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衔接冷思考

中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衔接冷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8

中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衔接冷思考

摘要:我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中小学音乐课衔接问题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阻碍,此问题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发展也有很大的阻力。本文将从音乐课学科背景、中小学音乐课现状、解决方法和对策方面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 初中音乐课 教学衔接

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一体化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现将中小学的音乐课有效衔接,是提高中小学音乐课质量和更好地发展音乐学科必不可少的过程。改善目前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衔接的问题,不断的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学合作,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和音乐教学水平,构建一种新的发展和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使之不断完善。学音乐与初中音乐衔接,是指小学六年级和中学一年级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连接。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刚离开小学进入初中,身心各方面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没有很大的区别。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对初中的新环境不是特别适应,课程的增多、学习方式的改变,会常使他们非常不适应,有的同学甚至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失重。所以,教师首先应该走进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多沟通,而这一点往往是音乐教师容易忽视的。一般情况下,音乐老师都任教多个年级或班级的音乐课,而且初中每周仅有一节音乐课,再加上大环境对音乐课可有可无的思想,使得音乐教师忽略了这非常重要的一点,摸清学生的基础。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学生的水平有效的提高,必须摸清每个学生在小学时的音乐基础。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摸清学生基础,一是课内沟通。新生入校后,不要急着上新课,先复习一下小学学过的歌曲和音基。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第二点是课余交流。音乐教师应抓住初一学生刚进校的这段时间,和他们通过谈话、游戏、接歌等不同方式进行交流,以最短的时间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情况。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衔接意识,增加中小学之间合交流,是做好中小学衔接的基础。能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1.创设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2.扩展学习的内容;3.示范审美。在此同时,教师多读专业方面的材料,借鉴别人的优点,不断的提高思想意识,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把课堂作为舞台,开展有趣的活动,综合各方面完成一节好的音乐课,最终达无痕教学,使学段无痕衔接。音乐教师们应在学校组织的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学习中及时的学习新理念和经验,要为以后的教学做足充分的准备。一节好课,最重要的是备课的过程,有了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自己。应按照课标和课程的内容,在课下积极搜集相关信息与材料,设计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设计。 在态度方面,音乐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教学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有较强的是实验意识,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案。课堂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舞台,音乐教师可选用一些经典的合作性的音乐教学内容,比如:合唱、音乐剧等,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的歌曲、提高了唱歌水平,又在无形中懂得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这一点非常有助提高了学生审美的能力。让音乐的独特美丽感染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是目的所在。

二、解决方法及对策

(一)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在同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是不同的,具备的音乐基础是不同的,音乐天赋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就不能用同等级的教学内容面向所有同学,所以,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想到这一点,分层次的设计知识点,千万不能让学生学习同一程度的内容。不仅如此,如果教师单方面的顾及音乐基础差的同学,那么,音乐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就会因为教学过于简单而失去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这一方面也是不利于音乐教学工作的进行的。所以,音乐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不同的内容,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状态,要以学生的基础进行不同的分层教学。小学生离开小学,刚来到初中,心理方面也会不适应,初中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比小学生要强,他们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会随之加强。作为音乐教师,在学生心理变化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在不同方面进行观察。由于这个时期学生的心里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利用不同的音响效果锻炼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听觉和无限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音乐审美意识。

(二)小学音乐知识系统性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学质量的评判和教学过程的标准也是根据教材进行的。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分为小学和初中学段。作为初中的音乐教师,深刻的了解初中教材内容是必须的,在此同时,对小学的教学内容也要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好中小学教学相结合,才能实际的缩短中小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从而实现统一教学,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面对初中学生,鼓励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树立孩子们的信心,对衔接工作的进展至关重要。兴趣是一切的出发点,所以,音乐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创新、具有特点的开展教学,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启学生的求知欲。音乐教师在音乐的课堂中可以创造互动教学的学习环境,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在这样的环境中,初中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愫就会被激发。

(四)关注衔接教学的细节

开设课外音乐教学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放松心情。在课外音乐活动的进行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能达到大大的提升,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之前,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初中课外音乐活动是小学延续的意识。这样的话,初中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才可以大大的满足孩子们对音乐的了解,把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课下的生活丰富起来,让孩子们对音乐保持持久的感兴趣,精神世界也要得到满足,使学生在自己原来的音乐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在音乐评价方面,教师也应该注意衔接,不要让学生产生不适应感。在新世纪,素质发展应该得到一个全面突破,各个方面都需要完善。

三、结语

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基础教育衔接问题涉及面很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心理的发展、教材内容的衔接和教学评价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中小学音乐衔接问题的解决,靠的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改变自己对教学设计固有的认识,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教学能力等。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希望我国教育部门对教材的设计、学段之间的衔接性等作出关注。只有这样我国中小学音乐课衔接教学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创设一个好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妍洁.中小学音乐教学衔接问题研究――以芜湖市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徐艳.人才成长视阈下小学与初中音乐课衔接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4,(3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润物细无声
与友谊零距离
挺不错的我
写作是为了创造文笔界的奇迹
我学会了宽容
建立猛犸的乐园
猛犸的重生记
给爷爷的一封信
人心险恶?美好?
狼和小羊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恐龙
哭了,你又哭了
“外星人”老爸
偷喝酒
我是一个活在童话里的孩子
刍议生态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发展
中国陶瓷旅游资源浅析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基于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旅游浅议
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技术探讨
高职大学生职业忠诚度提升的对策探索
反季节性旅游与季节性旅游的平衡性研究与分析
土地发展权下农地权能与收益研究评述
探讨大连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方法研究
旅游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分析
半滑坡治理与预期效益分析
文昌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松鼠》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方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方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自然精灵——鸟的专题活动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窗》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案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窗》教案
《窗》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