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动词的优化释义模式初探

动词的优化释义模式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动词的优化释义模式初探

"

摘 要:释义不仅是词典编纂的中心任务,也是词典内容的核心。语义理论与词典释义一直以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语义网络与词典释义的结合必然使词典学理论获得极大丰富。新的词典释义模式也会使词典编纂更加科学化。本文以动词为切入点,在对动词语义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汉语学习词典中存在的问题,力图为建立汉语学习词典中动词的优化释义模式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动词语义网络 释义 词典编纂

一、介绍

二、语义网络结构

语义场是指词义划分出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单位形成类别、位置、层级等结构关系,组成一个有序整体。要确定一个词的意义构成成分,须将该词的意义和同一语义场内的词,或邻近场内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如果若干个义位含有相同的表彼此共性的义征和相应的表彼此差异的义征,因而连结在一起,互相规定、互相制约、互相作用,那么这些义位就构成一个语义场。语义场是现代语义学关于语义的重要单位,语义网络则是面对信息处理的一张虚拟的、形式化的网。但义素、义征、义位和语义场等语义单位为语义网络的构建提供了工具和基础。语义场是一种有着内部意义关联的虚拟的空间领域,为信息处理建立网络提供了可能性。

三、动词语义网络结构与词典释义

Collies等人提出了分层网络模型(Collies &Quillian,19

6

9) 和激活扩散模型(Collies & Quillian,19

70)。这两个模型分别把语义概念和词汇在大脑中的存储视为“节点(nodes)”,强调节点之间的连接及其连接而构成的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激活及抑制。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释义模式才能满足词典使用者的需要一直都是词典编者的追求目标。如果在释义中引入符合读者群的认知语义结构无疑为词典释义增添了新的活力。能让读者满意的释义模式也必然要吸收分层网络、激话扩散网络等语义网络模式的精髓。

1)分层网络

分层网络模型是Collies&Quillian(19

6

9)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型提出的一个语义记忆和表征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基木单元是概念,表示为“节点(nodes)”。每个概念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覆盖性最强的概念处于模型的顶部,同等级别的概念处于该网络的同一层面上,在模型的底部则为具体的下层的概念。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有节点连接起来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分层网络。例如打听、咨询、请求等都是一个分层网络模型中的节点,各节点具有不同的特征。“问”的概括性最强,因此位于模型的顶部;居中的是基本层范畴,如询问,模型的底部则为打听、咨询、请求等一些更为具体的概念。

分层网络模型具有如下特点:

一、分层和连接是分层网络模型中的重要因素。上层与下层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包括”来表示。如“问”包括“询问”,“询问”又包括“打听”、“咨询”。同样,下层的概念可以用“是”表示与上层概念之间的关系。如“询问”是“问" ”,“打听”是“询问”。

2)激活扩散网络 张晓东(2003)指出:首先,激活扩散网络模型的复杂性和可扩展性。节点之间通过相互连接组成了复杂的网络。在此模型中,概念还可以作进一步扩展和引申。同分层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放弃了概念的层次性和特征,而以语义的相似性将词汇连接起来。在此模型中,每个概念都是一个节点。其次,因为节点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概念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建立的,所以节点之间连接更具合理性。最后,激活扩散模型比相对分层网络模型更有灵活性。桂诗春(2000)认为激活扩散模型的灵活性能够解释各种词汇和概念研究中的试验效果;能够解释提取概念和它们的特征的多重路径。

这两个模型对语义及语义表征的假设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词汇处理的大脑机制。不同的是激话扩散网络没有分层网络那样层次分明,而更像连接主义的认知模型。它不仅能像分层网络那样对上下义的种属关系做出反应,而且更像是一种语义上的联想。

四、结束语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词典学必然将吸收更多的先进的语言学理论成果,释义的研究是近年来词典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从动词释义中动词语义网络的运用来看动词释义则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动词释义在释义中的重要地位的研究分析,指出了动词语义网络运用对动词释义的影响意义,拓展了释义研究的范围,丰富了释义研究的层面,也为今后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思路。随着动词语义网络研究的深入,动词释义中动词语义网络的运用也会越来越完善,动词释义也会更加科学化。英国学者谢凯里特齐(A.Shaikeritch)认为语义上有联系的词应该在上下文中共同出现。既然语形结构是以语音为手段将语义结构投射在表层上形成的,我们也可进一步探究处于同一语义场中的意义关联的动词是否能表现出形式上对应的相关;反之,通过形式的标准,是否可以探究出动词的语义序列。另外动词义征分析和语义分布特征也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2]Lyons, John. Seman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Saeed, J. I.. Seman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Zgusta, L. Manual of Lexicography [M]. Mouton: The Hague. 1971.

[5]陈昌来.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

[6]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 北京:中华书局. 2004.

[8]陆锦林. “切夫语法”概述.国外语言学,1980,

(3).

[9]鲁川.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林杏光.词汇语义与计算语言学.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12]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 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14]章宜华. 意义一篇章模型及其释义功能.现代外语,2002,

(1). [16]张志毅.同义词词典编纂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1980,

(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家乡的小河
秋天到了
可爱的小白兔
赞美春天
热闹的春天
春天
美丽的荷花
找春天
今天下雨了
秋天
学校的那片竹林
雨景
有趣的云朵
秋姑娘来了
拍照片
关于废除死刑的宪法学思考(1)论文
试论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部分上市公司虚增经营业绩的动机与手段分析
资产评估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对策
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财务工作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介绍
现金流量折现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
浅议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方法
环境义务入宪的路径分析(1)论文
财务控制成本理论基础及其构成分析
票据活动应注意哪些时效
浅探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巨人的花园》口语交际教学──三人连上完整课课堂实录
《巨人的花园》听课笔记
《巨人的花园》阅读教学──三人连上完整课课堂实录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表演,理解词语意义的妙招──《巨人的花园》教学片段赏析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评课
《巨人的花园》作文教学──三人连上完整课课堂实录
《巨人的花园》教学案例
《巨人的花园》教学案例反思
《巨人的花园》教学后记与反馈
《巨人的花园》教学实录
《巨人的花园》教学点评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名师精讲《巨人的花园》──巨人终于醒悟了
《幸福是什么》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