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9
浅谈新经济地理学论文
自克鲁格曼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山之作,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新经济地理学。
提出核心一边缘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浅谈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足石刻”导游词
-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 畅游魔仙堡
- “都江堰建”导游词
-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 童话世界九寨沟
- 游览长城导游词
- 秋天的家乡
- 丽江古城导游词
- 苏州园林导游词
- 我家的淘气猫
- 我家的猫
- 我的发现
- 开平碉楼导游词
-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 语文教学优化须“四重”
- 农村留守初中生教育对策思考
-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校本研与训有机结合实践模式的探索
- 四月,去看一座镇
- 浅谈传统教育与课程改革
- 故乡,我遥远的故乡
- 夜晚在京都散步
- 零售商纵向持股对制造商直销渠道选择的影响
- 与美国年度教师零距离
- 文学的远与近
-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的探索
- 电动机转子故障的分析
- 当教育不再沦为“压榨”
- 浅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途径
- 《四个太阳》老师语录
-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蜗牛和乌龟比本领
- 《四个太阳》重点语句探究
-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二)
-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壁虎爱的故事
- 《四个太阳》写作指导
- 《小壁虎借尾巴》趣闻故事
- 《四个太阳》随堂练习:提高篇
- 《小壁虎借尾巴》训练素材
- 《四个太阳》整体阅读感知
- 《四个太阳》随堂练习:巩固篇
- 《四个太阳》训练素材
- 《四个太阳》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四个太阳》重点问题探究
- 《四个太阳》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