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4
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
背景知识 “灰空间”的建筑概念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牷对于后者他大量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在日本建筑中,灰空间是一种过渡的空间,无法明确的界定是室外还是室内,但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觉。也可以说是“从内部进行的环境设计”。
“灰空间”一说,大都指建筑中的空间概念,属过渡性地带,即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
然而,对于空间的创造,空间体验占同样重要地位的园林设计而言,即使不提这一名词,过渡性空间的考虑与设计也显得十分突出,其作用亦是不容忽视的。诸如园林中各要素间的过渡,映衬;园林空间与建筑空间,城市大空间的衔接;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的转换等,灰空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空间和实体的艺术创造,灰空间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作为景观因素,它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加园林景观的深度,由此产生有强烈对比效果的虚与实。留园入口空间“一波三折”的处理手法是极佳的佐证。
鉴于此,有必要对园林中的灰空间做出探讨、总结。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又最易被忽视的。细部体现水平,细部同样表达着对人的关心。
植被、水体———硬质空间的柔化园林设计中植被、水体的应用对于硬质空间的柔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特色,为景观提供了富有生机,充满感性、活力的空间。不同形式,不同色彩的组合、搭配在视觉、听觉上给人以感观的刺激;也因为在形式、色彩上的变化,给园林景观在时间上以空间的转换,不至于单调、无变化。
台阶———不同高差的转化台阶是不同高差的地面结合方式之一。虽然,属于交通性质的过渡空间,但也能创造出动人的线的造型,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台阶在园林设计中往往会摆脱其纯功能性,夸大并与场地结合,营造出多功能极富韵律感的空间。
小品———视线的引导城市中的各种设施,如花坛、灯具、雕塑、花架、座椅等,一般是出现在不同空间的连接处,像开放空间与秘密空间;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园林内空间与城市外空间。小品在此不仅起着点缀的作用,同时也是对视线的引导和汇聚,形成焦点,标志着此空间与彼空间的区别,暗示其存在。
铺装———空间的划分园林设计中地面铺装同样起着对空间进行划分的作用。当然,这里并非单指在材料上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体现在形式上的变化。古代的卵石模纹,日本的“榻榻米”都因其自身形式的组合,使得所在空间或突出,或连续。在视觉上、心理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园林中各要素并非孤立的存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相互穿插、相互渗透,才会显出作品的整体协调性。只是在某一部分,某种要素会占着主导地位,而使其自身得以强调罢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双手
- 五一劳动节的
- 大树的哭泣
- 堆雪人
- 现成小广告众生相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桂花
- 难忘的一件事
- 感谢我的老师
- 敬佩的老师
- 遵守交通规则
- 升国旗
- 绿色小卫士
- 小狼滔滔
- 鸡
- 论稳健的财政政策与提升财税立法
- 电子商务税收理念与制度探析
- 另一种视野下的税收法定主义
- 电子商务与税收
- 论税收筹划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 “税收强制措施”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 减税:分析与抉择
- 欧盟的农业和税收政策
- 国外社会保障税制比较与启示
-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思考
- 税收竞争有害论质疑(二)
- 1999年税收政策主要变化一览
-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下)
- 要把企业走出国门的国内税收问题解决好
- 完善民营经济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
- 《葡萄沟》第二自然段学习案例
- 合理利用多媒体感悟文本──《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葡萄沟》教学反思
- 《葡萄沟》教学后感
- 《葡萄沟》教学随笔
- 《葡萄沟》教学反思
- 课上吃葡萄干──《葡萄沟》课后教学笔记
- 新的学习方式 活的语文课堂──《葡萄沟》教学案例分析
- 读课文,一遍有一遍的目的
- 《葡萄沟》教学反思
- “五光十色”如何教学?
- 评邱小平老师的《葡萄沟》
- 《葡萄沟》教学反思
- 《葡萄沟》案例分析
- 以读品文──《葡萄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