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关注语文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浅谈关注语文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9

浅谈关注语文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 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

论文摘要:基拙教育课程改革,给师范院校培养师资提出了新课题,中文高师生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今天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就是明天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为使他们步人学校就能投身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当前更新教育观念是首要任务。中文高师生更新教育观念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大语文教育的语文教育观;学习主体、各具个性、发展进步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观;以及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

1.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在纠正“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的同时,我国已把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中文高师生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大多对素质教育没有正确的理解,甚至把素质教育理解成是培养个别学生的某项特长。因而,中文高师生应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把握以下三点;首先,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必须把“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目的。其次,必须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作为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方针与要求,大力提倡通才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全新的教育模式。第三,正确认识教育目的与过程的关系。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唯一的,而教育活动的过程则是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的,两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中文高师生应明确,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这样他们从教时才能把侧重点放在那部分所谓的“差生”身上,调动起学生本身的潜在优势,在语文基础教育中使所有受教育者各有收获,不断学习,共同前进。

2.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联的。大语文教育观就是从语文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上来认识语文教育。李杏保、陈钟梁在(纵论语文教育观》中谈到整体语文教育观时指出:把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相关领域及内在机制紧密联系起来,从整体上系统地关注语文教育,形成了整体语文教育观,而大语文教育观即是整体语文教育观的体现。中文高师生在了解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定会发现:大语文教育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给原本囿于封闭状态的语文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们能从语文教育改革的实际中看到并认识到,为了适应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语文教育内容和语文教育渠道正相应地向多维空间进行开拓。语文教育在加强其课堂教学这个主体阵地建设的同时,又将校内的语文课外活动、校外语文社会活动开辟为语文教学第二渠道。教师们在探索在努力,加强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对语文教育的正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无比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丰富滋养,得以尽快和谐、健康地发展与成长。看到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脉搏,中文高师生会一改过去对语文教育只是课堂学课文的偏见,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苦练基本功,并勇于创新,以待教学时大显身手。

3.更新人才培养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曾强调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把教育的育人功能定位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培育创新人才这一基点上,是我国教育具有战略眼光的重大决策,同时也给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即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上。而初登讲台的高师中文生往往十分羡慕那些语文大师,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发现语文尖子生,做个“伯乐”。其实创新人才是培养出来的。怎么培养呢?要在教师、教材等诸多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首先,要做思维品质优良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是把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直接搬给学生,把生吞活剥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授人以“渔”。他们会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激发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善于思考,主动提问,思维活跃。这样的教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联系地、发展地、辨证地思考问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并能合作探究。其次,要有适宜的语文教材。新的语文教材突出了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核心,重视学生视野的开拓,除了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外,还要重视思维训练。教师在运用语文新教材时要突出这一新特点,侧重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改革的同时,教材也在改革,语文新教材 具有弹性化特点。这就要求中文高师生学会科学安排必 修课、选修课、实践活动课。义务教育以必修课为主,高中要增加选修课。如结合各单元的特点,利用自习时间开展活动课,定期组织专题讨论研究等。还要训练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开发并利用课程资源,钻研教材的同时,中文高师生还应认识到教育目标多元化的特点。这就要求他们从教时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要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素质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材改革的趋势正向着内容的综合化发展,这就要求中文高师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要注重学生综合技术的培养。

树立新的师范教育理念,要思想到位,更要行动到位。要学习理论,要思考设计,更要亲自实践。中文高师生除到中学实习外,还要在大学学习期间模拟实践。我们的作法是:

1.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课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向“学科+教育”转变。如写作课,既开基础写作,又开实用写作。基础写作既讲写作理论,又让学生动手创作,还结合中学写作教学的实际,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训练。实用写作密切联系现代生活的实际教学,既突出了大语文教育观,又提高了中文高师生的整体素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专业课知识,又训练了教育教学技能。为今后胜任高中的选修课和实现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联系奠定了基础。

2.训练检测教学基本功时加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常规下,中文系学生的基本功是“三字一说”,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讲说。我们对此按计划照常安排训练和限期检测。但作为21世纪的新型语文教师,只“三字一说”过关是不能达到社会需求标准的。我们结合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和语文教学的新特点,组织了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从优选教学内容、胜任选修课和上好活动课三方面制定目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达标训练。如布置学生搜集优选教学内容的案例,交流讨论后汇编成册;开展高中生选学课教学设计大赛及活动课观摩研讨等。

以上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谈了中文高师生教育教学素质的培养。我们深知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人才竞争更加激烈,21世纪社会更需要具有外向型、国际通用型智能素质的人才,更需求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自信坚韧、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更要把握语文课程改革的脉搏,跟上语文改革前进的步伐,从思想理论和行动方法上为我们的高师生做好出征前的充分准备,使他们在广阔的 语文教学改革的天空中自由奋力地翱翔。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试题评析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作文试题
试题评析
作文试题
转折
转折
有句话常挂嘴边
摆渡手
新“少年中国说”
转折
有句话常挂嘴边
在爱的牵动下飞翔
内心的独舞
作文试题评析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支票的托收手续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2
《北京亮起来了》随堂练习 巩固篇
《日月潭》 趣闻故事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日月潭》 考点练兵2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日月潭》 范文习作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日月潭》 训练素材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北京亮起来了》 重点问题探究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