双手和掌是垂直的,下半部双腿平放是水平的,佛像的肢体语言告诉我们垂直与水平的组合是如此的精妙。用简单直述、平铺的线条,表现了包涵着博大精深的理念。它们是坐标,是线之母,其它的线从这里派生。

二、圆形与半月形

圆形,代表着饱和与充实、统一与成功的理念。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轮红日。它是自然界最崇高的象征。《易经》里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们可畅想起宇宙星空的无边广大与颗粒尘埃的无际渺小,太阳系中诸多恒星都可视为许多的小圆点。也可把高倍显微镜里,微小的细胞看成是巨大的圆。圆有强大张力的一面,就象一张满弓有着强大的冲击力和扩张力。圆形也有柔和曲美的另一面,圆的柔美代表着它象一滴小水珠、一颗小圆点,可以到处渗透,随处而安,听其自然。自然界没有比水珠更柔弱的东西,而洪水海啸的强大攻击力量也没有谁能胜过。水能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就象圆形能与各种形状协调搭配一样。圆形可柔可刚,可塑性与包容性共存。上善若水,是现代人喜欢常用的话。春去冬来,潮起潮落,植物的生命循环可视为圆的轨迹周转。芭蕾舞演员的立脚尖在舞台上不停地旋转画出了美丽的圆形。圆形象征着繁荣。中国古代画论中说:点之恰当如美女簪花,不当如东施效颦。山石点苔如美女插花,女虽美而无花衬艳,终为失色。其中的点,可理解为小圆点。

半月形是一种柔美的形状,在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中,花朵形的符号就代表着月字。这种形状象荷池里的莲花苞,在佛像宝座周边的装饰上有这种莲花图案,象征着圣洁。它也象许多植物的种子和叶子的外形,预示着生命的力量。还可以被理解为环抱形,就像人的臂湾,带来温暖与关怀。弧形的内侧是温馨的港湾。有山相环则藏风,有水相抱则聚气,藏风聚气的地方是好的风水宝地。在民间,许多的房屋或村落就选择这样的地形,房前村中常建有半月形的池塘,如皖南宏村中的大小池塘,是期盼宅邑平安,大吉大利。圆形与半月形两者间的关系是互补的,圆代表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断变化,风水轮流转,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矛盾的对立面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祸福相互依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美学意义上半月比全月要显得更美,更具含蓄味。在审美上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就是瞪圆眼睛,这是直接流露;所谓低眉,就是低头闭目的神象,低眉是半月形的感觉,体现了含蓄美,菩萨比金刚给人所产生的印象更深。日和月构成了一个明字。代表着明亮、清白。唐代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居易的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都给我们展示了横、直线与圆形组合的完美画面与艳丽色彩。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说:最美的线形就是直线与圆。

三、三角形△与S状弧线形

底边水平的三角形是平稳、安全的。埃及金字塔给人突出的感受就是稳定,人都希望站在金字塔的顶端,雄视四放,纵览天地小。我国古代诗人对山的描写有许多诗句,反映出不同的意境,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都是赞美山角形。三角形表现在三足鼎立方面,是互为依靠,互为制约的关系,缺少一个角,局势就会失去均衡,产生偏斜。三角形具有向上的势力,有穿透性。它的美感还表现在健美男子的肌肉方面,可与柔美的形状进行对比。

S形,雅致、抒情,是极富变化的形状。它突出了曲的变化无常,曲则有情,以曲为美,曲径通幽处,蝉房花木生,表现了曲美幽静的自然景观。它除了具有曲折婉转,还有充满活力的节奏变化及韵律美,具备一定的弹性。中外绘画作品中S形的构图很多,中国古代称为之字形构图。古代太极图的图案。是以S形为骨干把圆分成不对称而均衡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形状相同、方向相反、颜色互补。在简练的造型中包含着丰富的变化,有对比并能很好地统一在一起。古人称环境优美的地方为太极晕,一眼望去为:隐隐约约仿仿佛佛,粗看有形细看无形,远看似有近看似无,侧看清晰正看模糊。把人带到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漫不经心的忘我状态。此景给人以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感受。古代的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明代钟伯敬的《梅花墅记》说:园于水,水之上下左右,高者为台,深者为室,虚者为亭,曲者为廊,横者为渡,竖者为石,动植者为花鸟,往来者为游人,无非园者。然则人何必各有其园也,身处园中,不知其为园。园之中,各有园,而后知其为园,此人情也。曲形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曲廊、曲桥、曲径、曲水加深了其多样性和趣味性。曲线虽然优美,但是感觉纤弱,缺乏刚毅和力量,所以要曲中寓直。情就是曲线,抒情贵在含蓄内秀,情致愈深而言语也愈缠绵委婉,古人有一唱三叹之说,有回声余韵。而直率无余味就显得肤浅。

胜地佳境应是前水后山,山以深幽取胜,水以湾环见长,无一笔不曲,无一处不藏,构图布景,层出新意,山重水复,身入其境,移步换影,变化万端。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水交融,境界大开。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景生动。有诗云: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有山无水与有水无山都不是完整的好风光,有山有水才构成人间佳境。山水相互呼应,对比成趣。这里充分体现了三角形与S形的相互关系。扬万里的《舟过谢潭》诗云:好山万皱无人识,都被斜阳拈出来,诗的境界耐人寻味,也可视为三角形与圆的组合。潘天寿语:山无云不灵,山无石不奇,山无树不秀,山无水不活。阐明了三角形与横、圆、直、弧等形状密不可分的关系,云可看为横线、石为圆形等。对各种简单几何线形的审美,因人而易,主观意志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艺术美就是自然美,或高于自然的美,是一种超越现实理想化的美。简单的几何线性,是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如园林,密易疏难,绚丽易,雅淡难;如诗词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如琴乐,寥寥数声,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如绘画,繁复易,空灵难;如演剧,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如白,本无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于无景处求景,无声处求声,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具象中见抽象,抽象中见具象。体会情绪的意境,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艺术作品,必然会在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作品的内涵,直线与横线、圆形与月形、三角形与S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多样组合,相互交错,组合在一起构成丰富的画面结构。对于形式美中各种不同形状的欣赏,情绪与意境的取得,更多是通过形式美的手段,存在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存在于建筑艺术作品,存在于诗词绘画、宗教、音乐、舞蹈与人心灵的共鸣之中。这些形看虽简扑,却是艺术创作的准则。

四、结尾

综上所述,我们从六种线形的变换抽象组合中去领悟具象的内容,再从具象的内涵去推演出更深层次的精神实质。这种从抽象到具象,再从具象到抽象的欣赏与审美过程,表明了中国传统中对艺术独特的品评习性,也表明了中国传统中在对艺术的鉴别,更在意把情韵境意作为衡量艺术作品能否成功的标准。发掘文化内涵,是造型审美的最高层次。由于造型艺术中的各种不同形状的表现性和所传达情感的抽象性,它所创造的情绪意境也会显得较为朦胧深沉,但是联系到作品的时代、民族、地域去认识它,就会发现这些朦胧的情感实际上都有确凿的依据,是它们所根植的土壤的文化内涵的真切反映。这些形状反映的观念是对自然的崇拜,是对自然美的追求。这六种形状,可理解为,对应天、地、日、月、男、女,也显示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草木,人有性灵智慧,孕育文化艺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二豆
囧,这个可爱的字
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杭州欢迎您
童年趣事
愚人节快乐
岁月的伤痕
心伤呓语
相信自己是优秀
动画片告诉我的
评《红楼梦》中的人物
记《玩游戏利大还是弊大》辩论会
吹散的记忆
我赞美你,春姑娘
我最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讨
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与研究
浅析农村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券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安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推进丹东临港产业集群战略意义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中内蒙古的发展定位与对策研究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改革及完善
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与分析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财会基础管理的加强分析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浅析
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产权的经济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时间序列分析在辽宁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新型开放格局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从”有“率”义考_语文论文
开放性----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选择_语文论文
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上)_语文论文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多元化走向_语文论文
高考语文测试的几点启示_语文论文
课文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和思维训练_语文论文
试论语文习惯的养成_语文论文
新时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概说_语文论文
开启语文教学的钥匙_语文论文
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下)_语文论文
“一三二”语文教学法初探_语文论文
紧扣重点训练到位_语文论文
“一多二精”语文诵读试验述评_语文论文
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开展语文活动课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