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摭谈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摭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0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摭谈

摘要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感培养 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21―02

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做到以人为本,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和比较中逐步形成语言感悟能力,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整体感受,抓住核心

怎样正确快速的把握课文内容呢?一般可先导入课题,继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谈读后感受,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并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板书课题后首先解释“天堂”(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然后请同学们自读《鸟的天堂》,说一说读后的感受,“你认为鸟的天堂怎样啊?有什么特点啊?”一般,学生较容易说出鸟的天堂“很美”“鸟很多”,这就基本抓住了课文的核心部分。继而可以依次辐射重点段落及重点语句,指导朗读:哪段写了鸟的天堂的美呀?你认为哪句话、哪个词最能表现天堂的美呀?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本文只介绍了大榕树的美吗?还写了它的什么特点?意在引导学生找出大榕树的第二个特点“大”,进而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感悟到鸟的天堂的“大而美”。

二、指导诵读,生成语感

要读好课文,重点词句的指导不容忽视,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学会找重点词句,再让他们感受读,你认为该怎么读好这些词语或句子,有自己的方法,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为什么这些词语要强调等等,这样学生先是对课文有了理解,他们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融入朗读中去,指导起来就更有效果了。对于《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的心理活动的段落,也是训练学生感悟能力的好段落,让学生结合实际,展开想象,再读这一段,很多学生都能抓住这种矛盾的心理进行朗读。

当然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们要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激疑促读、个别检查读、教师范读、看图读文、创设情景读、男女赛读、同桌互读、表演朗读等,力求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酿的蜜最甜,力求作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感素养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养成。

三、品读词句,重点感悟

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课文深层次的含义,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体验。其实,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句上表现出来。课文的重点词句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自悟,摒弃了繁琐的分析。抓住重点词句研读,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自读、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例如《鸬鹚》一文中的“一抹”就是一个“牵一词而动全文”的关键词,整篇课文的内容也都是高度聚焦在“一抹”这个词上的,如果以此为研读点,学生就会深入研究为什么用“抹”?“抹”出了什么?可以收到以一当百、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透过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感悟是多么深刻。经过反馈,学生这一可贵的学习结果既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肯定,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比较揣摩,形成语感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且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学时,老师可通过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调一调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五彩池》中的“美啊!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原句)与“藏龙山上的五彩池真美啊!”(改句)通过比较,学生就可以发现原句更能表达作者对五彩池的深切赞美和热爱的情怀。当然,语言感受的产生是以感性为主体的,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有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中,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地,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五、强化运用,深化语感

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进行着情感和语感的培养。在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文字魅力基础上,教师应引导他们运用语言文字去创造美。如果说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去认识语言文字的美,那么做文章就是引导学生去表现创造语言文字的美,此时学生运用思维去筛选、运用想象去编制,并选用最富表现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在胸,一吐为快,文思如泉,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喜悦,并把这种喜悦之情贯穿作文过程始终,不仅体验到形象的美、情感的美、逻辑的美,也体验到文章语言整体运用的美,从而在语言实践中深化语感的培养。例如《火烧云》是一篇情景交融、精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绘声绘色地把海上日出的景色写得绚丽多彩、宏伟壮观。学生读了此文,真切感受到美的熏陶,此时,可以安排一次读写结合,以求巩固和升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太阳下山的过程,通过想象,写一篇《落日》。“太阳渐渐地落了下去,颜色也开始变暗了,好像在耐心地等待着月亮公公值班呢!仔细看,太阳慢慢儿变成椭圆形,接着,成了半圆,然后又像月牙儿状,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下,可它的余辉却染红了半边天。”学生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出他们对落日的感受,朴实细腻、情真意切,既表现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运用的能力,又反映了他们的情感水准,令人欣慰。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就好比在儿童面前点燃思考的火花,会刺激思维活跃起来。只有寓发展思维的共性于学习语言的个性之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描述古诗《小池》
浇花
美丽的凤凰广场
老鹰捉小鸡
身份证诞生记
一个下雨的清晨
漫画《父与子》——鱼儿的来信
穿黄裙子的白燕
鸡蛋流汗了
天门山
快乐的一天
真好玩
春姑娘
快乐暑假
如何用全站仪和南方CASS软件测绘地形图
阀门常用术语解析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新疆下坂地水库坝基防渗墙试验施工
液压泵站设计与使用中一些问题的分析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法人管理模式探讨
振孔高喷灌浆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
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对大坝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防洪堤设计的一般步骤
水位变化对自嵌式挡墙的影响
明代弘治年间的黄河灾害及治河活动
水资源与海洋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字词意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字词意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写作指导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字词梳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整体阅读感知
《千年梦圆在今朝》老师语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范文习作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重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问题探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讲义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训练素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讲义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