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体验教学”的策略
在课堂中如何采取策略,更好地让学生经历体验,获得发展呢?
下面我就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找规律》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策略一、置境激情,达到“体验预期”
【片断一】
师:出示两张节日时装扮公园门口的效果图(第一张按规律排放,第二张没有规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张?
生:我选择第一张。(其他同学也同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一张图片排列得很有规律。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鲜花是按蓝、红、蓝、红……的顺序排列的。
生:彩灯是按照红、紫、绿、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生:彩旗是按两面红、两面黄的顺序排列的。
师: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为什么不选第二张图片呢呢?
生:第二张图片没有规律,看起来没有第一张图片美观。
师:有规律的排列可以使公园的门口更漂亮。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应用了这种规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欣赏图片,一边欣赏教师一边介绍,学生也可以在图片中找。在古代建筑中、在城市绿化中、在我们的生活中……)
师小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律,我们的周围才更加漂亮,我们的生活才更有秩序。正如数学家坦普・倍尔说DD“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
体验教学意味着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体验”已不是一种纯粹的认知方式,而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也就是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一直要有情感的参与。这也是体验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方式的本质特征。
先出示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片,师生一起营造、理解情境,可以很快地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感受,以达到情感上预期,为下面的体验教学做好准备。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行为以隐约的引导激发活动为主,同时又以顾问的身份做出适时指导。并通过辅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建构情境,表达自己的认知、情感渴望,即目标的定向和情感的预期。在学生沉醉在自我创设的情境的基础上,又展示了一组图片,进行提升学生的情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规律之美、规律之有序。
策略二、主体参与,获得“模糊体验”
【片断二】
提出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全班交流:
生:我用“○”代表蓝花,“●”代表红花。一盆一盆摆下去,发现第15盆花是蓝花。
师:也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有哪些?(全班有40%的同学)
生:我发现第1、3、5、7……盆是蓝花,第2、4、6、8……盆是红花。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还有一位同学用算式来解决,你们能看懂吗?
生:“2”表示每2盆花为一组,15÷2说明一共有7组,还余1盆,余下的1盆是蓝花。
师:余数是1,就说明第15盆是蓝花吗?
生:余下的这盆是第8组的第1盆,所以应该是蓝花。
师:也想到这种方法的举手。(约50%的同学举手。)
在达到情感预期后,重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验中得到充分的彰显。“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这一体验过程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尝试解决问题,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至于哪种方法好,则不去做过多的体验。这个阶段中,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个人解决问题的喜好,想方设法尝试解决摆在自己面前的问题,处情感萌动期。
每个学生间存在种种差异,其主体性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各不相同。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也完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亲历,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然而个人的体验又是可以分享的。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经过交往和沟通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策略三、内省交流,体验由“具体”到“升华”
【片断三】
师:刚才,我们使用了分类、画图、计算的方法找出了第15盆鲜花是蓝花。那你能想办法知道知道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吗?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生:17÷3=5(组)……2(盏)答:第17盏彩灯是紫色的。
师: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生:他是把3盏彩灯看作一组,17盏彩灯里共有5组还余2盏,余下的2盏是第6组的前2盏,分别是红色是紫色。
师:和他一样用计算解决问题的有哪些同学?
师:为什么你们不用画图的方法和单双数的方法。
生:单数双数的方法没法用。
生:画图可以,但太麻烦。如果要知道第100盏彩灯的话,画图就太麻烦了!
师:真有挑战性!你们知道第100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吗?
(学生马上算了起来,教师巡视了一下,几乎所有同学都能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
在解决“第17个灯笼是什么颜色?”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评价,此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算式的含义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了计算的优越性。
当学生提出“第100面彩旗呢?”这一问题时,则显示已有部分同学的体验提前得到升华,此时教师利用这一有效资源,从而使学生的个体体验行为形成群体行为,营造共鸣的氛围,达成知识的共识、体验的升华。这就是我们教学需要达到的层次,也是体验教学的最高层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见到大海了
- “好极了”和“差极了”
- “捉虫”记
- 读《永远的白衣战士》有感
- 礼物
- 教师节难忘师恩
- 我爱书
- 鬼丫头
- 学包馄饨
- 班级趣事记
- 一尊塑像
- 我的老师
-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 虫子的中秋节
- 感受温暖
- 断崖上的斗士
- 中药外洗治面瘫
- 旖旎山水映文山
- 最初的阳光(外二首)
- 罗恩?拉什短篇小说艺术特色初探
- 注意及早识别4个中风信号
- 父亲(外一首)
- 所有的粮食都像父亲
- 铭刻在大地上的歌谣
- 很+名词现象概述
- 流年(组诗)
- 犹记少时玉米香
- 论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
- 枸杞新品种中科绿川1号
- 我孤独成一棵树(外一首)
- 乡愁
- 诗两首
- 往事依依
- 虎丘记
- 烛之武退秦师
- 《论“基本属实”》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辟地》简单教学设计
- 三峡
- 皇帝的新装
- 引发兴趣,探索奥秘(——探究课《京剧》)
- 《茶馆》(节选)教案
-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 《边城》(节选)教案
- 《荷花淀》教案设计
- 话题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