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现状分析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现状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6-03-25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现状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代青年人去实现,高校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阵地,肩负中国化理论武装的重大政治任务,这一政治任务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为了实现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的任务,需要总结我国在对青年进行思想引导中的成功经验,同时分析当前对开展该项工程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校;现状分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9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也是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动员青年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从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直到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个历史接续发展的社会主义进程中,青年人是主力军。如何保证我们的青年人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只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主体,只有高校不断创新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都非常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和培养。

早在五四时期,陈独秀通过发动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启迪着青年人的思想。他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青年如初春与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后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大量的文章来宣传马克思主义,让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广大青年人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建设了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和马克思主义共产大学,延安革命根据地时期,创办了30多所干部培训学校,总之,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党都重视对青年教育,保证革命队伍思想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坚定性。

建国后,青年培养工作贯穿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把青年人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同志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胡锦涛同志则提出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在全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要做好青年工作,关心、关注、关爱青年,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好的条件。

二、高校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

共青团中央2007年5月颁布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正式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来武装广大青年,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阵地,做好对青少年思想理论武装具有重大意义:

(1)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兴衰成败。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的制度和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构建,由列宁领导的革命实践实现的,中国历史性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具有制度优越性,实行人民当家做主,由人民代表负责行使国家权力,同时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征程,需要一代代青年人坚定理想和信念去实践,才能取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人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进程。

(2)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事业,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应该用何种价值观引领精神家园的建设,这种凝聚人们奋斗的精神力量的内容如何,是否能够有效抵消其他文化价值观带来的影响,关键看党对青年人的马克思主义培养效果。高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青年学生的有效引导,让他们理解、认同和践行。

三、我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党通过培养青年成为革命主力军取得革命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取得建设成功,在改革开放时期,通过培养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建设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青年人成为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勇于接受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没有青年人,不重视青年的成长发展,就不会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功,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人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主要经验有:

(1)毫不动摇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武装青年的头脑。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便成为物质的力量。列宁也指出,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的共产主义者,一方面要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理论教育,另一方面也要为建成共产主义而教育青年,因为只有青年在思想观念中有共产主义观念,并且成为自己的工作指南,才能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他们就不会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武装,才能保证青年不会走思想僵化的老路和改易旗帜的邪路。

(2)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首先是思想领导,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领导,克服涣散状态,这是党的迫切任务。中国共产党员思想方面的先进性,影响着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必去牢牢夯实思想堤坝。其次,共产党要加强组织建设,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遵守党纪国法,才能在为人民服务中体现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第三,加强作风建设,共产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克服官僚和形式主义,多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镇的狐狸
我学会了刺绣
运动场上的他
我活着,我快乐
我的妹妹
画好每一朵花
沙漏,漏掉了童年,积成了童心
难忘中秋
襄儿
卖火柴的小女孩
珍爱生命
堂弟,一个小孩
远远的,一个童话
河边漫步
在雨夜打伞的星星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量分析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谈分镜头脚本在故事漫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论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民办高校的党建问题及其对策
教师心理健康与休闲治疗研究
构建高校审美教育的新格局
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
浅析《中国好声音》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关于医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小学语文“愉快教学”方法探微_语文论文
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命题思想之比较_语文论文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紧扣课堂环节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狐狸与乌鸦》教学一得_语文论文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大趋势_语文论文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_语文论文
以字词为基础,以句子为关键_语文论文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_语文论文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_语文论文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_语文论文
中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_语文论文
《百合花》不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改带来的反思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语言风格浅说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