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探讨以西方现代理论方法认识语言理论模型
"
[论文关键词]西方现代理论 语言学 语言理论模型
[论文摘 要]西方现代语言学不是关于人脑语言器官的现实描写,它是形式化的模型理论,它受语法自身理论目标的限制,同时严格区分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并且侧重于解释性的研究。
一、西方理论语言学是形式化模型理论,应该把形式化语法与真实语法区别开来
二、西方现代语言学严格区分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是乔姆斯基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转换生成语法时提出来的。乔姆斯基认为,在语言研究中应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本族语者所习得的语言知识,这种知识往往是隐含的(implicit),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者则指本族语者的实际语言运用,也即本族语者具体的说话和听话行为。语言能力是语言行为的基础,语言行为则反映语言能力。然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并不总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实际语言运用并不总是他的语言能力的确切反映,因为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如疲劳过度、注意力不集中、过于激动或过分紧张等),人们往往会出现“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失误现象。例如一个会说英语的人可能会因某种原因把句子“I took the book home.”说成“I took the hook home.”这类语言运用中的失误显然不能表明人们不具备这方面的语言能力。因此,乔姆斯基等转换生成语言学家们主张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区别开来,并认为语言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人类所特有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像结构主义的描写语言学那样仅仅满足于对语言行为作出描写和分类。
三、要以认识解释性的普遍语法,而不要按描写性的个别语法去理解西方现代语言学
传统的语言研究是描写性研究,而西方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是解释性的研究。这一根本目标的差异导致了二者研究方法和方式的根本性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整个语言的世界就好比是一个地球,而我们则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居民,因其浩瀚复杂,无法窥其全貌。进行描写性研究的人好比盲人摸象,各个研究者从自己的语言直觉出发,“摸”向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或某些语言现象,并根据自己收集的语料首先尽量细致地将它们描写清楚,然后再得出自己的规律。然而,由于他们摸到的都只是语言地球的一个部分,而且即使是某个语言现象的语料也是无法穷尽的,所以他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得出的规律也或多或少地会有反例出现,概括力不强。当然这种研究依然有其价值,它的价值就好比我们通过局部地质勘探能够发现某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并找到某些矿藏一样,它描写出的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某些问题,并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然而,仅仅满足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我们的先辈千百年前就能绘制地图,发现矿藏,但是千百年里他们却一直错误地认为地球是平的。解释性研究也许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应运而生的吧,它强调对语言进行宏观的把握和关联性的研究。从事物现象的关联性中发现问题,首先构想语言的整体框架,然后在这个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再进行研究。这就好比我们虽然依然无法见到地球的全貌,然而我们根据环球航行最终回到起点、行星的运行等各个事物间的关系可以推测出地球是圆的,然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正确全面地发现地球的特点。
四、结语
在现阶段,语言研究可以说刚刚从描写性研究进入解释性研究,所以现阶段的目标主要还是建立理论框架,这主要依赖于从各个语言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中来寻找发现。可以看出,西方现代语言学家基本在认知系统框架中进行语言研究的,虽然对于各个子系统中的内部模块和各模块中的规则应是什么的看法不同,但这些理论在语言的语法外模快的关系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这样,现代西方语言学都接受这个外模块系统。西方语言学把句子、语言事实看成是一个物理感知的和意识的共时事件,并且把两者统一归因于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从而通过对语言事件的物理属性和过程和事件的意识属性和过程以及两者的共时联系的研究,推断出人们不可经验实证认识的那个认知系统的结构和属性,这确实是西方现代语言理论有别于传统语言理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戚雨村.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一块小田
- 我很幸福
- 放风筝
- 游阜阳生态园
- 长大后的我
- 我的妈妈
- 参观寿光蔬菜博览会
- 秋天,真美
- 我的死党
- 难忘的一次进“鬼屋”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表扬稿
- 夏日的小溪
-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 我成功了!
-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与明星广告的语用失误研究
- 浅析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 试论口语课中态势语的训练
- 试论人文素质教育观照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之浅探
- 探析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广告语的语用学及文体学特征
- 浅谈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观
- 浅谈语言习得和思维角度观察语言
- 探讨以西方现代理论方法认识语言理论模型
-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初探
- 试论汉语音节结构分析的规范性
- 浅谈两部现代汉语教材语法部分比较研究
- 浅谈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几点思考
-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
- 试论语言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其原因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5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8
- 《中华少年》教学建议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6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7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3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7
- 《中华少年》有感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1
- 《中华少年》课文简说
- 《彩色的翅膀》有感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2
- 《彩色的翅膀》教学建议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 《彩色的翅膀》课文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