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6-01-12

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

内容提要:1999年5月和7月,美国参众两院相继通过了现代化法案,标志着美国业步入了混业经营的轨道而中国却于1995年通过了商业银行,修正了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混业经营体制,改为分业经营。两种经营体制,孰优孰劣?本文将对此作简要的探讨,并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经营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中国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全能银行

一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回顾

19世纪中叶,德国、美国等国在化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全能银行即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银行。全能银行以联邦德国最为典型,可以提供几乎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服务,如贷款、存款、、支付清算、外汇、代理、租赁与咨询等业务。

20世纪30年代世界和金融大危机爆发后,许多家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咎于全能银行制度。他们认为,由于全能银行将大量的资金长期性证券交易上,从而使其在中陷入严重资金短缺的困境中,最终不得不破产倒闭。在这次危机中,美国有上万家银行倒闭,银行总数由25000减至14000家,银行信用几乎全部丧失。为了防止银行危机的再度发生,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案,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从事银行业务,尤其是证券的承销和自营买卖业务,严禁商业银行和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联营或人员相互兼职。此后,英国、日本等国也纷纷效仿,实行了分业经营分业的分离银行制度,与联邦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并驾齐驱。

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在金融自由化的冲击下,层出不穷,金融监管逐渐放松,各种之间业务相互交叉和渗透。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又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从1987年开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先后批准了一些银行持股公司经营证券业务,1989年又批准花旗等五大银行直接包销企业债券和股票,从而使美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方向的转变迈出了一大步。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的发展步伐加快。1991年美国通过了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允许商业银行持有相当于自有资本100%的普通股和优先股,这表明长期以来限制商业银行和业之间相互渗透的禁区已经被突破。1994年,美国又通过了1994年跨州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充当保险和退休基金的经纪人,从而表明对商业银行涉足保险业的限制也被突破。1998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后的花旗集团将花旗银行的业务和旅行者的投资、保险业务集于一身,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

全能银行的迅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首先,激烈的竞争促使各金融机构努力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手段,各金融机构有实现相互融合的强烈利润动机,现代通讯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这一融合及通过融合降低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持;其次,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业已经无法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新需求,必须作出调整;再次,金融创新的发展为突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和证券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结构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的依靠资本市场工具,而投资银行也日益向商业银行业务渗透,金融创新使二者的业务界限逐渐消失。

1999年5月和7月,金融现代化法案的通过,表明废除1933年银行法案,实现全能银行制已是大势所趋。

二全能银行或混业经营制的优势分析

当年在美国全面否定全能银行的同时,德国的报告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认为对全能银行导致银行危机的指责是不成立的,因此德国始终坚持全能银行制度。此后,在1975至1979年间,由联邦德国政府组织的专家组对全能银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论如初。根据德意志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特洛文博士的研究,“全能银行制度无论对客户和银行,还是对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特洛文将全能银行制的优势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能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全能银行具有能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特点,客户在一家银行就能享受到最广泛的金融服务,而不必与多家经营内容不同的银行打交道,同时客户还可以利用全能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来选择最佳的投资机会,从而不仅有利于节约时间,减少费用,而且有利于增加收益。

其次,全能银行可以使银企关系更加密切。全能银行通过全面的金融服务,使客户与银行之间更加互相了解,加强了双方的联系,有利于巩固银行与客户的联系。

再次,全能银行能促进储蓄的发展。全能银行能通过其众多的分支机构为广大的客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储蓄机会,特别是为其提供了可作为投资的各种证券,使每家全能银行都能与成千上万的储户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全能银行更好的充当储蓄和投资者的中介人。

最后,全能银行具有内在稳定的特征,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由于全能银行的业务多样化,银行的一部分业务亏损可由其他部分业务的盈利来弥补,这就降低了银行风险,使银行经营更稳健,有利于整个银行体系保持稳定。全能银行不仅可以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利润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一机制增加向客户提供最客观的可行性建议的机会。

三中国银行实行分业制的历史原因分析

1993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商业银行是中国证券市场创立之初的主要参与者之一。1980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时规定,提出“银行要试办各种信托业务”,同年中国人民银行下达了关于积极开办信托业务的通知。各家银行陆续以全资或参股形式开办了大量金融信托机构。1990年和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银行在证券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表现在资金、技术、人员和组织管理的支持。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全资或参股的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从事的主要业务是企业证券的发行、代理买卖、和自营。

资料搜集和实际的结果表明,中国实行分业经营的主要缘由,来自于1993年之前混业经营实践给体系带来的危害。自九十年代证券形成发展以来,银行体系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金运用问题,即相当一部分银行通过其全资或参股的、信托公司,将信贷资金和同业拆借资金挪用,投放到证券市场或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增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助长了投机行为和泡沫,增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助长混乱不当行为,影响银行信誉和形象。但造成危害的关键原因并不是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而是商业银行利用其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进行的信贷资金、同业拆借资金转移投机。

四发展全能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内外经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步伐需要加快,这是我国商业银行行为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谋求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发展全能银行有助于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比例过高,证券资产与其他资产所占比例偏小。目前,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结构来看,信贷资产、投资与证券类资产、其他资产的比例为77:3:20,而且在信贷资产中有70%的投向了国有企业。显然,在当前国有企业尚未完全走出困境的情况下,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剧增,经营效益下降。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全能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令人担忧。由上文所述的全能银行的优势来看,改革商业银行发展全能银行必将对降低金融风险起显著的作用。

五我国发展全能银行的战略选择

从整体上看,实行全能银行需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商业银行要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兼顾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统一;第二要有健全的市场体制,不仅有完善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信号能灵敏及时反映市场供求,而且拥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三完善的环境和健全的法制体系;第四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能力和有效的金融监管。

结合中国目前实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的转变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然后,选择试点逐步推行全能银行;最后,全面转向商业银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我想对你说
花的奥秘
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
自然美景之绿萝
妈妈我想对你说(4)
我想对你说
自然美景之桃花
我种了一棵石榴树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5)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
自然美景之可爱的月季花
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妈妈我想对你说(2)
试论欧盟金融监管改革对监管团制度的推进
关于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和展策略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协同匹配
论村镇银行法律问题探析
浅析施工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试析钱荒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选择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
浅析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司法对策
试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创新探析
浅议发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从人事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企业经济处罚权的思考
浅析我国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
浅谈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试析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美丽的小路》整体阅读感知
《松鼠和松果》趣闻故事: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提高篇
《美丽的小路》重点问题探究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梳理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美丽的小路》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的意思
《松鼠和松果》考点练兵:这木头里有虫
《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
《美丽的小路》老师语录
《小海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