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与对策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生活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缺乏对“生活化”的深刻认识,导致教学生活化产生诸多问题。要规避这些问题,要科学引入生活化教学素材,合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生活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24-01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数学教学的误区,开始尝试重新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生活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情境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然而,一线教师由于缺乏对“生活化”的深刻认识,导致教学生活化产生诸多问题。但多数教师却并未意识到这些问题。因此,基于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的思考,本文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与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等特点,结合相应的数学知识,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排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心理,同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数学思维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初步体会数学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
新课改强调学校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利用己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建构性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己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数学知识的需求己从纯粹工具层面提升到了思想层面,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数学教学生活化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的基本趋势。
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新课改理念,逐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趋势。然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彰显出优势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
1、教学素材选择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数学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生活化”问题情境中,通过问题发现与解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和信心。然而,部分教师在选择生活化素材时却只考虑了教学需求,而忽视了对事例要求。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二十四中,第14题“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枚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枚棋子?”该问题对于见过围棋的孩子来说是一道很好的生活化习题,但是没有见过围棋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题目却无从下手。对没见过围棋的孩子,这样的习题不但丝毫不具备生活化意味,反而变得很难理解。在讲解这道题目时,教师不得不花费时间让学生认识围棋棋盘,原本一道简单的练习题反而加重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2、引用超出儿童认知范围的成人化事例
教师在选择生活事例时,往往只站在自身角度来理解所选事例与教学内容是否契合,很少站在儿童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例如,某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时,教师在课后给出了这样一道习题:聪聪的爸爸给聪聪存了 10万元教育储蓄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5.40%,到期后一次支取,而且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聪聪三年后能取出多少钱?这样的问题看似来源于生活,但是对孩子来说,他们很难理解存款问题复杂“规则”。将这于成人化事例引入课堂,非但起不到生活化教学的效果,还会增加孩子学习负担。
3、情境创设不合理
在生活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当教师抛出教学情境后,学生会进入兴奋状态,但当意识到老师只是“骗人”时,情绪则会迅速低落。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课后的失落感形成鲜明的对比,长此以往,极易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信任,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三、改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要想规避上述问题,最简单可行的就是从实施过程入手,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科学引入生活化教学素材
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材相继作出大规模调整,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为例,2013年开始使用的新版小学数学教材引入了大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越来越有利于生活化教学的哉梗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能照本宣科。教材的编制带有很大的普适性,教师应根据学校环境、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基本情况来合理使用教材,在充分理解和领悟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内在需求出发,改造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并且适当补充富有时代气息的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事例,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2、合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可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重要性,纷纷将其视为生活化教学的标志。但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原因在于教师只注重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所创设的情境是否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创设的生活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一定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兴趣,否则,生活化教学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则运算时,经常会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学生对于此类情境早已司空见惯,因此不管教师用多华丽的语言去描述该场景,学生都很难提起兴趣,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丝毫起不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挺不错的我
- 写作是为了创造文笔界的奇迹
- 猛犸的重生记
- 给爷爷的一封信
- 狼和小羊
- 与友谊零距离
- 我是一个活在童话里的孩子
-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恐龙
- 润物细无声
- 建立猛犸的乐园
- 我学会了宽容
- 偷喝酒
- 哭了,你又哭了
- 人心险恶?美好?
- “外星人”老爸
- 论微时代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开发
- 关于潜江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 对促进普洱市绿色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思考
- 我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比较研究
- 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及法律保障
-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 老年人旅游偏好研究
- 四川旅游关联产业的关联度分析
- 旅游业发展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 浅析清真饮食习俗影响下的我国穆斯林外出旅游现状
- 浅议桂林市民俗旅游发展对河南省的启示
-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锦州旅游发展研究
- 以科学素养驱散“伪概念”
-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 父母的心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网络环境下的《枣核》教学设计
-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当一次节目主持人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教学设计方案
- 长城——专题活动方案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 “长城”专题学习方案
-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