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1)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7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1)

摘要: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人力资本必须经过投资才能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有政府、企业和个人。本文是从个人的角度,从经济学和财务学的视角来分析人力资本投资的两方面的决策,并提出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投资收益率的风险因素,试图比较全面地分析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对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 投资决策 风险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最初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研究美国经济中物质资本存量与产出差距在不断加大,出现巨额余值时使用,并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及以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牢固树立起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产”的理念,并掀起了人力资本研究的热潮。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体现了个体或群体的知识、技术、能力等,并能够为其带来长期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本化了的人力资源。马克思曾指出,资本的本质属性在于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人力资本既然属于资本化形态,当然就不例外了。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希望能在将来获得回报(如通过增加收入或提高公司的生产力)。

本文主要讨论通过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形成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问题。

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一)、是否继续投资的决策: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因而有必要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下图显示了学校教育投资的可能分析。一个人面临两种选择:需要S年全日制学校教育,在完成后如果就业,会有年收Ws,直到退休年龄,比如65岁。更一般地说,年龄T。学校教育有直接成本如学费、书本费等K。另一选择是不接受学校教育,直接工作,可赚得工资W0,(从决策开始到退休年龄T)。

这里有一个假设前提:没有能力限制,没有退学风险,收入在整个工作年限内不变。工作经验与决策无关,没有失业风险(见图1)。

假设投资成本(或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K和机会成本W0(可能赚得的工资)。而放弃的收益即机会成本是成本中较大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种方案中整个生命周期贴现收入,选择贴现收入较高的方案。我们还可以将不接受学校教育的收入从接受教育的收入中减去,如果结果为正,可以预测该个体会选择投资于学校教育。在第一个S年,每年的差距为-K-W0,

该个体必须付出学费和书本费等K,并且不能享有收入W0,因此,每年的W0为机会成本,即由于选择了教育而放弃的收入。W0 K为每年的投资成本。从整个生命周期看,贴现后收入为图中的B C,在S年之后,两种收入流改变:获取Ws(超过不接受教育的收入W0)。差额Ws-W0为教育带来的利得。较高的年收入是由于学校教育。同样考虑折现,可以发现贡献于整个生命周期的收益差额为A。

如果由教育决策带来的终生净收入为正数,或所得利益(Ws-W0,从年龄S到年龄T,贴现后)大于投资成本(W0 K,从年龄0到年龄S,贴现后),那么该个体会选择学校教育。如果人们可以以市场同期利率进行借贷,则该市场利率为折现率。进一步分析,如果给定受教育的年数,与工资增加Ws-W0相对应的年回报率(学校教育的回报率)是投资决策中必须知道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每增加一年的教育会产生一定收入百分比的增长,这个增长的百分比则是教育的回报(Mincer,1974)。为了计算它,理论上必须知道某人实现的收入并等到退休。

关于是否投资教育或继续投资教育已经有许多公式化研究,美国人口经济学家恩格尔曼认为,人力投资的时间比较长,难以根据已知的投资期限来计算投入量与收入量,为此,他把投资期限限定在一个时期(例如13年),而把收益扩展到其他时期带来的收入,用来分析教育(正规学校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公式为

(二)最佳投资的决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学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边际收益(每延长一年增加的收益)会下降而边际成本会上升。受教育的最佳年限出现在边际成本线与边际收益线相交的那一点。如果教育年限超过S*,则产生的额外成本要大于额外的收益,此时再选择学校教育从经济上来看是不理性的。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投资核算初探

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秋夜,我想起了……
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丽江之旅
吹灭别人的“生命之火”
家乡的秋天
最敬佩的人
大年一天
金金搬家
狗自己会治病
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
可爱的小猫咪
山西之梦
难忘的围棋“生涯”
多彩的童年
童年的趣事
团支部会议总结
参观学习座谈会上的讲话
校园摄影大赛总结
清明节扫墓总结
班标板报评比活动总结
学院学习部辩论赛工作总结
大学世界地球日总结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总结
服装学院校园辩论赛总结
网络部主题平面设计大赛活动总结
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总结
雷锋月福利院活动总结
2012年下学期工作总结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学生暑期活动总结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宪法透视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胡适与所谓“中国意识的危机”(下)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老子》思想源自《周易》古经吗?
宪政体制的道德救治手段
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
程序与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周易》系统的直觉功能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周易》与《黄帝内经》
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构想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周易》预测学初探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匆匆》教学实录2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匆匆》说课设计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匆匆》教学设计8
《匆匆》第一教时课堂实录
《匆匆》教学实录3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匆匆》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