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6-01-12
农村金融创新亟待回归本质
当创新镶嵌在农村金融面前,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金光灿灿的课题,肯定前途无量;也有人觉得这是改革的号角,应该跟着擂鼓。然而,在面孔上显得土气的农民眼里,创新有点姗姗来迟,甚至是陌生和质疑。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关于农村金融创新的话题也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借用创新来发展所谓的新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的水究竟是深是浅,我们一起来探讨。
农村金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的储蓄,那么它的服务属性肯定要以农民为主,农村金融的供不应求一直以来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细观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即正规、准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农村金融必须服务于农村经济,现在看来农村金融或多或少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的创新要有个前提,我们不能光在课题研究和嘴上说说要改革要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的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存在缺陷、非正规金融机构没有合法地位、农村信用社严重垄断市场。据了解,农村信用社并没有充分有效地对农村市场给予资金支持,各地的农村信用社普遍将从农村地区吸收上来的存款用于购买国债等其他有效债券或向城镇企业发放贷款以保本获利。
农村金融的创新需要有效地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整合、政策的配套和外部环境的优化。应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的基础支持作用。商业银行必须加大支农力度,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审批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改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单一的格局。扩大基层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覆盖面,尽可能多地将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使用。
推行金融创新机制创新经营理念,打破唯成分和唯规模论的传统落后思维方式,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创新金融品种,积极尝试开展土地收益权、林权抵押和仓单抵押贷款等业务。同时积极开展银行票据、商业票据、金融投融资理财、担保咨询等中间业务,为农民提供一个完善的金融服务环境。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拓宽融资担保方式,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和信用担保机制。加快农业保险体系建设,降低系统性农村金融经营风险。大力扶持和鼓励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或建立担保基金,特别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地方财政、担保公司、金融机构几方或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联保体模式。同时,可以对有限分散的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合理整合,成立支农担保基金或者参股担保公司,以更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的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超女”
- 天,地,人
- 雨雪天交响曲
- 男儿志
- 第十一个生日
- 都是“西瓜”惹的祸
- 日照日记
- 太累了
- 人情命世
- 珍藏秋天
- 日记一则
- 我和妈妈扳手腕
- 二天的环境日记
- 小狗带给我的勇气
- 战胜黑暗
- 丁谦:字里行间现天地
- 三问“腾格里沙漠污染”
- 北京哪座写字楼夜晚最疯狂?
- 一辆雷克萨斯豪车的维修难题
- 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敲定或成为最大核电企业
-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刍议
- “互联网+娱乐”,传统文娱业大跨界
- 网络时代背景下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研究
- 虚拟社会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
- 以股权融资促进实体经济去杠杆化
- 谁在“群殴”腾格里?
- “省长管粮”能否管好“天下粮仓”
- 边境地区突发事件处置原则研究
- 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犯下了大错:过早紧缩导致经济复苏缓慢
- 从伤残鉴定看司法鉴定的立法化趋势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1
- 《元宵节》教学设计
- 《元宵节》教学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语法修辞
- 《元宵节》其它杂项
- 《元宵节》教学札记
- 《诗两首》朗读指导
- 《元宵节》教学札记
- 《马莎长大了》教学设计
- 《元宵节》课文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 一曲哀婉的乡愁曲──《乡愁》教学设计谈
- 《元宵节》教学设计
- 《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