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校工业设计多元内驱力教学研究

高校工业设计多元内驱力教学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3

高校工业设计多元内驱力教学研究

摘要:

多元化的内驱力在中国高校工业设计教学中至关重要。工业设计专业多元内驱力研究的目的是强化学习内驱力,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工业设计教学实效和多元化的内驱力相统一。通过对国内外多元内驱力教学的研究分析,将多元化的内驱力和工业设计教学有机结合,而不是局限于其中一个方面,确保多元内驱力在工业设计教学的良好作用,贯彻落实多元化内驱力的工业设计教学新理念,实现多元内驱力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可持续化。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多元 内驱力 激发机制

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工业设计已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随着国家对工业设计的重视,以及政府政策的扶持与沿海的地域优势,为工业设计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工业设计教学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迈过了30年,在这30年当中取得过一系列的成绩,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惑。在新的教育时期,多元化的内驱力在工业设计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教学中的创新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应该具备创新性与应用性,高校如何利用多元内驱力,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工业设计人才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一、工业设计多元内驱力教学创新研究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工业设计专业已经成为新兴的热门专业,各个院校纷纷开设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使中国由“制造”走向“创造”的关键,会极大地提升“中国制造”的世界形象,推动中国制造企业的自主创造力和产业竞争力,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往往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工业设计多元内驱力教学创新研究势在必行。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设计不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形态载体,而更侧重于整体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结构创新。工业设计是一个知识体系多元化的专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产品创新思维,这需要通过设计创意课程来实现,如创新概念设计、产品语义设计、产品设计前沿等课程;二是工业设计的基础能力,需要工业设计基础课程来实现,如工业造型设计手绘表现技法、二维设计表现、三维设计表现等课程,这些是学生表现自己设计思维以及交流的媒介和途径;三是通过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来实现的设计实践能力;四是通过工业设计设计史,工业设计概论、产品设计分析等课程来实现产品设计表达能力。面对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多元化内驱力的教学研究在创新教学实践发展、优化教学知识体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三)提升国家战略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加大了对工业设计专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将工业设计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国家和企业加强了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认识,增强工业设计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从而形成重视工业设计、重视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和重视工业设计教学的良性循环。工业设计教学的创新在整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分析

(一)内驱力概念的涵义

“内驱力”一词是由美国心里作家伍德沃思于1918年首先提出,其表示激起行为机制的原动力。伍德沃思指出;人的内驱力可分为第一内驱力和第二内驱力两大类。第一内驱力是指由饥饿等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又称基本的内驱力;第二内驱力是指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诱发的内驱力,又称高级的或社会的内驱力。

(二)内驱力层次的理论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个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在工业设计教学的内驱力中,主要是尊重的需要,其中内部尊重更为重要,是指学生希望在各种不同学习环境中充满信心,有能力胜任设计任务,并且能独立自主。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在工业设计教学中,主要是指学生希望受到别人的信赖和高度的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哈佛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认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和希望做得最好。这三种个人需求会使学生强烈渴望将事情做得更加完美,获得更大的学习成果。

(三)工业设计多元内驱力的教学应用研究

1.内驱力的心理反馈研究

研究表明:人在自己的潜意识里,都喜欢不断地做开心的事情。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教育学者主张通过心理反馈机制来设计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内驱力作为教育的目标,把教师的教学要求逐渐变成专业学生的自觉行为,达到不教而教的高境界。

2.内驱力的诱发机制研究

国内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还从教师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内心的诱发机制进行了研究: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对老师的敬佩心理;奖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去探索设计,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学习内驱力,从而激发并维持学习行为的进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内驱力的教学实践研究

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大多数院校在对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问题上,都考虑到教学的实用性问题,并且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工业设计人才的多元内驱力没有被激活,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设计思维比较被动,不主动关注最新设计动态和设计前沿知识,其结果就是学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表现出了对专业知识的匮乏,无法胜任将来的设计工作,无法将技能和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缺少实践内能力。

三、工业设计专业多元内驱力教学策略

国内外关于内驱力的教学理论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在实际教学中产生了可行性不高、无法将内驱力理论与工业设计教学有机结合,停留在表面的教学研究。多元化内驱力的教学突破传统教学,实行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确立工业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构建多元内驱力的工业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将多元化的内驱力和工业设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础水平实行分级教学、兴趣教学,使每个学生既能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学习到实践技能,确保多元内驱力在工业设计教学的良好作用,实现工业设计教学实效和多元化的内驱力相统一。 (一)以国际大奖激励机制为突破,激发学生学习潜力质

内驱力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指出: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学生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兴趣程度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取得荣誉的尊重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质的重要方法,通过共同的价值观来赢得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的普遍认同。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工业专业学生在2013全球红点至尊大奖(Best of the Best全球仅49组)、2014德国红点工业设计概念奖、2014全球lF产品设计概念奖(列入全球lF精选产品设计作品中)、2015德国红点工业设计概念奖等国际顶级大奖获得荣誉,这些设计作品已成为全球工业设计界学习的典范,学生参加实践项目和比赛的热情与日俱增。事实表明,大奖激励机制与学生潜力质关系,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作用的认识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的关系,价值观对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系,通过这些要素,基于教学的研究基础和实践基础,建立合适的教学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以实践基地协同教学为平台,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力

科学的教学方案与合理的实践环境有效协同,是激活工业设计人才实践内驱力,培养工业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在多元化内驱力的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深化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工作室、产学研中心、校外实践基地与校内教学的联动衔接,让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真正具备实践创新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三方面内驱力的实际调研,明确学生个体指向实践学习的行为:一是培养和激发内驱力,把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工业设计中;二是利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对工业设计产生兴趣,并能做到学以致用;三是通过自学,解决工业设计中的困难,提升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以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为重点,改进工业设计教学方法

工业设计教学的技巧就在于抓住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上进心,将这种心理学知识反馈到教学上就是学习的内驱力。工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是一个主动交流、富有个性和跨界发展的过程,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化:一是为学生搭建设计实践的平台,使教与学互动起来,激发学生设计的主动思维,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对工业设计实践的主动性;二是建立多元化、灵活性的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工业设计涉及到的各方面的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尤其是在采用多层次的教学上;三是从专业的角度对教学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针对上述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方式方法。

(四)以合理多重的评价体系为关键,促进教学内驱力的良性循环

多重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工业设计多元内驱力教学研究的关键。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尽相同,采取传统的分数评价机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改革中,采用设计知识考核、设计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的内驱力。成绩评定除产品设计、设计态度等作为基本依据外,将学生的设计视野的开阔程度、设计思维的表达能力、设计管理和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也作为评定学生工业设计课程成绩的重要指标,促进工业设计教学内驱力的良性循环。

(五)以提升教师跨界内驱力为核心,加强教师能力向多元化转型

工业设计是综合性、多元化的能力教学,其知识体系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逐渐增大,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与其他专业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和特殊性。工业设计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不应该局限在过去的形态模仿设计层面,而是要培养具有跨界知识和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工业设计专业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应提高学生的管控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分析解读能力,此外更应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工业设计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的能力。基于工业设计专业知识结构的复杂性,教师拓展与其他学科知识跨界的整合能力,调动教师多元学习内驱力,引导教师形成“多角度”的设计知识,加强工业设计教师能力向多元化转型。

四、多元内驱力教学的成果体系

通过多元内驱力教学策略,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新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提高工业设计师生的综合能力。

(一)学生多元内驱力的学习实践体系

构建多元内驱力的学习体系,让学生去发现并挖掘自身的设计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以多元化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对知识汲取和创新,实现教学目的,形成完善的学生学习体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学习的积极I生_显著提高;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多元内驱力的方法实践体系

通过多元内驱力的教学,完善教学设计和专业课程系统化,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加强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针对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多元化的能力,更多地掌握书本以外的技术经验,构建工业设计多元化内驱力的教学方法体系,将教学方法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三)教师多元内驱力的发展实践体系

针对教师文化知识构架的多元化,打造跨界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开放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搭建教师的社会实践平台,广泛参与社会服务和跨界教学,教师的发展呈多元化的态势,跨界的需求及知识体系明显改善。

五、结论

内驱力是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关键,加强内驱力的研究将成为工业设计教学研究的重点,提升多元内驱力将成为工业设计教学的核心。多元内驱力的工业设计教学实现学生从“被动教学”到“主动求知”,从“动机激发”到“自我实现”的转变,让学生有学习的荣誉感,从而实现学生积极学习的目标,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设计成果,达到工业设计教学的可持续化。在工业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内驱力,实现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工业设计的专业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产品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发展能力。同时,提升专业教师自我内驱力,贯彻落实多元化内驱力的工业设计教学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多元内驱力在中国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梦想
今天大扫除
金鱼
老鹰捉小鸡
趣事
我的妈妈
初夏的风
我长大了
春天来了
小金鱼
放生
做贼的滋味
我们身边的垃圾
黄礼孩诗歌随笔
时光催人老等
关于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
青春作伴去远行
惟其“恨水”
携手“我陪父母逛春天”凝聚传递正能量
化石燃料投资已是明日黄花
和毛纯一的非虚构
猫在黑夜里喊叫
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艺术化身
海龙囤考古叙事 在废墟中追寻文明的碎片
全国首个藏区关工委执行主任培训班开班等
“迹”的各种学问
当今海底还有远古怪兽吗
还原真实的荞麦
常州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默竞赛试题
抚州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平顶山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南河中学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
海淀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宁波市镇海区1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人教版)
平顶山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及参考答案
抚州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江阴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版)
牟定县2011年1月九年级语文统考试题(人教版附作文评分标准)
北京朝阳区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烟台开发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平顶山市2010-2011学年度七至九年级各科期末调研试题答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