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读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浅读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9

浅读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课型之一,约占总学时的五分之三。《小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课不能局现于巩固知识、操作技能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注重预感实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习题做适当调整、组合、补充,组织行之有效的练习,使之能有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能从质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如何让数学练习课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进一步优化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概念下教师们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究竟怎样的练习课才能让学生听起来“有听头”、教师上起来“有上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接下来我就在练习课上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练习课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练习课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最忌无的放矢、为练习而练习,甚至泡制“题海”。一要水乳钻研“课标”,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明确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和功能,要根据班级特征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的习题作适当的调整、组合、补充,对每一道习题都要用足、用好、用到位,发挥习题的价值;三要注重解题后进行反思或小结,学生完成题目的解答,还不能算结束,要是解题的方法牢固树立、融会贯通,必须进行反思或小结。例如,在练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如中间有“0”的乘法进行单独训练或是对持续进位分乘法进行训练。不能既训练这又训练那,否则到最后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的。针对学生可能涌现的种种过错给予训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二、练习课要有趣味性

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自控性较差,许多时候还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为练习课没有新授课那么有吸引力,学生容易心不在焉,容易纪律松散。怎么办?可以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小小运动会、数学扑克、争当优秀邮递员、猎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我经常制作一些小动物头饰,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例如,在讲“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玩具店”的游戏。将5件小动物玩具剪纸贴在黑板上,宣布每件玩具的价钱和购买要求(钱要不多不少),教师做售货员,学生为顾客,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游戏,把认识与使用人民币紧密结合起来,购买活动热烈有趣,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练习课要有层次性

练习课编排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必须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注意沟通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练习的层次性。

(1)练习课的内容要做到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扩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

(2)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要充分体现在实施课程标准的实践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练习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对练习的不同需求,从而在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实现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例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中,先口算,再笔算,复习再现笔算减法的法则,并与不退位减法进行对比,接着进行解析练习,最后是两位数加减(进退位)混合练习,这样的练习设计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层层渐入,收到理想的练习效果。

四、练习课要注意灵活性和多样性

设计的练习题要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一是题型上,除采用计算题、应用题等题型外,还应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改错题等概念性、思考性比较强的题目配合使用,还要加强对易混知识的对比练习、变式练习;二是性质上,应设计顺向性练习和动态练习、书面练习和实际操作练习等等;三是结构上,应根据一定的目的,设计适量的题与题之间彼此相关的题组,使所学知识趋向于系统化、网络化。特别是在单元和期末练习时,设计一定比例这样的题组,使促进知识结构的整体化。练习方式多种多样才能使学生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雪深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首先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发现9的口诀特征,从而很快记住9的口诀。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双手表示的方法熟练记住9的口诀。总之一节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在练习中设计不同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例如是非我来辩,选择我最棒,摘苹果,捉鱼等趣味练习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中的内涵。

五、练习课要有创造性

设计数学练习除了注意培养孩子一般思维品质的基础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一是从一题多变出发,通过改变条件、问题和情况,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二是从一题多解入手,通过一题多解,启发学生从一个问题中寻找一个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解题途径。通过这类问题的训练,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并启发学生在多解中找联系,找出最简洁、最巧妙的解法。三是从一题用够、实现精炼做起。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发挥练习题的功效,力求把练习题用够、实现精炼。四是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做起。可以给出已知条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编题;也可以对一个问题给出几个算是,让学生根据算式的不同,编出不同的应用题。例如:教学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购物的情景图,货架上,摆有练习本、文具盒、熊猫、布娃娃……画面上有售货员阿姨和小朋友的对话,给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购物情景,让学生主动进入商店了解信息,了解售货员和小朋友的对话,说说他们在议论什么?也就是想买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生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如何解决呢?我首先让学生试做,然后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对问题解决失败的学生我也让他们重复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借助购物的生活经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长知识,长才干。了解数学的作用,体验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识练习课的地位作用,认真的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句话;锁定目标不放松,由浅入深层次清;丰富多彩不呆板,反馈调整突重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从广告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走过四季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走过四季
拒绝自然
感受自然作文
我从报刊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感受自然_秋天篇
“人化自然”视野下的生态困境及超越途径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互动教学的运用分析
社会制度的人性化转型与环境崩解
中国生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浅读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让规则与自由同行
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化解“环境悬崖”的思想机理
环境正义视角下邻避治理模式的重构
如何引导西藏学生拓展写作空间
浅谈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改进策略
漫谈初中蒙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显生宙时期生物大灭绝及其对当代气候失律的伦理启示
浅谈汽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言传身教育人心以德树人利千秋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一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巩固篇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提高篇
《触摸春天》美文欣赏 没被改写的人生
《触摸春天》写作指导
《永生的眼睛》相关文学常识
《永生的眼睛》阅读提示
《永生的眼睛》重点问题探究
《永生的眼睛》老师语录
《永生的眼睛》课文简说
《触摸春天》随堂练习 提高篇
《触摸春天》训练素材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二
《触摸春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触摸春天》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