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完善公路投融资体制的几点思考(1)

完善公路投融资体制的几点思考(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完善公路投融资体制的几点思考(1)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路建设; 投融资体制; 思考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公路快速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的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五年新增3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6.5万公里,新增2.4万公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数万亿元的巨额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才推动了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完成“十一五”公路发展的艰巨任务,仍然需要继续推动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因此,认真思考、总结、完善公路投融资体制,对公路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回顾

建国初期,公路建设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干线公路的规划与修建,地方政府负责本区域公路的规划和修建。1958年,中央政府决定,除国防公路仍由中央政府专款投资建设外,将其他公路的建设与管理权全部下放到地方,中央政府基本建设中从此不再列公路建设项目,而改由地方政府计划安排。

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公路建设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是惟一的投资主体,而且中央政府把繁重的公路建设投资任务交给地方,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难以拿出充足的资金发展公路。公路建设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运货难、乘车难,运力与运输要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把解决公路瓶颈制约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开始了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1984年,国务院作出允许贷款或集资修路收取车辆通行费(即“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1997年颁布的《公路法》,以法律形式对政府收费还贷公路、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收费公路及公路收费权转让作出了明确规定。

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加快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各地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公路投融资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1.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做项目业主,贷款修路、收费还贷。2.由各级政府集资修建收费路。3.利用国外政府和银行贷款修路。4.鼓励国内外各类经济组织投资修建高等级公路,包括股份制、BOT方式等。5.出售现有收费公路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再投入新路建设,滚动发展。6.选择经济效益前景好的高等级公路,明晰产权,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在金融市场融资。 我国公路建设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符合公路建设发展经济规律,符合我国国情,改革的经验值得充分肯定。

二、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在充分肯定我国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近年来对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一些意见,主要是收费公路、收费站点过多,增加了运输成本。对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收费公路约15万公里左右,占全世界收费公路总量的70%。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各级政府财力不足是根本原因,但在具体操作上也存在对公路经济学属性认识偏差的问题。 建立投资退出战略

如何做好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有所息息以生之
永远的谭嗣同
愿景
大禹,请留步
守望遥远,我们的天堂
择书如择偶
永远悲壮的勇士
我想握住你的手
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我想握住农民工兄弟的手
遥望晶莹近观纤瑕
山的那边
握手真的不需要言语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舞动科技与知识的羽翼齐飞
透视一代伟人的南水北调梦被破灭
堤坝滑坡
膜下滴灌设计误区
膜上灌入渗规律及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玉环漩门二期库区水质的生态治理方案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的探讨
畦田灌溉水流演进计算简化模型研究
土地整理规划中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探索与实践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大屯乡水利规划调研报告
梁北煤矿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崩塌、泥石流、滑坡区别
煤矿雨季防汛方案
浅析橡胶坝坝袋和库区环境管护
防洪防汛应急方案
《比尾巴》教学设计二第二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七
《比尾巴》教学设计二第一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六第二课时
《比尾巴》教学设计三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雨点儿》教学设计六
《阳光》教学设计四第二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比尾巴》教学设计一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