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测度是非问句的历史演变
"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测度是非问句,笔者从历时的、共时的动态的角度来观察是非问句继承和发展的特点。上溯秦汉,下探明清,得以阐明测度是非问句的历史衔接情况,这使我们对测度是非问句的历史稳定性有经较明晰的时间轮廓,对其在各个时代时代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把握。
[关键词]是非问 测度问
测度问句是对事态现状或未来作出推测的一种疑问句。提问者如果对某个命题不太有把握、需要对方确认,或者要谦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常常会使用测度问句。常见的测度语气词有:“乎”、“与”、“邪”等,译成“罢(吧)”。测度语气词经常要和前面的副词或句首、句中语气词前后呼应。较之一般是非问句,测度问句的产生可能略微偏晚。张玉金指出:“在西周汉语的语料中,可见询问句、反问句,但未见到测度问句。”由此,可以推断测度问句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
一、上古的测度是非问句
上古时期测度问句的运用十分普通,主要依赖句中语气副词“其”、“得无”、“得微”、“得非”、“得毋”、“无乃”、“殆”和句末句中语气词“邪(耶)”、“乎”来生成。表示一种测度语气,用于测度问句末,表示说话人对某一件事情已经有了一种估计,希望得到对方证实,表示这种介乎疑信之间语气的“乎”,可译为“吧”。例如:
1)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齐物论》)
2)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四》)
3)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
4)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三国志·明帝纪注》)
5)得毋有伏兵乎?(《汉书·李陵传》)
6)无乃为佞乎?(《论语·宪问》)
7)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礼记·檀弓下》)
8)今卒睹夫子于是,子殆可语敖为友乎7(《淮南子·道应》
二、中古的测度是非问句
上古的是非问句的测度语气词经常要和前面的副词或句首、句中语气词前后呼应,而中古的是非问句则可单由“邪(耶)”、“乎”构成,根据一些文献我们可以知道东汉末年,语气助词连用没有发展。赵长才指出:“西汉时语气助词连用的现象”“已经明显地比战国晚期的语气词连用种类和连用次数减少了”,“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些方言和个人的不规范成分被淘汰了,继承下来的大多是最重要、最富表现力的连用形式”。如:
1)流可枕,石可漱乎?(《世说新语·排调》)
2)桓公曰:“同盘尚可相助,况复危难乎?”(《世说新语·黜免》)
3)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邪?(《世说新语·文学》)
4)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世说新语·任诞》)
即使如此,上古时期的一些句型在中古仍有保存,如:
1)人问之曰:“卿凭重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世说新语·言语》)
2)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无”(《梦溪笔谈·盛文肃》)
中古还新生出一批表测度的语气副词“将”、“将无”、“将乖”等。“将”是近现代汉语中非常活跃的一个动态助词,它产生于唐五代时期。到晚清时期逐渐消失,其使用的时间大抵与近代汉语相始终。例如:
1)鬼曰:“卿太重,将非鬼也?”(《搜神记》第十六回)
2)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谢安始出西戏,失车牛,便杖策步归,道逢刘尹,道曰:“安石将无伤?”(《世说新语·任诞》)
4)方令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世说新语·政事》)
三、近代的测度是非问句
唐五代之际,表测度的语气副词“莫”、“莫是”、“莫非”、“不应”、“应莫”、“敢是”、“想是”、“想必”、“敢是”、“敢莫是”、“莫敢是”等相继问世,逐渐取代了先前的“将”、“将无”、“将不”。例如:
1)净能问长官曰:“夫人莫先疾病否?”(《敦煌变文校注·叶净能诗》)
2)你今只凭这小厮口内言语,便问他杀人的公事,莫非公道忒偏向么!(《金瓶梅词话》第九回)
3)那厮看了永儿如花似玉生得好,肚里与决不下道“莫不昨晚我真个眼花了?”(《三遂平妖传》第六回)
4)今日见此生口,莫是应我梦也?(《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
5)三藏道:“这獐鹿想是太保养家了的?”(《西游记》第十三回)
6)“恭喜大王,上界此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西游记》第四回)
7)敢问小姐常出来么?(《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8)前此还有个传说,道会上不见了许多皮,敢也是你么?(《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五回)
四、小结
必须指出的是,此期出现的疑问语气副词的调整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而是类化的产物,其中蕴藏着类型学的意义。联系其它类别的语气副词(肯定类、否定类、强调类、测度类)的演变状况,我们认为:从中古到近代,汉语的整个语气表达系统发生了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更迭,这其中除了公认的语气词外,还应当包括语气副词在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悄悄来了
- 一堂写作课
- 读《伤仲永》有感
- 写作课向我们走来
- 电风扇和取暖器
- 老师就像园丁
- 第一天上学
- 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火警演习
- 《水浒传》观后感
- 打工记
- 学捉七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一条鱼儿的旅行
- 游响石山风景区
- 整合审计资源—扩展审计功效的战略举措
- 审计新问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内容及方法
- 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及其规避
- 我国国家审计模式重构的探讨
-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的九种违规形式及审计对策研究
- 谈谈我国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的几个要点
- 确立舞弊审计的研究
- 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
- 当前效益审计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
- 中国审计市场动力转换分析
- 试论政府审计在财政监督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趋势
- 会计估计存在的问题与审计对策
- 新审计文化的塑造与国家审计的发展
- 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走向选择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