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1
养成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
【摘 要】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作为基本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而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审题能力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总结了培养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三步骤:一读,二标,三画。
【关键词】数学 审题习惯 审题能力
经常有老师和家长抱怨孩子做题目粗心大意,而每当让孩子重新读一遍题目再做的时候,他们又做对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便陷入了“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通”的怪圈,甚至难的题目做对了,简单的题目错误百出。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的审题能力比较差。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作为基本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而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审题能力的关键。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大致把提高审题能力的方法总结为几下几点:
一、读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是特别强,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没有办法单一的通过看来理解题意,因此需要让孩子们通过读来深入理解。同时,可以改掉有些孩子一扫而过,拿题就做的坏毛病。
有时候我们让孩子们一起读题目,有些孩子只是为了读题目而读题目,有些只是浑水摸鱼在对口型,而更有甚者根本就没读;有时候我们让孩子们自己读题目,有些孩子在聊天,有些孩子在发呆,有些孩子急急忙忙开始做了;有时候我们觉得题目很简单让孩子们自己做,有的孩子看了看问题选了几个数直接算,有些孩子不愿意从头到尾读,看来看去不明白。因此,我们必须花一定的时间来让孩子们读题。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能吝惜时间而草草通读,必须要认真仔细读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适当地选择齐读、同桌读、自己读等等。
二、标
数学题目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信息,如何正确分析选择这些信息,还需要让学生养成标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仔细推敲、耐心思考,并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而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又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类:
1.计算题。学生对于计算类的题目最容易忽视题目要求。比如有些要求计算并验算的,往往会有学生没有看到验算的要求;又如有些要求计算结果保留几位小数的,有的学生没有把题目看清就算了,导致最后的结果有出入。因此,我要求学生遇到计算题,一定要看清后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有的话可以把要求划出来,并按照要求计算。
2.判断题。判断题多数是根据概念中学生容易遗漏的部分,或者平时容易犯错的题编的,因此我告诉学生,判断题最容易设陷阱,在做判断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读题、推敲,一旦发现有任何遗漏或者错误就适当标注出来,来肯定自己。
3.选择题。选择题所给的其他选项通常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结果,因此更需要学生认真审题并抓住关键字词。比如:“选出最大(最小)”,“选出正确”,“选出不正确”等等。
4.实际问题。实际问题贯穿各种题型,可以是填空题,可以是选择题,可以是判断题,也可以是应用题。而实际问题的类型也是相当多的,更加需要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抓住关键的字词来判断解决问题的方向。
有的题目中条件很多,有些是有用的,也有些是无关的,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条件,很多学生就觉得眼前一花,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其实,学生只要找出跟问题相关的条件适当标注,把干扰条件排除,题目就会变得明朗。
有些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的方向是不一致的,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相反的词,从而理顺思路,选用最简便的计算方法。有些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单位是不同的,这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条件单位和问题单位,如果不同可以适当标记,提醒自己要记得单位换算。有些题目中会含有隐藏条件,学生一不注意就会有遗漏。所以需要指导学生平时做题的时候要适当地圈圈点点。
三、画
只有审好题才能答好题,审好题是解好题的前提和关键所在。要提高解题能力,就必须从学会审题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审题方法,学会对题目做深入细致、全面准确地审题,养成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雪
- 自我介绍
- 童年趣事
- 自我
- 奥运畅想
- 元旦日记
- 自我介绍
- 他是谁
- 第一次背上书包
- 抓阄
- 布布叽叽历险记(六)
- 自我介绍
- 自我介绍
- 童年趣事
- 自我介绍
- 浅探初中小说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
- 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培养对策
- 如忍不了孤独,就别碰写作
- 学前班班主任要体现“五心”
- 探究小学课堂先学后教的实践应用
-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 生活实践和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重要作用和策略
- 浅谈课堂教学中有效课堂与和谐课堂的构建
-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尽情翱翔
- 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预习”的思考
-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 浅探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 运用联觉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的尝试
- “微作文”之探微
- 语言的演变
- 《伟大的友谊》教学实录与评析
- 《捞铁牛》教学实录与评析
- 《长城》说课指导
- 句式的仿造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简明·连贯·得体
- 林黛玉进贾府
- 《莺》教案
- 《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
- 群英会蒋干中计
-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
- 《三只白鹤》说课小议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阿Q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