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法教学及文化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法教学及文化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3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法教学及文化教学

"

论文关键词:交际能力 语用能力 文化教学

论文摘要:交际法教学理论要求语言教学者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实施交际法教学,强调语用能力培养,注重文化教学很有必要。

在汉语教学中,人们对语言教学教什么,实施何种教学法,语言教学中要不要进行文化教学存在一些分歧。这主要表现在三点上,一是认为汉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本体知识的教学(语音的准确性、词汇的扩充、语法与句型知识等),相应采用结构主义教学法;另一点是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它的工具性,因此,语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及语用能力为根本,并应采用交际主义教学法。本文将结合对这二个问题的讨论,探讨语言教学中,处理好文化与语言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相应提出一些建议。

一、 交际能力、语言本体知识及和文化教学

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不断加深认识,提出语言是交际性工具这一功能性观点,语言教学目的、目标也随之不断修正。并明确了语言运用能力包括的内容,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细化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指标。那么交际能力包括哪些因素,它与语言知识是什么关系,它与文化教学又是什么关系呢?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教法教出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读、写的能力),出现交际失误,最终也就达不到学习和掌握并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 交际法教法中文化教学的体现

广义上讲,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目前我区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在介绍一个新语言项目时,往往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起了负面推动作用。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中,教学内容循环出现的方式与原则也应体现在汉语教学中。

三、 交际法教法中文化教学的实现的方法和原则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我们提倡我区从事汉语教学的各族教师不断加强对汉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多样。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交际法与结构主义教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目标的不同。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他提出了课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假设交际”,指在课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操练,包括机械操练和教师讲解等;“教学交际”,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性交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作出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

克鲁姆强调交际活动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每个步骤,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应作为技能培养。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这种从操练到真实交际的过渡与现在流行的“五步教学”的某些环节有明显的共同点。

综上简述,教师只要确立语用学观点,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法教学并在汉文化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各种旨在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是能实现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的。

参考文献:

[1]盛炎.语言教学与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陈潮华.试谈新疆民族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J].语言与翻译,2004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
潜水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第一次乘飞机
五彩虎
我和我的好朋友
小学生抒情我恨
游常州中华恐龙园
“笼中”的小鸟
烧烤之行
这个地方值得去
我只想选择一个人
不服输
家,我的快乐
游漓江
关于构建现代无形资产管理体系的探讨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应当是经济效益最优化
对企业财务预算的几点认识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有关问题的探讨
论有中国特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五大特征
试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分权制与集权制
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的认定
基于对我国企业推广采用加速折旧法的探讨
浅谈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策略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美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启示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考
对我国现阶段财务管理目标的再认识
《地震中的父与子》
《慈母情怀》评课要点
《青山处处埋忠骨》说课稿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鲸》教学评析
《新型玻璃》教学点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后感与点评
《桂花雨》的评课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说课稿
《难忘的一课》说课稿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点评
《新型玻璃》一课
《月光曲》说课稿
《难忘的一课》说课稿1
《丝绸之路》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