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语文教学优化须“四重”

语文教学优化须“四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5

语文教学优化须“四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15-02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知识灌输都很重视,但对学生的情趣、积累、迁移、习惯等方面极易忽视。笔者认为必须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而实现转变的关键是要重视“四重”的培养。

一、重情趣一让学生有兴趣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你若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学生乐学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否则,学生的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根火柴、一根导火线。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有一位教师在教《长城》一课时,先问学生游览了哪些名胜古迹,让学生们讲一讲,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随后教师热情洋溢地告诉学生,自己亲眼看到好多外国朋友不远万里来到长城上。他们站在长城上,赞不绝口,不停地翘大拇指。老师说:“看着这些外国人,我的心头立即充溢着民族自豪感。”说到此,老师的语调是那样的激动,学生们带着对长城的向往进入课文情境,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情感因素,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教师应注重运用这些情感因素去吸引、感染学生。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这样不但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会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生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对课文理解也加深了。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活课堂,使每节课都有新意,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重积累――让学生求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能力的发展过程,它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掌握与熟练、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老师在备课时,脑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什么。一点知识,一些方法,一些启迪,还是一些积累?一谈到积累有人就想到多背。背,是必须的,但一味的追求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作为教师,要站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乐学中自然而然地积累知识。

例如让学生理解性地记片段或背古诗文,可以在把握形象中读,在体会情感中读,在品位意境中读。这是理解性的读和背,效果就会很好。文本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构成了一定的造型功能和表现功能,这两种功能会通过读者的实践以折射的方式显现出来,从而形象鲜明,对这类课文就适用在把握形象中读。有些文章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陶冶和震撼,他们读后就会获得情感的宣泄和净化后的轻松愉悦,对这样的课文要抓住情感因素指导学生好好读。在品味意境中读,即美读,通过美读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如一位老师在教《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时,首先投影了一幅幅与诗风格相近的书画作品,播放着委婉低沉的古筝乐曲,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情境,紧接着齐读、串读,促使了学生情感的抒发,诗人那种由于路途漂泊而寂寞孤苦的感叹让学生产生共鸣,背也很容易了。

三、重迁移――让学生会拓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教育因素,想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更离不开迁移训练。有些学生平时的成绩较好,可一到考试,成绩就很不理想,这就是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迁移能力差的原因,一是基础知识薄弱,二是思维容量不够。由此,知识迁移训练意义重大。教师要勇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自己提问;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有这样一节课,教师正在上课,有一只蝉飞进了教室,这个时候,那些好奇、好动的孩子们把眼光盯到了蝉身上,霎时间教室里骚动了,学生根本无心思听老师讲课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没有去批评学生们而是随机应变,以蝉为教具,开展了有关蝉的成语活动。这时学生活跃起来,老师趁机讲了与成语相关的知识、成语的特定含义。这样的知识迁移,不仅拓展了学生思路,开阔了学生思维,还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老师巧妙地引导,带领学生走向新的领域。这个大拐弯让人惊喜,不能不说这就是一种最好的迁移训练的例证。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要随机应变,灵活驾驭课堂,在教学中把偶发的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不失时机地落实迁移训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四、重习惯――让学生得提高

弗兰西斯・培根说,成功是一种习惯。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只盯着知识的教学是没有出路的教学,千万不能忽视最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根本――习惯。换句话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为了不教”。

例如倾听的习惯,有人说,倾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面对课堂知识,要带着疑惑去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深度学习。再如培养知识整合的习惯。知识不是支离破碎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孩子知识上下勾连的习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习惯就很容易养成。知识的整合要做到环环相扣,前后单元联系,要跨越学科,跨越时空,联系社会生活。离开了校园,孩子们可以游刃有余地漫游“大千世界”,能做到这样,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我是喜欢的一首诗
冉老师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不要打鸟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9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养鸟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友谊之船
留在心里的印象
同学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留在心里的印象
劝说
救鸟行动
行业经济论文4000字:品牌竞争力
澳大利亚采掘行业会计准则的选择论文
浅谈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
行业经济论文2000字:房地产开发
2500字行业经济论文:项目管理
提高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经济论文5000字:城市圈
行业经济论文3000字:企业内部
4500字行业经济论文:纺织行业
浅谈适用作者单位是行政事业的会计集中核算
6000字行业经济论文:产业链
试论行政事业会计关于预算和采购的改革
3500字行业经济论文:开发项目
试论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
石油勘探行业会计准则论文
《画杨桃》 考点练兵1
《想别人没想到的》 写作指导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1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2
《想别人没想到的》 范文习作
《想别人没想到的》 相关介绍
《画杨桃》 范文习作
《画杨桃》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画杨桃》 考点练兵2
《想别人没想到的》 训练素材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点问题探究
《画杨桃》 趣闻故事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整体阅读感知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难点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 知识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