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阅读教学长文短教之策略

浅谈阅读教学长文短教之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0

浅谈阅读教学长文短教之策略

摘要 进入中高年段,文质兼美的长文在教材中的比例逐年升高。这些“长文”内容丰富,信息繁多,造成了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的现象。许多老师将新课标提倡的“与文本深入对话”误解为逐段、逐句、逐词地细读分析,尤其面对长文,实在有违“增效减负”的教学宗旨。本文试从教学设计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学思路的选择方面进行阅读教学长文短教的初步策略探究。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增效 减负 长文短教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61-02

不可否认,当下新课改面临着许多不可回避的难题。尤其是面对中高年段的长文,内容丰富,课时不足,让老师们无所适从。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对新课标提倡的“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认识有偏差。在预备阶段从表达形式到中心思想,从故事情节到知识架构,每一节备课都面面俱到,近乎完美;在上课时更是纠结于逐段、逐句、逐字地细读分析,不落只言片语。如此一来,整个课堂“青菜萝卜一箩筐”,学生难辨主次,对文本的体会大多浅尝辄止,收效甚微。如何真正做到对文本主动使用而不是被动应对;如何精心设计,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增效,学生减负,值得每个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笔者从教学设计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学思路的选择这三方面进行了阅读教学长文短教、以约驭博的谋略探究。

一、细读文本,抓住“着眼点”

长文短教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应指教学内容精当,教学过程简约。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力求“一课一得”,所以,在思考长文“如何教”之前,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什么”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如何教”将无从入手。

(一)捕捉语文价值

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到的知识。作为语文课文,它首要承载的是语文教育任务,要“理解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来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鲁迅的《少年闰土》写于上世纪20年代,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而课文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异的。根据这样的建议,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在此课的教学中落实的是对少年闰土外貌的特点的体会――海边农村少年形象就比较合理。所以,体会少年闰土的特点才是应该捕捉的“语文价值”。

(二)品悟语言特色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长文,因作者不同、体裁各异、题材千面、行文风格或语言特点是迥然不同的。比如,说明文语言通俗易懂,用词精准。如五上《假如没有灰尘》;散文《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堪称“语言艺术大师”的老舍,全文的语言简洁朴实,像“一擦黑”“清一色”等口语化的词语,无不透着北京韵味。这些语言是独一无二的,在解读中要注意区分,品悟语言的准确与巧妙。

(三)迁移同类文章

对于理解同一类的文章或者同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尝试用迁移、归纳的方法来理解。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流畅清新,感情细腻真挚,宁静中透着激越,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三年级的《和太阳赛跑》和五年级的《桃花心木》就是他的作品;把林清玄的这两篇散文放在一起,他似乎总是在悠悠地叙述生活的事物中,让人获得生活的启示。而这一点,可以归纳为阅读林清玄部分散文的基本模式。于是,教学《桃花心木》时,关注、聚焦“这一个”价值:“事物”中的“启示”,就能达到“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的目的。

二、整体把握,寻求切入口

特级教师黄玉峰曾说:“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切入口。这不仅是教师在组织“长文”阅读教学时的一种重要手段,更应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语文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独立阅读“长文”奠定基础。

(一)以题眼为切入口

文有文路,题有题眼。有的题目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慈母情深》《将相和》《开国大典》等;有的题目往往是文章中心的体现,像《跨越百年的美丽》围绕“美丽”表现的几个方面组材。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大有裨益。

(二)以文体特色为着手处

文章是作者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独特认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体裁非常丰富,不同的体裁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明了体裁的特点,依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以“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的方式呈现,这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是前所未有的。“精彩片段”不仅长,而且“碎”。一位老师通过“读书会”的方式,借助“梗概”与“精彩片段”进行名著导读。将了解名著与学习课文相结合,将简介整部作品和阅读精彩片段相结合,试着判断“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不断加强教科书对读“整本书”的引领力度,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达到删繁就简、领异标新的效果。

三、紧扣一“点”,突破重难点

“长文短教”,要把长文变短,精要在取舍。如何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产生最大的语文效应,只有善于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抓住一“点”,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我认为落实语言训练点和挖掘写作范例点是比较实际的。

(一)落实语言训练点

阅读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对于长文,其丰富的语言是我们训练的着眼点。比如:教学五年级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我紧抓“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一关键句进行教学,让孩子认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并能在小练笔中学会运用。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仅加深对文本理解的深度,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积累。

(二)挖掘写作范例点

由于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均在不同程序上发挥了其作文的样板作用。因此,对于某些长文,我们完全可从作文方法指导的角度来进行处理。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典型长文,同时也是一篇典型的写人文章。从写作的角度,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质疑:文章是通过几件事来写伯父鲁迅先生的?这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写人离不开记事,从事情中可以反映出人的品质。针对学生经常抓不住写作重点、记流水帐的毛病,可结合课文救车夫的段落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引导学生领悟:写人需要以事为载体,同时要善于通过动作、语言、环境等的描写丰满人物的形象。同时,这篇文章的构段方式、用语特点、表达方式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习作范例。

综上所述,长文短教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学习方法。对于“长文”,只要教师能细读文本,取舍合理,找准切入口,紧扣训练点,相信实现长文短教,打造高效课堂指日可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浇花
美丽的凤凰广场
真好玩
春姑娘
漫画《父与子》——鱼儿的来信
描述古诗《小池》
一个下雨的清晨
老鹰捉小鸡
天门山
鸡蛋流汗了
快乐暑假
身份证诞生记
快乐的一天
穿黄裙子的白燕
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对大坝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振孔高喷灌浆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
明代弘治年间的黄河灾害及治河活动
阀门常用术语解析
防洪堤设计的一般步骤
液压泵站设计与使用中一些问题的分析
如何用全站仪和南方CASS软件测绘地形图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法人管理模式探讨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分析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水资源与海洋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新疆下坂地水库坝基防渗墙试验施工
水位变化对自嵌式挡墙的影响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讲义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字词梳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范文习作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字词意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整体阅读感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训练素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讲义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问题探究
《千年梦圆在今朝》老师语录
《千年梦圆在今朝》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字词梳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字词意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写作指导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