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浅论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浅论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摘要]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产业的打击,使就业受到很大影响。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的情况下,投资只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拉动效应。一旦扩大内需的投资结束了,产能过剩、需求不振的局面就可能再次出现,经济就有可能再次掉下来。当前形势需要我们把政策重点尽快调整到以内需为主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轨道上来,主要依靠城市化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带动。这应当是一个长期任务,而不应是权宜之计。
[关键词]国际经济危机 扩大内需 就业增长
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出口产业的打击。由于我国出口产业劳动密集度高,这种打击对就业的影响很大。当前,虽然扩大内需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已经显现,增长速度正在回升,但一方面,由于这种回升主要还是投资拉动的结果,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目前的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仍然乏力。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具有长期效果的扩大内需政策和积极的扩大就业政策。在当前,就业目标应当优先于增长目标。并非有增长就有就业。宁要较低增长率情况下实实在在的就业增长,不要高增长低就业。
1、国际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中国在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最主要带动因素有两个,即城市化和出口的超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显著加快,其中在1995-2005年期间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在整个改革时期保持了年均24%的高增长(按现价美元计算),其中在2001~2007年期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4%上升到8.9%,平均每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这两个带动因素创造了大量的GDP和新增就业机会。
但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我国的出口额由过去每年增长20%以上,今年1~7月份转变为猛降22%(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经济危机还未见底,真正恢复很可能需要5到10年时间。特别是美国要从超消费调整到正常消费和储蓄,意味着今后若干年美国消费市场是停滞或收缩的。而我国过去对美净出口占了净出口总额的多一半。欧、日的情况也不乐观。这意味着我国出口产业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高增长。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两个主要带动因素少了一个。这势必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造成深刻的影响,需要采取积极的、有远见的应对措施。
2、扩大就业首先要给规模以下小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从过去的0.4左右下降到0.1左右或以下。这固然有劳动力增长放慢的因素,但与增长模式的变化也是分不开的。在出口下降带来大量失业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投资带动增长但不能显著带动就业就成为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要促进就业,首当其冲的是促进小企业的发展。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在我国,小企业实际是就业的主要承担者,根据2004年底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末全国工业就业人员12209万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只有3508万人,占29%,小型工业企业和工业个体户的从业人员为870l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71%。其中,所谓规模以下(即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加上个体户从业人员在5300万人以上,是小企业的主体,它们承担了全部工业就业的44%。在服务业中,规模以下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承担的就业数量和比重可能更大。因此可以说,规模以下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占了我国非农业就业的半壁江山。
但是长期以来,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基本上不在各级政府的视野和关心范围之内。我国目前的统计系统只公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情况,其中的小企业数据,实际上只反映了小企业中规模较大的那一小部分。规模以下小企业不纳入正常统计范围,它们的经营状况怎样谁也不清楚,基本上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
尽管过去各级政府有若干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实际从这些政策中受益的基本上是中型企业,而且往往是中型企业中规模较大的那一部分。小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则很少受益。它们在贷款融资方面,基本上不属于银行服务的对象;在其他方面,其面临的经营环境也远远比不上规模较大的企业。许多地方政府出于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和扩大地方税收的考虑,往往倾向于给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融资政策、土地供应、减轻企业额外负担、减少干预等方面吃偏饭,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通常是享受不到的。它们与较大型的企业往往不处在市场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其发展空间受到了明显的挤压。
各级政府如果不能把关注焦点从大企业转向小企业,我国的就业问题很难真正解决,启动内需也很难持续。
3、扩大内需是长期任务
当前形势要求我们把经济调整到以内需为主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轨道上来,主要依靠城市化和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带动。这应当是一个长期任务,而不应是权宜之计。出口当然不能放弃,但那种认为一两年内世界经济就会全面复苏,我们就可以恢复到过去那种靠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的想法,恐怕不仅是过分乐观的,也是危险的。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5%,到发达国家的70%~80%,至少还有30年的路要走,潜力很大。但过去10年中,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由45%迅速降低到35%,而且城市化的速度也在放慢。城市化率由1995~2005年期间的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2006~2007年减缓至不到1个百分点,2008年进一步降至0.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我国经济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这有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需要尽快进行调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
- 百合的故事
- 雪
- 为理想而奋斗
- 给父母的一封信
- 未来的学习生活
- 热爱祖国,人人有责
- 童年趣事
- 瞬间的发现
- 角度
- 海边一游
- 两只手的故事
- 雪
- 不能流泪就微笑
- 鸟儿的泪水
-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发展
- 刍议生态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
- 中国陶瓷旅游资源浅析
- 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方法研究
- 关于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 高职大学生职业忠诚度提升的对策探索
- 土地发展权下农地权能与收益研究评述
- 探讨大连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旅游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分析
- 文昌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 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技术探讨
- 反季节性旅游与季节性旅游的平衡性研究与分析
- 基于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旅游浅议
- 半滑坡治理与预期效益分析
-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简案)
- 七年级下册——我看鲁迅——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200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松鼠》教学简案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 荷——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新闻两篇》教案
- 《我们家的男子汉》市级公开课教案
- 《松鼠》教学设计
-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