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机制探析

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机制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机制探析

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摘要: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日益受到自媒体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普遍理解和接受,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奉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价值观认同的一般过程,并分析自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最终探寻有效实现认同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 认同 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自媒体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和微信代表的以个人传播为主的新兴媒体已成为移动网络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这种通过个人独立的媒体来向大众发布信息的媒介就是自媒体。随着传媒生态系统的变化,人类社会也由此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校园无线网络等的推广和普及,自媒体平台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及日常交往的主流载体。而且人们对于信息的发布完全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经营自己的自媒体。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生活越来越便利、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更重要的还有网络负面信息的扑面而来,给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例如网络传播的社会负面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老师的传统权威日益被消解。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尤其是认同问题,如何正确分析自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引导并净化自媒体生态,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带来的机遇分析

第一、自媒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器。

自媒体具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如微信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大学生全覆盖,微生活成了大学生的主流生活方式。自媒体具有的随时随地的服务功能使大学生的交流更加高效 便捷。自媒体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日益成为大学 生获得新知识和扩展视野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利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价值观认同教育。如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可以突破场所、环境和时间的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通俗易懂 的文字、趣味十足的漫画、生动活泼的视频等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自媒体的交互性很强,可以通过微信群发言、转发朋友圈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还可以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正能量的传播和价值观的引领。因此,要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效率必须利用好自媒体这一利器。

第二、自媒体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自媒体时代,随处都可以连接无线网络,大学生将微信、微博等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床玩微博,睡前聊微信。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使用自媒体获取信息的比例远远超过从传统媒介或教师、同学等途径。此外,自媒体也改变着大学生的社交方式。他们通过微信、微博等交往方式拓宽自己的交往空间。自媒体不仅使同学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即时、直观、便捷,也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日常行为方式的改变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大学生从思维方式到价值取向、从审美情趣到生活礼仪等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在此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件可以通过简单灌输就能达到的事情。

三、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面临的挑战分析

第一、自媒体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正在遭遇自媒体的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从自媒体获取的信息远远超过了政治课教师,政治课教师的知识权威正在被弱化。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政治课教师凭借年龄、专业、学科背景以及经验等优势,在师生交流中处于信息主导地位,知识渊博的形象往往会赢得大学生的信服和敬仰。但自媒体时代,建立在师生双方知识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优势格局逐渐被打破,在信息的即时互动、分享、交流等方面,大学生的能力远远高于政治课教师,加上学生对社会负面信息的关注超过正能量信息。政治课教师的知识和信息主动地位随着知识大爆炸、信息碎片化和裂变式传播的出现而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学生真正产生认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政治课教师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道德叙事的方式,用有力的证据驳斥网络上的一些谣言,用身边的案例传递正能量。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产生共鸣。

第二、自媒体带来的信息碎片化和裂变式传播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虽然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判断力,但对自媒体传播的不良、不实信息缺乏较强的辨识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容易出现盲目跟帖、传播等问题。加之自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更加剧了这些问题。目前网络上有些大V,为提高点击率和赢得人气而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不实信息,大肆传播和渲染一些社会负面信息,也引起了自我约束能力弱和是非判断能力不强的大学生的广泛关注、裂变式传播和扩散。这种传播和扩散如果遭遇政治信仰不坚定甚至信仰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大学生的话,情况可能更可怕。这将会改变他们原有的价值判断,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从认同到内化、外化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

四、基于心理学视角的自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机制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是认知认同阶段。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指他们能够掌握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并领会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文化精华。只有实现认知认同才能在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需要有效的载体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这一过程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第二是情感认同阶段。情感认同是价值观认同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它是对认知认同的深化,同时又为行为认同奠定感情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阶段是大学生把价值观内化于心并添加自己的情感因素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实现认同,就不会轻易改变。当然在情感认同阶段,思政课教师需要通过创造情境、道德叙事及社会实践等有效方法使大学生产生思想共鸣,从而在心理上、行为上更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方向发展。但情感认同的过程是复杂的、反复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纷繁多变、鱼龙混杂等不良环境的干扰。第三是行为认同阶段。行为认同是价值观认同的最后环节。通过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两个阶段,大学生对社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智上产生了认可,在感情上产生了依赖。但最重要的认同是行为上的认同,即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外化于行。这个过程需要大学生牢记二十四个字要求,尤其是在行动中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

既然自媒体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和事实,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改变观念,主动迎合自媒体时代的变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也乘着自媒体的东风,真正使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然这一认同过程也必须符合价值观认同的一般过程,即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

1、积极开发并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随着自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许多传统媒体有了自媒体平台。当然,思政课自媒体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宣传部门、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校报、广播站等大力宣传和推广。在建设好自媒体平台的同时,要维护好自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通过发布正能量信息,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思政课教师也要利用好自媒体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融入自媒体平台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润物无声。要发挥隐性载体的育人功能,以此推动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在微信等平台上积极推送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料,让大学生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理解和现实解读。

2、大力倡导网络生态文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高校不仅要从形式上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自媒体平台,更要从内容上倡导网络生态文明,传播校园正能量。还要提升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信谣、不传谣。自媒体时代,刷微信逛朋友圈日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元素。然而信息大潮激荡下,谣言,暗流涌动,其危害不可小觑。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对各类网络谣言的依法治理和处罚作出了明确规定,即造谣传谣入刑。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自我判断能力,积极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的飞跃。

3、将自媒体平台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行为认同是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一步。没有行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不彻底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策划和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在阐述爱国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媒体获取爱国主义的视频资料,通过观看增强其内心的认同感,并适时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实践基地,让学生将爱国主义思想内化为行为准则,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总之,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任重而道远。既然自媒体为我们提供了认同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多元化、立体化的认同路径。只有实现认同,才能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

[2]陈传枝.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3]屈春芳.徐丽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

[4]张琼.网络境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5]刘新庚,刘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要素与过程机制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议责任
读《英雄中国》有感
时髦与异类 听流行歌曲有感
家乡巨变
胜似亲人
汾河水库
看评剧
学会付出
月球之旅
我学会了感恩
读《伊索寓言》有感
My weekend plan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读《不肯出让的尊严》有感
《秦腔》赏析
高校办公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准备能力构成研究
高职行动导向模式在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民办高校学生境外实习项目的开展与管理
基于英语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中专音乐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研究
论课堂中师生交往的权力属性
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后高速时代机电系统后评估内容分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模式研究
高校离退休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实践
某型“三代”核电机组与M310机组堆芯测量系统
思政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微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优秀班干部事迹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一百五十九解开心结
语文课堂教学点滴
鲸的自述[学生习作]
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一百四十一珍爱生命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学生习作]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在口语交际中让学生敢说、乐说、有话可说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一百四十二因为不再拥有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一百五十八学会用心体验
要爱你所教的孩子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一百六十生命需要执著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一百九十六感悟露珠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