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现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现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现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

【论文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民工

【论文摘要】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 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很显然,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广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 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一、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1、入学率偏低

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在学者占全部流动儿童的90.7%,一直未入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流动儿童中,达到上学年龄却不能适龄入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

2、 学习成绩差

留守子女在受教育当中存在心理问题严重及道德偏差等问题。对文盲率高达30%的祖辈来说,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成绩明显偏差。成绩排名中,留守子女只占优秀生的10%,而差生当中有70%都是留守子女。

3、存在心理问题

心理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因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和帮助,他们的性格会受到影响。测试结果显示,有30.3%的留守子女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劳动力转移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三十年。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二元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受利益驱使,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由于相关政策的滞后,农民工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2、所处的环境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家庭环境。人的社会生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家庭的气氛,亲人的性格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生活习惯及道德观念。留守子女与父母的分离,弱化了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祖辈及其他亲戚。显而易见,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首先,对孩子过分溺爱,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其次,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很好的帮助;再次,在教育方式上缺乏畅通的交流,这对儿童的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消极影响。而在亲戚的立场上,他们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缺乏更多的关爱。

(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孩子成功的教育,源于学校和家庭的协调与配合。但是,由于留守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配合和协调家长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此外,目前我国农村师资力量的缺乏,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教育,造成对学生的教育程度不够,不利于对留守子女进行很好的教育。

(3)社会环境。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以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农民的收入基本上停滞不前。由于中国广大的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使得他们没有能力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走上外出打工之路也是生活所迫。近年来,随着赚钱作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念兴起,打工照样挣钱的“新读书无用论”随之出现,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过早的走上了打工之路。

(4)政策滞后。政策的偏差,使得薄弱的农村的教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地方出于本地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弟在当地公立学校上学或者收取高额借读费,以限制外来学生“占用”他们的教育资源,所以留守儿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很显然,如果农民工子女继续留守,得不到很好教育的话,农民工这个阶层与整个社会的脱节就会越来越严重,这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十分不利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广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1、政府高度重视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 "

(1)加大投入力度, 进行政策倾斜。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提高现有农村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2) 加大农村公共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完善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校舍管理体制,实施并完善素质教育理念;普及信息化教育模式,鼓励学校积极开拓教学新方法和育人新理念。

(3)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

2、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如前所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来说,家庭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上,而更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发展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另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再者,还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必须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点,任何其他措施都无助于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2)重视对留守子女的学校教育。作为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实施单位,农村学校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针对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营造健康活泼的教学氛围。同时,要积极同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交流,对其做必要的培训,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充分激励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作为教师应有的责任。

3、整合社会资源,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招募组建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队伍,推行“结对接力志愿服务”模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形式的结对方式,组织志愿者队伍或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签订结对卡,针对学习辅导、生活帮助、心理抚慰和应急救助等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2)整合各方力量,推动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社会化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和主题活动的宣传活动,开展爱心募捐、义务家教、艺术培训、心理咨询等关爱活动,更大程度地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关爱行动,动员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2]谭寒.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

(1):213-214.

[3]中广网.《留守儿童达5800万 新数字新问题催生新建议》[EB/OL].( 2008-4-

2

8), http://www.liushouedu.com/news_Show/?id=2169.

[4]刘桂芳.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问题对策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2):105-1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西游记》
我一家子
我的妈妈
我的爸爸
学古诗,明事理——读《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有感
学古诗,懂道理
读《十万个为什么》(动物卷)有感
我的自画像
“灿烂的季节”观后感
学古诗,做诗人——读《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有感
读《百科全书》有感
读“小美人鱼”后感
学会了洗红领巾
远程教育会议议程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会议记录的功能与误区
会议记录介绍
民航会议议程
学术会议通知
会议记录范例
团省委会议纪律范文
会议纪律常见条款
公司项目论证会议记录
中法文化会议议程
编写会议记录的体会
会议管理制度
对会议记录者的要求
学生会会议纪律制定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支票的托收手续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春天》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燕子飞回来了》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