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0
古代中国人口知多少?
中国最早人口统计数据,见于西晋人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上古禹时代中国“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亿人。很显然,这一数据并不可靠,当时连文字都没有,根本无法统计,也无统计。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这一人口调查统计活动,此时中国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
从春秋至汉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00年),中国总人口开始变化,到汉代时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个生育高峰期。
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征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如东部齐国,管仲治齐时,国内采取奖励生育政策,对外推出移民政策,欢迎“外国人”到齐国定居;被吴国打败的越国,越王勾践尤重人口发展,国内所有家庭妇女,只要生孩子,从医疗到护理,费用国家全包。
西部的秦国,在秦孝公继位后赶紧调整人口政策,重用商鞅,实施变法,对内奖励农耕,改善老百姓生活,提高生育能力;对外“利其田宅,免其兵役”,欢迎三晋百姓移民秦国,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到汉朝,中国人口增长加速,刘启(景帝)当皇帝末年(公元前141年),中国总人口已超0.3亿;到西汉后期又翻近一倍,约0.6亿人,中国首过半亿人。
那么,中国总人口到底何时破亿?12世纪的北宋年间,这是中国古代第二个人口出生高峰期。
但在历代人口统计中,宋代的全国总人口并不多,这是为什么?现代人口学家普遍认为,宋代人口普查最不严肃,在登记编写户籍时,财产人丁情况一般不实,漏报瞒报普遍。
在宋代这一最高峰后,中国人口又进入了相对长的低增长时期,元、明至清初人口的发展虽有起伏,但总体表现为“迟滞”状态。
到了清代,中国人口剧增,出现了古代中国人口增长第三个高峰期。从乾隆年间开始,中国人口数量一路增速,突飞猛进,有学者称之为“人口大爆炸”。
到道光皇帝时,中国古代人口达到最旺盛期,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国人口首次破4亿,据《清宣宗实录》记载,当年总人口为401008574人。到光绪年间,“四万万”已成为形容中国人口资源的惯用语,一直到1949年之前大家都这么说。
古代“人口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口史》:约占世界总人口35%
为何在清代发生“人口大爆炸”?学术界认为,这与清朝的人口政策有直接关系。
实际上,清朝人口剧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世界人口发展是相适应的,当时全球人口都在增加。“摊丁入亩”仅是刺激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以前大量漏报的人口重新登记入册,也导致“人口激增”;另外医疗水平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种的增加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那么,在古代“人口大爆炸”时代,中国人口资源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世界公认的人口资源大国。据公开的估测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总人口为13.6亿,约占世界总人口18.8%。如果依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中的数据,这一比例并不高,仅相当于公元1年的低端水平。
中国古代人口最多的“人口大爆炸”时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反而不是最高。以1850年来算,当时世界总人口约10.9亿~14亿,而中国人口4.3亿。这样一算,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在31%~39%之间;取平均数,“人口大爆炸”时代的中国总人口,占世界的比例为3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 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 神奇的感应器
- 美丽的大自然
- 漫游未来的家乡
- 爱已溢满心间
- 与书为友
- 记一次风波
- 永恒的回忆
- 快乐的“百步沙”之旅
- 读《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有感
- 节日里的妈妈
-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 我和书书和我
- 近些,近些,再近些
- 高校教学改革项目规范化管理及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 新媒体视阈下消防宣传的思考
- 从日本留学生政策看新疆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 牵引降压供电所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方法与重要性
- 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海上一千零一夜
- 旧工业区企业主导改造中土地价值提升策略二维度分析
- 耕作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 CRTS I 型CA砂浆充填层典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
- 绿色制造模式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研究与探索
- 销孔直径、销孔间隙与孔壁承压容许应力取值研究
- 基于协同过滤在高校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应用研究
- 《房屋建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登泰山记(第三课时)
- 《包身工》教案
- 指导教案设计者:贾文欣
- 炉中煤
- 指导教案设计者:贾文欣
- 《石壕吏》简案
- 《小橘灯》第二课时说课稿
-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
- 五柳先生传
- 《黄鹂》课件脚本设计
- 我的叔叔于勒
- 登泰山记
- 智取生辰纲
- 《景阳冈》教学设计 设计者:贾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