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纰裂程度测试中试样缝制条件的选择及结果判定

纰裂程度测试中试样缝制条件的选择及结果判定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4

纰裂程度测试中试样缝制条件的选择及结果判定

纰裂是指经缝合的织物受到垂直缝口的拉力作用时, 一个方向的纱线在另一个方向的纱线上产生滑移, 所呈现的脱缝或裂口。纰裂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服装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会严重降低服装的服用性能。在我国,服装纰裂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引起纺织服装业界重视,1999年以后修订的国家标准和纺织服装行业标准都增加了缝子纰裂的考核指标。但各个服装标准对纰裂的试验方法的规定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实践检验发现,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上的差异,给检验人员造成了困惑。

摘要:纰裂程度是考核服装质量的关键指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穿着性能和使用耐久性。本文结合实际检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纰裂程度检测制备试样时如何选择适合的缝纫条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为织物纰裂程度的检测提供意见。

关键词:纰裂程度;针距密度;缝纫线;缝纫针

一、引言

纰裂是指经缝合的织物受到垂直接缝方向的拉力作用时,一个方向的纱线在另一个方向的纱线上产生滑移,接缝处脱开,所呈现的脱缝宽度。影响服装面料纰裂程度的因素有纤维种类、纱线特性、织物结构、制造工艺和缝纫条件等。目前客户送检的样品形态主要为成品和布料,当客户送检的样品为布料时,需要实验室自行制备试样。目前方法标准中对纰裂程度如何选择缝纫条件有明确规定的有FZ/T 20019―2006、GB/T 13772.1―2008、GB/T 13772.2―2008,见表1。

以往的产品标准如FZ/T 81003―2003、FZ/T 81004―2003、FZ/T 81007―2003、FZ/T 81008―2004、GB/T 2665―2001、GB/T 2666―2001都备注了试验方法参照采用FZ/T 20019―1999《毛机织物缝口脱开程度试验方法》,但是现在实行的许多产品标准如FZ/T 81001―2007、FZ/T 81006―2007、FZ/T 81008―2011、FZ/T 81010―2009、GB/T 2660―2008、GB/T 2662―2008、GB/T 2664―2009、GB/T 2665―2009、GB/T 2666―2009并未对纰裂程度测试的缝纫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FZ/T20019―2006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克重的划分不够细化,采用的9.7tex3的棉丝光缝纫线和16.2tex3的棉丝光缝纫线在市场上难以购买,不可以完全参照,这使得各检测机构纰裂程度检测缺乏统一性和操作性,增加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本文对不同规格的缝纫针、缝纫线,不同的针距密度对纰裂程度的影响,以及缝纫线两端如何加固进行了研究,并对日常纰裂程度检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试验与讨论

2.1 仪器与样品参数

仪器:INSTRON拉伸强力机,DDL―8700―7高速平缝机。

样品选用克重在30 g/m2~500 g/m2之间不同密度和组织结构的试样,样品的参数见表2。

2.2 试验1

缝纫损伤是指织物经过缝纫,由穿过织物的缝纫针造成纱线部分或完全断裂及纤维熔融的现象。参照FZ/T 01032―2012《织物及制品缝纫损伤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试验选用6种不同粗细的缝纫针穿刺织物,计算垂直于线迹方向的纱线总数和受损的纱线数,从而计算织物纱线损伤率Dy (%)。为了更突出缝纫针对织物的影响,本次试验不采用缝纫线,试样也不进行洗涤。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11块试样中1、2、3、4、5、7、10号试样经不同缝纫针穿刺后纱线损伤率为0,试样6、8、9、11号试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纱线损伤。出现纱线缝纫损伤的试样克重均小于70 g/m2,而且为组织紧密的高支纱织物。这四种试样的纱线损伤率随着缝纫针号数的增大而增大,且经向试样纱线损伤率大于纬向。这是因为织物的密度通常是经向大于纬向。织物紧度随着纱线线密度和密度的增大而变大,紧度越大织物纱线受到的滑移阻力也就越大。纱线的滑移阻力变大导致纱线间不易产生滑动,纱线容易被缝纫针穿刺。缝纫损伤会引起织物断裂强力下降,在纰裂测试过程中容易造成布断,不能真正地反映服装产品的纰裂性能。由表3结果可以看出,当使用7号针穿刺织物时,11种织物的纱线损伤率都大大下降了,几乎全为0。因此建议纰裂程度测试70 g/m2及以下的轻薄类面料采用7号针,减少缝纫针对面料纱线组织的刺破。70g/m2以上的织物采用14号针进行缝纫。

冯麟在《缝口纱线滑移测试分析》中指出:线迹的间距越密则缝口纱线滑移的现象越轻微,即调密线迹的间距可以防止接缝处的纱线滑移[1]。可是过密的线迹会使穿刺频密的机针损坏面料的纱线,面料结构受损的机会及皱缩都会严重。如果线迹密度太疏,缝口容易在测试中爆孔。建议缝口纰裂测试参照FZ/T 20019―2006的规定采用5针/cm的针距密度进行缝纫。

2.3 试验2

本次试验采用6种不同原材料不同规格的缝纫线缝合试样进行纰裂程度测试,缝纫针距密度为5针/cm,夹钳移动速度5.0cm/min,夹持面积为2.5cm2.5cm,夹距10cm,预加张力2N。试样1~5采用14号缝纫针,试验负荷采用100N;试样6~11采用7号缝纫针,试验负荷采用70N。每种试样剪取经纬向试样各3块。缝纫线规格见表4,测试结果见表5。

从表5结果可以看出:缝纫线1与缝纫线2成分一样,线密度不相同,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1种试样所测得的纰裂值一样。缝纫线1与缝纫线5线密度一样,成分不相同,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1种试样所测得的纰裂值也一样。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原材料不同规格的缝纫线对织物的缝口纰裂程度并无明显的影响。

不过太细的缝纫线缝制较厚织物时容易扯断或在纰裂程度测试过程中因承受不住拉力而出现缝线断的现象。太粗的缝纫线容易令织物组织结构变形,产生缩皱现象,尤其是轻薄类织物。目前市场用量最普遍的缝纫线是涤纶线双股线,涤纶线具有强度高、线迹平挺美观不皱缩、耐磨、不霉不腐、价格低、在市场上容易购买等优点,所以建议缝口纰裂程度测试采用20.0tex2的涤纶线进行缝制。

2.4 试验3

缝口纰裂的测试样需要对缝线部位两端进行加固或加宽处理,可是标准里并没有提及如何预处理。目前对测试样品进行加固预处理的做法是在接缝处两侧抽出一定长度的缝纫线进行打结,起到加固两侧的作用,这样既可以满足标准中要求的5.0cm样品宽度,又可以避免因缝纫线滑脱而造成的测试数据不准确[2]。但这种加固方法操作起来较繁琐,速度慢,难以应付日常大量的检验工作的要求。笔者发现以下的试样加固方式不但有效地避免了试样两侧缝纫线的滑脱,而且更加方便快捷容易操作。

笔者从11种试样中选取了5种试样进行试验,对两种不同的加固方法的纰裂程度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参数为:缝纫针距密度为5针/cm,夹钳移动速度5.0cm/min,夹持面积为2.5cm2.5cm,夹距10cm,预加张力2N。试样1、3、5采用14号缝纫针,试验负荷采用100N;试样8、10采用7号缝纫针,试验负荷采用70N。测试结果见表6。从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5种试样通过两种不同的打结方法所测出的纰裂值一致。

2.5 纰裂程度结果的判定

服装的纰裂测试过程往往会出现断裂或者滑脱的现象,常见机织物服装纰裂程度标准对于结果的判定都不一样,如表7所示。

由表7可以看出各个标准对于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现象的判定可谓大相径庭,有些标准甚至没有明确。标准是用来规范产品质量和引导企业按规定要求组织生产活动的,标准的不完善不统一会导致各检测机构对同一种测试结果给予不一致的判定结果,给日常的检测工作带来很大的争议,消费者也会无所适从,难以维权。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作如下建议:

(1)一组试样中仅有一块试样出现滑脱或织物断裂或缝线断裂,则结果出具测试值的平均值,按标准要求进行判定。

(2)一组试样中,出现滑脱或缝线断的试样数量50%时,结果出具为滑脱或缝线断,纰裂程度主要是考核织物的抗滑移性能和缝制的工艺,试样滑脱可视为脱缝值无限大,滑脱结果判定为不合格。缝线断反映了缝制工艺不过关应判定为不合格。可是部分标准缝线断结果判定为合格,这是不合理的。

(3)一组试样中,出现织物断裂的试样数量50%时,余下试样纰裂值符合标准值要求或不到纰裂值时,结果织物断裂,不判定;余下试样纰裂值不符合标准值要求时出测试结果,判定不符合,并备注测试过程出现织物断裂。

三、总结

纰裂程度作为一个服装质量的投诉热点,各部门应该不断地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尽量减少因标准不完善引起的争议,让检测机构有标准可依,这样才可以引导企业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生产企业严格控制服装加工工艺。对于检测机构测试织物纰裂程度项目作以下几点建议:

(1)纰裂程度测试70 g/m2及以下的轻薄类面料采用7号针,减少缝纫针对料纱线组织的刺破。70 g/m2以上的织物采用14号针进行缝纫;采用20.0tex2的涤纶线进行缝制;参照FZ/T 20019―2006的规定采用5针/cm的针距密度进行缝纫。

(2)提出更加方便快捷容易操作的试样打结方法。

(3)完善了对试验结果的判定说明,一组试样中仅有一块试样出现滑脱或织物断裂或缝线断裂,则结果出具测试值的平均值,按标准要求进行判定;一组试样中,出现滑脱或缝线断的试样数量50%时,结果出具为滑脱或缝线断,结果判定不符合;一组试样中,出现织物断裂的试样数量50%时,余下试样纰裂值符合标准值要求或不到纰裂值时,结果织物断裂,不判定;余下试样纰裂值不符合标准值要求时出测试结果,判定不符合,并备注测试过程出现织物断裂。

参考文献:

[1]冯麟.缝口纱线滑移测试分析[J].上海纺织科技,2008,(36):36.

[2]魏琳,甘亚雯.样品制备对服装纰裂测试结果影响的探讨[J].中国纤检,2013,(8):7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中秋
小镇的狐狸
堂弟,一个小孩
沙漏,漏掉了童年,积成了童心
我的妹妹
我活着,我快乐
珍爱生命
远远的,一个童话
在雨夜打伞的星星
卖火柴的小女孩
画好每一朵花
河边漫步
我学会了刺绣
运动场上的他
襄儿
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教师心理健康与休闲治疗研究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民办高校的党建问题及其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浅谈分镜头脚本在故事漫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量分析
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
浅析《中国好声音》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医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
论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构建高校审美教育的新格局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语言风格浅说_语文论文
《百合花》不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_语文论文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命题思想之比较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改带来的反思_语文论文
紧扣课堂环节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狐狸与乌鸦》教学一得_语文论文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_语文论文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_语文论文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愉快教学”方法探微_语文论文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大趋势_语文论文
中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_语文论文
以字词为基础,以句子为关键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