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为了老百姓更幸福

为了老百姓更幸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为了老百姓更幸福

[摘 要]三十年前,社会保险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三十年后,看病吃药、养老、工伤事故、失业、生儿育女,等等,无不与社会保险紧密相联。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戚戚相关并已深入到每个人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回放的形式探索广州三十年社会保险事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为今后的发展进程总结经验。

[关键词]广州市 社会保险 改革与成就 百姓保障

三十年前,社会保险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三十年后,看病吃药、养老、工伤事故、失业、生儿育女,等等,无不与社会保险紧密相联。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它已经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戚戚相关。

回顾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改革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秦局长深有感触地说: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相比,我们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还比较大,但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三十年来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却令人惊叹和振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制度体系从零开始到不断完善健全,保障覆盖人群从几万到几千万,待遇水平从每月几十元到每月几千元,社保经办机构人员从几十人到上千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险之路的“试验田”,也是中国社会保险事业从无到有的缩影。

一、社保的“胎记”――以人为本

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从开始到现在三十年了,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在改革大潮中顺势而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小康社会的雏形。

三十年间,广州市的社会保险事业得到国家、省、市等各级领导的关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倾注着广州社保人的心血。

“社保工作,群众第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这是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的“胎记”,也成为广州社保人的标识: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清正廉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贴心的服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党的十二大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党的社会建设理论、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创新进步、发展改革。“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快社会建设”等新的发展理念持续升级落地,指引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就是这样一个进步的缩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始,随着社会改革的展开,原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由国家负责、单位包办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企业和单位关停并转,工人下岗、人员失业等逐步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这一大背景下:

1983年,广州市在中国大酒店、广州钢铁厂、广州友谊商店等企业摸索试行合同制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1985年,广州市社会保险改革开始了破冰之旅,率先建立全民企业退休费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广州市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退休基金统筹暂行办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的“诞生”;

1986年,建立集体企业退休费统筹和全民职工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1989年,广州市户籍的临时工养老保险业务逐步开展。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大目标的确定,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1993年,建立和实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

1994年,失业保险制度体系全面建立。

1995年,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正式实施。

1998年,开始实行非本市户籍务工人员,可在本市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新世纪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大蓝图指引下,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大步迈向普惠共享的崭新阶段。

200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制度正式建立。

2005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年,出台早期离开企业人员养老保险解决办法,妥善处理了历史遗留问题。

2008年,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制度安排上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同时,相继出台了《广州市被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广州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及《广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有效地弥补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短板”。

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出台。

2012年,将原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和新农保办法进行了整合和完善,实施了《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

2013年,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

2015年,出台实施了《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并轨实施。

这三十年间,在破解系列社会问题中,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走出了一条不凡的改革之路:从公有制企业到全体劳动者,从劳动者到全体居民,从城镇到农村,从机关事业单位体制之内到体制外,逐步将全社会各个群体纳入保障范畴。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同行并进,强有力地托举着广大人民群众奔向更体面、更有尊严、更高质量的生活。广州市社会保险真正实现了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时代可期。

二、激情的探索――创新为源

敢为人先是广州人的一大特点,以“敢于吃螃蟹”而著称的广州社保人,大胆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实践,在社会保险领域成就创新、突破、率先。

广州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试验田,创新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在全国率先实施退休费社会统筹;在全国率先实现普通门诊统筹;出台全国首个工伤康复管理的专门规定;在全国率先出台劳动能力鉴定办法和各类伤病鉴定标准;率先将外来工纳入生育保险范围并享受同等待遇。

创新优化经办服务方面,建立全国第一家工伤康复专门机构;在全国率先开展异地就医信息系统结算;出台国内第一部退管服务地方性政府规章《广州市退休人员社会服务管理规定》。 创新健全内部管理方面,社保经办机构在全国首创业务风险提示制度,通过筑牢风险排查防线、智能化监控防线、岗位不相容防线、自我复查防线及接受外部监督防线等“五道防线”,有效防控经办风险。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多险种”医疗保障统一经办管理模式,成为全国首批全面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医保经办机构。创新研发了全国医保领域首个事前扫描模式的档案影像化系统。在全国率先对退管机构实施分级管理。

解决特殊个案问题方面,率先探索由政府借资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问题;率先解决早期离开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的社保问题;率先落实“预防优先、监控危害、保障健康”的工伤预防新理念;率先开展跨省异地就医合作,等等。

三、幸福的脚印――数说民生

普惠民生。数据让人们能直观感受到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的进步幅度。广州市民的幸福指数怎样?社会保险的数据是重要的考量依据。

这三组数据的变化,清晰展示了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

四、快捷的服务――智慧社保

1.便民高效。

参保由最初从手工操作到信息集成,从柜台式服务拓展到网上办理。广州“智慧社保”信息系统建立了管理统一、经办便捷高效、服务贴心、运行阳光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

就在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处在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里,就在广大市民得到社会保险带来的贴心服务时,却很少有人知晓,全广州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干部职工不足1200人,却承担起了全市近3400万人次参保人的繁重工作任务,服务效率之高,令市民们均感舒心。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秦局长如是说。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心、尽心、贴心的服务,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缩短服务的“最后一步路”,让人民群众“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少跑一回路,多一分主动、多一分热情、多一分关怀”。这不仅是广州市社保经办机构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且已经内化成广州社保人的高度行为自觉。

全市各社保经办机构以创建优质服务窗口为目标,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从老百姓最期望的地方做起,广泛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公共服务廉洁化”、“改进作风专项行动”等活动,严格实行“五制”(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四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三亮明”(亮明身份、亮明承诺、亮明标准)等窗口服务管理规定、公务礼仪行为规范及公共服务行为规范,落实AB角制等服务机制,实现了前台工作规范化。在各对外服务窗口统一安装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器,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对服务窗口及工作人员在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经办效能等方面的监督。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窗口、优质服务品牌和争当满意服务标兵活动,每季度表彰“三优”(优美的环境、优良的作风、优质的服务)文明窗口、业务能手,每月评选政务“服务之星”等活动,使社保经办窗口便民措施机制化,作风服务规范化,优质形象主体化,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各级社保窗口单位人性化的服务、以人为本的服务措施随处可见,坚持做到了文明、热情、规范服务,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得到了市民们的普遍认可。

2.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使社会保险工作更具人性化。

社保经办机构通过拓展“大数据”、强化“大协同”,依托广州智慧社保信息化手段,逐步建成广州市“一个平台、两级管理、三级经办、多点服务”的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格局,真正让参保人享受到了“家门口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市近77万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退休人员,提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服务效率,2014年,广州市、区两级退管机构启用“人脸识别”技术,退休人员只需做一次人脸建模存入信息系统,就可以通过非接触式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网络认证。这意味着,每年的“年审”,退休人员无论身处省外还是国外,无论是否工作日,都可以在网上办理“年审”,无需邮寄证明信函。这对年纪偏大的退休老人、尤其是在外地居住的退休老人,确实是个好福音。 3.先进的信息系统是社会保险事业与时俱进的基础性条件。

三十年来,广州市社会保险领域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了大跨越。

1993年,第一代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社会保险业务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管理的转变,实现了社会保险信息化从无到有的飞跃。

1998年,第二代社会保险信息系统采用Oracle代替了第一代系统的Foxbase作为底层数据库,为1999年全面开始社会保险扩面增收工作奠定了基础,代表着社会保险信息数据就此快速进入海量数据时代。

2001年,第一代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参保人医疗待遇手工零星报销到信息系统统筹记账、审核、支付的转变。

信息系统建设的快速发展,使社保经办业务从传统的柜台式服务拓展到网上服务,包括移动客户端和网办系统。社保移动客户端不仅能提供政策查询、个人缴费历史查询、公告定期推送等较为普遍的功能,还精心设置了为参保对象更能节省时间、更有实际意义的业务办理功能。社保系统单位版已实现试运行及推广。网办系统目前对外提供服务事项共201项,其中办理类业务168项,查询类业务33项。

广州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已实行征收、核发、基金管理、统计、查询的全流程系统管理,全面实现了业务流程权限化、数据传送网络化、业务处理电算化、服务方式精细化,使经办业务管理得到了有效加强,经办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智能。

五、进入百姓家――阳光社保

作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压舱石”、维护社会安定的“稳定器”的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得到参保人的高度赞誉,其广度、深度和逐步成熟度是令百姓认可的。

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2015年7月,家住海珠区的关伯迎来了百岁大寿,恰逢当月养老金普调发放到位,细细端详着刚在银行打印出来的存折本子,关伯显得容光焕发,喜上眉梢。

1915年出生于佛山南庄的关伯,后来在广州市丝绸印染厂参加工作直至退休。1998年8月,关伯作为该厂最后一批退休职工,实现了移交社保管理,见证了我市基本养老金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的重要时刻。如今,经过每年的基本养老金大幅度调整,关伯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退休金从刚退休时的六百多块钱增加到现在的将近四千元,晚年生活有了保障,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今年9月,街道又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为他办理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社会保险,老有所依。”百岁寿宴上关伯精神抖擞地题写了这八个大字,博得了满堂喝彩。

2. 失业人员养老保障――阳光普照,待遇保障

3. 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障――冲破藩篱,博大包容

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生活,晚年无忧

5.职工医疗保险――疾病无情,医保有爱

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百元缴费,撑起绿荫

7.工伤保险――重燃希望,点亮明灯

8.失业保险――无私帮助,雪中送炭

9.生育保险――关怀备至,给力分娩

2007年7月,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将非本市城镇常住户籍职工纳入生育保险范围,并享受与本市城镇户籍职工同等生育保险待遇。这样的惠民政策,给当时所有在广州工作的外地户籍职工带来了福音。

“来广州工作8年了,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实实在在的广州人”!何小姐是广州某单位的一名普通职员。2007年9月,何小姐的孩子出生时,恰逢广州市出台生育保险惠民政策,把像何小姐一样的非本市城镇常住户籍职工纳入生育保险范围。“真心觉得自己很幸福,上至产前检查和生娃住院的医疗费,下至营养补助和产假期间生育津贴,样样都包了!”

10.退管服务――智慧助老,贴心高效

六、热血写春秋――社保名片

医疗保险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浩大民生工程。广州医保人能够圆满完成多项急难险重任务,扎实推进广州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在全国同行率先、全省领先、广州特色和群众满意的成效,这是全社会有目共睹的。所以2010年,广州市医保局荣获广东省第三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荣誉确实实至名归。

截止到2014年,广州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已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先进单位。

七、再踏新征程――扬帆远航

三十年来,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大胆改革探索,负重前行,在改革创新中发展、成长。经过30年的探索实践,广州的社会保险事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州市社保人决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自学践行“三严三实”,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险法》的要求,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体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将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按照“广州特色、水平适度,省会城市前列”的目标,努力构建“法制社保、全民社保、惠民社保、便民社保、安全社保、智慧社保”的社会保险体系。

法制社保:坚持法制先行,依法行政、依法经办,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业务经办规范的标准化建设。

全民社保: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全民参保登记制度,努力推进应保尽保。

惠民社保:共享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同步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的均等化水平。

便民社保:调整优化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和资源,建立健全“网厅一体化”、“全城通办”的社保服务体系。同时,进一步优化和强化经办服务下沉基层,努力构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便民服务圈。

安全社保:强化社会保险业务经办风险分析控制体系,健全基金风险防范监督机制,加强对骗保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社保基金的完整安全。

智慧社保:加大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智慧程度,不断提升社保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秦局长表示:通过未来5年的努力,我市社会保险事业将实现:

1.健全完善制度方面。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广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职业年金制度;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统筹考虑各档缴费标准和建立政府补贴调整机制。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式付费方式;健全引导基层首诊、支持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的医疗保险制度;加强落实国家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相关管理规定,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大数据分析数据库。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与基金结余数量、参保人数、享受待遇人数、支出项目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功能;健全预防、补偿和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做好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多层次补充保险体系的目标是,积极发展补充养老保险,积极鼓励和推动各类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企业年金,构建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优化职工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等多种保障制度的衔接,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完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机制,推动养老、医疗、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发展,提高保障水平。

3.待遇水平方面。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持续增长;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统筹支付保持85%以上,实际支付率保持75%以上;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

4.强化基金管理方面。一方面要创新基金监督模式,应用大数据,推进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人工现场监督”向“数据智能监督”的转变,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全流程监管新系。另一方面,要打造基金安全发放平台,进一步挖掘基金财务系统功能,积极扩展对外与财政、地税接口,搭建业务财务档案一体化、以社保待遇收支为核心、多维度拓展的“1+N”综合民生保障资金管理平台,实现在全市范围内多渠道、便捷缴纳社保费及领取社保待遇,并支撑我市各类民生类待遇的社会化发放管理。

5.提升经办服务方面。优化和完善经办体系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经办队伍能力建设和素质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加强全市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的法治化和标准化管理工作,不断优化业务经办流程,促进全市业务经办工作的规范统一;建立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标准化的考核评估检查监督体系。夯实“一个平台、两级管理、三级经办、多点服务”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基层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基层集成服务模式;扩展网办、单位客户端等网上办理服务事项,提升社保经办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进社保经办网厅一体化;推进业务全城通办,打通社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在保障与国家人社部、广东省转移信息系统平稳对接的基础上,加强地区间的数据互享互认,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促进人员有序流动。

在此基础上,随着广州市社会保险各级经办机构不断实现“互联网+”智慧服务,以及大力推进“集成服务”改革,社会保险对服务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让广州社保事业为国家实现全民小康的社会的目标提供完善的民生保障。

参考文献:

本文数据来源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局三十年工作统计数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教师节
我和妈妈包包面
尾戒
难忘的一节课
藏羚羊的跪拜续写
打扫卫生
含羞草
玩蚂蚁的启示
逛街
跳蚤的试验
美丽的钟楼公园
小动物相见
蜡烛
王老师当侦探
下雪了,堆雪人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于初中生物教学中课程理念的再思考
怎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潜能
高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心理误区与对策研究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策略分析
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提升初中生数学智力的有效措施
浅谈初中化学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方式若干思考
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合情推理研究
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生英语语感培养策略探讨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模式及注意事项
初中数学“再创造”教学的探究
《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四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之二
《一定要争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七
作者简介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四
《笋芽儿》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三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二
《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六
《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五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一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之一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