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教学

试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试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教学

"

[论文摘要]从文化相互影响的观点出发,指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应渗透相应的中国文化因素,并分析了这种渗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中国文化因素;教学

“扣国文化是山,西方文化是水。”关于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徐葆耕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多数受儒家‘文以载道’的影响,强调教诲,希图教人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着无疑是有意的。但与之俱来的缺憾是表现人性的丰富性方面受到限制。在西方文学中我们更深切地感到人生有如河流般的活泼性与易逝性。西方文学认为,裸露的灵魂是美丽的。他告诉我们灵魂中有光明与黑暗,并把人类已积累的痛苦的摸索展现给我们。”可见,一个希望全面认识自己的人,不仅应该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应该了解西方的文学。本文仅以英语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英美文学课程为例,谈谈中国文化因素与英美文学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对广大教者和读者有所启示。

一、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相应的中国文化因素的可行性

由于优秀文学作品和先进文化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在教授《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或者《英美文学史》时,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大胆引入中国文化因素。这样不仅可以使老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求学贯中西,而且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活跃课堂气氛。笔者以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相应的中国文化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2.作品题材。作为一种小说形式,冒险故事是英美小说的重要内容,它是英美文学的一大特色。英美两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都善于以主人公的冒险故事和探险精神去吸引读者,从而取得某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和感化效果。因此,在讲到有关冒险题材的小说作品时也可将我国古代著名的冒险故事进行对比。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西方小说家们并不仅仅在为娱乐、刺激而写冒险故事,他们是在为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以及海外掠夺呐喊助威和歌功颂德。而郑和航海的目的却非如此,“朕派你下西洋,一是联系友好邻邦,二是去查实建文帝是否已经逃到海上。”从这两个目的来看,当时郑和出海远没有鱼肉别国百姓和抢夺财富之动机。但西方的航海家却恰恰相反。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划地为营,据为己有,无论是哥伦布、麦哲伦还是达加码都毫不例外。通过穿插郑和航海的故事,学生当即明白原来航海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力的集中体现,而且出海的动机和目的又各不相同。于是他们就会重新审视和领悟英美冒险小说的本质,而且理解更加深刻。

3.传统观念。在讲授培根的著名随笔《论婚姻与单身》时可以很自然地将我国的一些封建的、不公平的陈规陋俗结合起来。培根认为,妻子就丈夫而言,是“年轻人的主人,中年人的伴侣,老年人的保姆。”他还认为,“女人即使家给了坏男人,婚姻也给妻子提供了改正他们错误的机会”。实际上,这种男尊女卑的婚姻道德观在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里同样可以找到相似之处。中国的封建传统认为,品质优良的女性必须严遵“三丛”和“四德”。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以及“女德、女言、女容和女工”。虽然培根不是在做中国式的道德说教,其本质如出一辙,即他亦认为男尊女卑,女人生来是男性的附属物。所以,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中西文化都有其糟粕的一面,我们必须本着批判的原则对其有选择性的继承。

可见,在英美文学课堂中渗透相关的中国文化因素是完全可行的。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学习者,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同时还要善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引导学生联想。总之,只要认真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新思路,通过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必定能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相应的中国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2.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虽然有失偏颇,但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持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西方文学不仅是西方人心灵的历史,且同样是我们灵魂的历史,但它毕竟主要从属于西方,主要是为西方的统治和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的“英语热”,必须有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和增强国民主体性的紧迫感。

在美国的建国史上,有关于一伙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到达北美的记录。椐记载,最开始时,这些教徒是先到达荷兰并准备在该国定居的。正是因为担心自己的语言荷兰化和传统的荷兰化,他们才再次跋涉、历尽艰辛逃到美洲的。还有,在熔炉美国缩影之称的纽约,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由于担心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年之后会完全“美国化”,于是,意大利人建立起意大利人区,爱尔兰人组成爱尔兰人帮,日本人组成日本人社区,中国人联合起来组成自己的华人圈。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他们在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相反,他们是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人多元文化。因为这既可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又有利于发展和繁荣多元文化,毋庸置疑是正确的。当前,源远流长的欧洲传统和文化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即有被美国化的危险。众所周知,美国文化和美国意识一直有着深深的欧洲烙印。可以说没有欧洲文化就没有今天的美国文化。但是,随着美国的日益兴盛和强大,它已返宾为主成为影响欧洲文化的主角。因此,欧洲诸国正面临丧失传统文化特色的危机,对此各国已经十分警惕。文化侵略之风愈演愈烈,各国传统和文化之间的冲击现象日益凸显。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笔者以为:如不增强主体意识,不加强传统和文化的保护,必有“不灭其国,其文化自然灭之。”现象出现。

三、结语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全体人民凝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团结,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增强国民主体性的紧迫性,从而将中国文化因素寓于英美文学教学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记一次难忘的拔河比赛
“六一”儿童节
小白狗的故事
快乐的儿童节
未来的汽车
谁来帮帮我?
日记一则
吹泡泡
我的学校
我是学校小导游
梦游海底
日记一则
文竹
比美
春雨
招商邀请函
英文版生日邀请函
英语商务邀请函
同学聚会邀请函
展会邀请函
校庆邀请函
订货会邀请函
毕业典礼邀请函
活动邀请函
实习邀请函
生日邀请函
商业商务邀请函
开业邀请函
旅游签证邀请函
庆典邀请函
浅论知识产权争议ADR的功能、价值及模式(1)论文
高尔泰及其所代表的中国现代美学新潮
网络时代公众场所偷拍偷录问题探究(1)论文
解决婚姻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打架”之路径(1)论文
试论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完善(1)论文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
试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论文
电影剧作模式论
论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机制(1)论文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政府与市场关系再思考
论美学的现代发生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会员资料)
关于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1)论文
《两只鸟蛋》教案
《小熊住山洞》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
《夏夜多美》教案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画风》(第一课时)教案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美丽的小路》教案
《借生日》教案
《失物招领》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与评析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