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6-03-25
浅谈小学生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摘要:赏识教育关注的是孩子的主体性精神,倡导的是成长的快乐与喜悦,发掘的是孩子生命潜能的教育。随着赏识教育的进一步推行,由理论走向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中开展赏识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到赏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赏识教育;问题;实施;作用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教育是教育者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倾注爱心和教学艺术,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的教育方法,它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赏识教育关注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优缺点,从而使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肯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今后的道路。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
学习主动性是学习动机的外部表现,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学习就主动,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就好。教师用欣赏的眼光、鼓舞与激励的语言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这就是赏识教育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引导的结果。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
更好的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发挥能力.追求赏识是人的天性。作为教育者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并公开地予以肯定,帮助发展,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对于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生,我们最好的礼物,是多给他们一些欣赏和期待,多给他们一些赞美和鼓励,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和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成长的潜能。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给其勇气,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地站起来,这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二、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把赏识教育错误的等同于简单的表扬.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无论是什么课,只见每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会说:你真行你真棒很了不起。虽然这些学生在得到肯定和赏识后会增进进取心和自信心,但其实这种无节制的廉价表扬,也会使他们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从而变得自负和脆弱,一旦遇到挫折,有时甚至是一些无足挂齿的小事也会令他们不知所措。显然这些老师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这样的赏识教育也就适得其反,走入了赏识教育的误区。
赏识教育摒弃了批评教育.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批评也可以成为赏识的一部分。只要讲究方法,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它们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要与其它教育方法并行,并没有一种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因此,建立于赏识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完全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不仅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扬长避短,克服自卑心理,而且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做出种种努力,向着教师的期望目标前进,当他们改正之后又得到教师的赞赏,产生了自信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改善和提高自我。
过度、滥用赏识教育.教师在赏识学生时,有些教师自觉不自觉的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赏识过度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让学生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和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
三、赏识教育的有效实施
(1)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学生的诉说,千万不要以为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教师的愿望,也可能从此就会远离教师所任教的学科。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
(2)激励学生,为学生加油
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3)宽容学生,大胆批评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要查找原因,也要大胆地批评,这种批评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
综上,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用真诚的语言对学生的每个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轻松中生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态健康、习惯良好的人,这对于我们每位教育者来说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艺术。
参考文献:
[1]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教导刊2013(6).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过年
- 读书体会历史沧桑
- 四季的声音
- 明天吃什么
- 抓泥鳅
- 虎丘的秋天
- 我在阅读中成长
- 学校风波
- 我们班的“小不点”
- 学会坚强
- 我们需要记住的……
- 我最好的好朋友
- 巧女难为有菜之炊
- 都是被子惹的祸
- 我的电脑情结
- 浅析高校班级自主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教育领域的可行性研究
- 自古贤良出廉家
-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挑战与对策分析
- 浅谈基于微课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带饭族的健康建议
- 珍爱生命,远离肥胖
- 风光旖旎万仙山
- 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研究
- 面向太阳,不问春暖花开
- “问题婚姻”也不是非得靠离婚解决
- “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
- 4大恶习催人老
-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选修课设置
- 回归本体走出困境——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论文
- 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的重要手段_语文论文
-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_语文论文
- 作文的几种修改方法_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活动课程”贵在“活”而“动”_语文论文
- 重视导言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浅谈中学语文课的导言设计_语文论文
- 从《五人墓碑记》到《清忠谱》谈五人义举的思想基础及影响_语文论文
- 教师示范,由读入写_语文论文
- 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_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浅析_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_语文论文
- 《大堰河——我的保姆》探美_语文论文
-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_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的求异思维训练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