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体态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体态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0

浅析体态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舞蹈教学中体态语言不仅是舞蹈要表达的艺术,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同时体态语言也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延展,也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主要介绍了体态用语的科学性、准确性、艺术性及体态用语的功能,此外根据教学过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体态语言 舞蹈 教学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语言为交流,以人体运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其本身就是一门肢体语言的艺术。体态语言不仅是舞蹈要表达的艺术,也是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体态语言它无声有形。在舞蹈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练习以及师生间的互动都离不开体态语言。课堂上的示范动作、面部表情、手势及肢体语言都是教师传道授业中,除语言表达外的另一种教学手段。它是教师与学生间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使学生在无打扰的情形下去理解感受教学的意境、肢体的内涵和掌握动作的技巧。体态语言所表达含义,在特定的场所发挥的效果远远超过语言的表达。因此,舞蹈教学中,教师对体态语言的运用,是要经过精心设计、适时运用才能起到其预期的效果。

一、舞蹈教学中体态语言的科学性

舞蹈教学是一门通过学习如何运用身体姿态变化来表达情感的艺术课程,体态语言自始至终贯穿于教授与学习的教学过程中。

(一)舞蹈教学中体态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用高雅的谈吐举止及优美体态形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学生时刻都在领会和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舞蹈教师规范、优美的示范动作,栩栩如生的体态表达,能进一步表达自然、优美、和谐,具有社会内容,真正体现出人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奋发的精神面貌,又能建立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态语言应该简洁、明朗、易懂,体态语言要运用得当,避免繁琐使用让学生产生迷惑的体态用语。

(二)舞蹈教学中体态语言运用的艺术性

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它本身就具有体态语言的表演性,舞蹈能形象的描绘出动作的主题与要领。舞蹈教师要根据教学中不同的情景,设计具有艺术力的体态语言,以身体的活动来“寓教于乐”,通过直接、生动、鲜明及富有艺术性的体态语言来激荡学生的情感,形成强大艺术魅力及感染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及陶冶。

(三)舞蹈教学中体态语言运用的融洽性

我国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及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舞蹈教学也不例外,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的程度上也因人而异,这种接受能力的不同本身即是有褒贬之别,老师对掌握好的要表扬;对待接受慢的要激励,而用语言直截了当点评,极易引起不快,加大两端学生的差距。体态语言的使用,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竖起大拇指或是轻轻拍掌都是对学生无声的表扬;而对待相对差的学生,教师轻轻拍学生的肩膀或是眼神的鼓励,都是对学生的极大安慰。这样的体态语言,既能避免了语言带来的尴尬,又能照顾学生的爱面子的心里,达到师生默契沟通,信息不外散,有效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心灵之间的沟通,更能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舞蹈教学中体态语言的作用

(一)示范功能

舞蹈课的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口传身授式。示范是舞蹈教学必有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直观性,示范能直接的将动作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时刻都在领会和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用肢体动作展示学生所要学习的动作,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接收到动作的要求与结构。教师的准确、熟练、轻快、优美的动作示范,会赢得学生的赞赏,有利于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完美的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示范动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可盲目的示范,在示范过程中加以语言的配合,重点之处可夸大动作,强调动作要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反之,教师的示范动作时,精神委顿、动作敷衍、马虎,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学生学习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示范是语言讲解无法比拟的,示范是直观的,而语言讲解需要学生去体会去自己开发身体的运动路线,示范不仅可以准确的完成动作的讲解,还要惟妙惟肖的模仿错误动作,指出二者的区别及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因此,示范是体态用语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纠正功能

舞蹈教学有着她独有的特殊性,一般都是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练习动作,除非是集体需要马上纠正的错误动作,教师是不会中断音乐的。教师在学生舞动时发现错误,纠正严重的错误动作,基本是完成段落时加以纠正,但个别的、非普遍的就会边做边加以纠正,这时教师的体态语言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使用手势、眼神及表情来提示学生的动作运行的方向,动作的节奏与韵律及动作的表演情况。教师通过手势、表情或目光向学生传递信息,当学生精神不集中时,教师可以使用目光注视提示学生,这种间接的纠正方法会比直接的提出批评要更加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表现非常好时,一个手势会使学生感到自信。学生舞动练习时,教师在不影响动作的情况下,来到学生队伍当中加以纠正,使学生对动作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舞蹈课堂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关键的,它既是师生间信息的传递,也是纠正与帮助的表达,这些体态语言即给予学生帮助,又给予学生支持与鼓励,能让学生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完整的练习动作,尽快领悟动作要领。

(三)辅助功能

舞蹈是通过体态语言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教师在授课时,如果仅用语言表达就会造成动作无神,枯燥难懂,失去了舞蹈本身的价值,更让学生在难以理解。舞蹈教学中,学生的大部分练习都是跟着音乐节奏身体起舞的,教师的体态语言运用得当,如:掌声、节拍手势等,对培养学生领悟动作技术的节奏感、帮助学生体会动作要领,乃至掌握动作都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掌声的轻重变化,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更好的练习。

三、舞蹈教学中体态用语的意义与建议

(一)体态语言不仅弥补了口述的不足,也能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动作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想到老师的手势就会想到动作的要求。

(二)体态语言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只有愿意看,他才愿意学,进而才能学得更好。课堂上老师的情绪与动作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老师声情并茂的教授动作,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全都在老师身上,本次课就会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体态语言的合理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学生在做动作时,老师用鼓励的眼神注视着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消除紧张感,动作才会舒展,如果配以恰到好处的手势,那么学生就更加自信,由此可以增强学生掌握舞蹈的自信心。

(四)体态语言必须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特别关注教师是否是在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舞蹈教学的体态语言一定要发自内心,而不是为了使用体态语言而死板的去使用。它是一种自身语言的传递、信息交换的功能;具有语言强化与辅助作用。如果要使体态语言发挥到最好,就要适时与语言表述相结合,使表情、手势、眼神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体态语言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延展,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合理的使用体态语言,来提升自我应变能力,完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小平.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体育课――谈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0,(02).

[2]阳兆洪.浅谈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J].体育科技,2005,(02).

[3]廉洁.谈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祸从口出
我身边高尚的人
我的伙伴
最后的希望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我的好同桌
永远的丰碑
成长
孩子.蓝天.周末
成长趣事
怀念爷爷
联合国秘书长的成长历程
完善中国现代物流立法论文
民营企业国内发展瓶颈分析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论文
试论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论文
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论文
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论文
试论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论文
试论高层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论文
试论大学生就业市场论文
防雷行政处罚违法所得论文
企业税收影响探究论文
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论文
试论关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论文
试论美国制裁伊朗论文
《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
《雁门太守行》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十五夜望月》
《都市精灵》教案
革命烈士诗二首
《登飞来峰》简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我的思念是圆的》
我上《登飞来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幽径悲剧》简案
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革命烈士诗二首》简案
《城市听鸟》简案(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明天不封阳台》简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