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的科学内涵

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的科学内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30

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的科学内涵

摘 要 面对需求侧改革效果下降,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供给侧改革,抓住了新常态下重启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为开启新阶段中国经济持久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科学内涵 国内经济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以来,世界经济仍处于增长乏力、提振乏术的后危机阴霾之中。受到国际市场收缩,国内发展转型体制机制不畅的负面影响,我国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平均增长率6.9%,是自1991年以来首次破“7”,且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肩负“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我党直面当前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的困难与挑战,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要求,开创性的提出了破解良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实事求是、开放包容、匠心独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论,必将助推新动力的形成,全面激发社会活力,开启新阶段中国经济持久发展之路。

一、充分认识供给侧改革提出的重大意义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需求侧改革效果乏力,经济下行趋势显著的紧迫局面,科学运用辩证法和两点论所构建的发展动力重振之道,明确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心,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体现了我党治国理政的高超艺术。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重大发展

(二)新常态下走出经济发展困境的重点战略举措

(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

供给侧管理的理论主要来自上世纪70年代产生的供给学派,其理论核心是肯定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从经济治理实践来看,供给学派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刺激之间,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做法。但不容否定的是,每当凯恩斯主义的需求侧“药方”失效后,供给侧治理的优势会异常鲜明的呈现出来。比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财政赤字和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实体经济萎缩,里根总统采纳减少税收、消减政府开支、降低通胀等一系列供给派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一度实现了持续65个月的增长。同时代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主导的供给侧改革,同样取得了成功。但反观日本、阿根廷、菲律宾等一味坚持凯恩斯市场干涉理念的国家,却迟迟难以重振经济。当前,在多轮需求侧刺激政策实施之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仍面临衰退风险,危机隐患尚未褪去。这使得结构性改革再次引起关注,并逐渐形成共识。据悉,“推进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已列入明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世界各国经济治理的共识与自身国情相结合,提出符合本国现实要求的供给侧改革战略。

二、深刻把握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要求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并在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消化房产库存、防范金融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任务部署。由此,系统构建了中国版供给侧改革的完整体系。

(一)以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突破口

供给侧改革的前提是肯定市场的自稳定和供需之间的自平衡能力,企业则是完成市场运转的参与主体,也是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观能动因素。调动企业的改革参与热情,培育企业的改革参与能力,无疑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美英等国实施的供给侧经济治理,均把降低企业赋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速度,消除垄断利益作为启动改革的突破口。这是在困难时期采取的“放水养鱼”政策,与凯恩斯主义的“涸泽而渔”恰好相反。因为,凯恩斯经济学强调在经济困难时期的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能力最终都来自对社会财富的汲取,如果不能有效带动供给增长,就可能进一步导致垄断利益形成和市场活力下降,陷入政府投资和货币供给持续增加引致的增长陷阱。所以,为了实现真正有质量的增长,必须保持企业的生机与活力,通过降低各种税费、融资成本、交易费用等制度性交易成本,使有竞争力的企业从重压中恢复过来,再次投入到创新创业之中,成长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微观引擎。另外,针对市场体系中隐性存在着体制内与体制外两个经济系统,显性存在着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二元结构这一现实,还必须进一步维护市场公平与公正,保证改革效力如阳光般遍洒每一个企业。 (二)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为根本目的

(三)以供需两侧管理的有机结合为基本原则

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照搬供给学派理论,而是准确把握和遵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特点、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战略部署,因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特殊性。从现实情况看,在我国市场体系中存在的滞胀问题主要是由产能过剩引起的供需失衡导致,但这种过剩并非单纯的相对过剩或绝对过剩,而是两者兼而有之。其中,绝对过剩是由于低层次供给不能满足高层次需求导致;而相对过剩则更多是由制度设计缺陷引发,比如因收入过低而抑制的消费需求。前者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化解,后者就必须通过需求侧改革予以解决。因此,中国版供给侧改革决不是单纯关注生产要素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更不是否定需求侧管理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而是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前提下,辩证看待供需两个方面的改革,突出重点,有机融合,配套使用。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我们将很多政策工具组合成两大经济增长引擎,一个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个是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既拉动有效需求,又可以改善民生。

(四)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内在规制条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引“十三五”时期全面工作的精髓和主线,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创新发展是核心要求,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出现,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催生新的增长动力,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协调发展是内在要求,供给侧改革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大框架下实施,能够有助于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助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助于增强国家发展整体性;绿色发展是环境要求,供给侧改革必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有助于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是时代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有助于国家开放战略的实施;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供给侧改革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属性,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三、国防和军队建设应在供给侧改革推进中做出贡献

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为了给予足够的减税降负空间和承担产业结构调整成本,都会随之缩减政府支出。虽然我国在供给侧改革的配套措施方面倾向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总体上财政支付压力会持续增加。根据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国防和军队建设支出仍会保持正常增长,无疑会进一步加重财政压力。为此,国防和军队领域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行动,配合并助推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全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彻落实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国防部门应当积极打造军民融合平台,主动疏通军地间技术、劳动、资本等要素顺畅流动的管道。一方面依托国防科技优势,努力实现国防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贡献,促进供给侧改革需要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氛围的形成;另一方面,依托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与地方供给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国防投资正面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真正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

(二)持续提升国防费内涵式增长

供给侧改革推进时期正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军队应本着节约高效、量入为出的思想,科学规划国防费投向投量,通过健全完善经费物资管理标准制度体系,深化预算管理、集中收入、物资采购和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国防费支出效益,全面实现国防费内涵式增长,保证在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和保障任务的前提下,不增加财政负担。

(三)形成创新驱动战斗力生成的体制机制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助推供给侧改革,同样应把创新作为战斗力生成的核心动力,在武器装备、编制体制、指挥体系、思想建设、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国防科技领域,要以创新推动引领性、突破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抢占军事竞争制高点。

参考文献:

[2]陈宪.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汇报.2015-11-18.

[3]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动世界
走!进城去
鸭子,向前冲
写给5.12特大地震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鸭司令的军队
最该感谢的人
语文报“风波”
文明如此简单
挥之不去的记忆
大爱无处不在
琐碎
这个阴天
“红灯”
怀念
去年花开之二春的歌唱
三棵树的梦想
上帝规则与魔鬼规则
带67本书去隐居
甜苹果最易受鸟啄
动物储存食物有妙招
《西游记》的科研价值
《星球大战》里的经典武器
追根究底的快乐
当乌鸦遇见爱
公园里的莎士比亚
浅谈如何提高沥青路面压实质量
打动维珍总裁的妇女
想读哈佛大学,先进哈佛书店
我们的语言是银行存款
基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汉语是世界上是最好学的语言——兼评中国语文教学及其改革_语文论文
兴趣是成功的秘诀_语文论文
让孩子们从“假话作文”中走出来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开放性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现代文应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_语文论文
革教育的命——知识创新沉思录_语文论文
阅读呼唤个性_语文论文
让快乐作文走进学校课堂_语文论文
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的阵地_语文论文
发挥电教优势,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_语文论文
从“象牙宝塔”奔向“十字街头”——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_语文论文
两字三言实现“教育”革命_语文论文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与积极性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_语文论文
语文创新教育的几个评价误区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